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罗兰·巴尔特的“作者之死”引发了文论界对文学传统的反思,作者的权威面临挑战,读者获得了新生,文本也从封闭走向开放。本文旨在从后结构主义的角度阐述罗兰·巴尔特提出“作者之死”的理论背景及其对作者、读者、文本的影响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罗兰·巴尔特的"作者之死"颠覆了传统文学话语体系中作者的主宰地位,以往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的读者获得了完全的解放和自由."阅读即写作",读者通过自由的阅读消解文本的确定意义,取而代之的是文本意义的多样性.本文旨在剖析解构主义话语下的作者、读者与文本,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谁之死?     
尼采的“上帝之死”是指只有否定了上帝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独立于世界,意味着一种伦理主体的死亡,是一种道德形象的人之死;福柯的“人之死”是指“人”这一概念将失去意义,意味着一种知识主体的死亡,是一种概念的人之死;罗兰·巴尔特的“作者之死”是指作者的主宰地位被读者所取代,读者获得了自由,文本获得了独立,进而人们可以对文本世界进行可写性阅读。顺乎这一逻辑,现代人又提出了“读者之死”,主要是指具体读者的消失和视觉文化时代的“读者死了”。  相似文献   

4.
"作者之死"的实质是否认作品中作者的"在场",剥夺作者对文本的控制权与解释权。在传记小说中,戴维·洛奇以作者身份、批评者身份进入小说文本,以彰显作者"在场";洛奇还把与小说主人公"对话"的"前传记"过程写入小说,成为小说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洛奇在传记小说文本中前景化了作者的编辑、写作、评论等行为,有力回应了现代批评理论对作者权威的否定,从而实现了"作者的回归"。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就是师生从文本中接受它所要表达的意义,与作者的心灵在对话情景中产生沟通与默契,使作品中的"原我"(作者之"我")和作品外的"自我"(读者之"我")之间构成一种情智共鸣,实现文本意义向个体认知结构和精神涵养方面的积极转化的过程。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一、读懂作者:接受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1.读背景,了解文本历史的文化现状要读懂文本意义,首先要把文本放在外部语境中去分析,看其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生活风貌、人际关系等文化现状。因为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时代是作品的土壤。茅盾认为,作品首先要表现出"时代空气",包括特定时代的社会思潮、风尚与习惯等,它是时代性必不可少的组成  相似文献   

6.
张欣 《英语辅导》2008,(4):119-123
文学理论中的"作者之死"和"读者反应理论"使翻译过程中试图寻求原文等价物的幻想破灭了。文学翻译审美等效理论为文学翻译实践中的异化归化比度的把持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托。为使译文读者获得最接近原文读者的审美感受,文学文本译者应弱化个体翻译动机和定式文化态度,最大限度再现译出语读者所获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7.
(一 )读者意识 ,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设定并贴近读者对象的意识。写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读者的某种反应 ,这种预期反应能否实现 ,取决于作者和读者在双向交流中是否遵循合作原则。具有合作态度的作者必然关注他心目中的读者 ,并努力使作品从整体构思到细节设计 ,从材料选择到语言表达都能为”理想的读者”所认可和接受。因此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 ,读者不仅以阅读主体的身份存在于文本之外 ,而且以”隐含读者”的方式潜藏于文本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 ,读者是构成作品的要素之一 ,而读者意识是制约写作活动的要素之一。吕叔湘先生说 :“我写…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语文教学中对由文本解读而产生的作者意图、读者意义等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困惑。有的老师认为文本解读不需要知人论世、深挖作者;有的老师认为文本解读离不开时代背景和创作意图的参照;有的老师对解读中出现的多重读者意义不知如何评价和处理:哪些"哈姆雷特"是正确的?哪些"哈姆雷特"是偏颇的?判断正确和偏颇的标准是什么?哪个"哈姆雷特"是"最哈姆雷特"?判断的标  相似文献   

9.
小说自18世纪作为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体裁出现至今经历了漫长的成长。20世纪初批评家提出"小说之死"的观点。本文以新历史主义小说家朱利安·巴恩斯的代表作《十又二分之一章世界史》阐释开来,以小见大,试图以文本为基础,从文本、读者、作者三个层面逐一反驳"小说之死"的论题。  相似文献   

10.
后结构主义文本理论主要体现在以德里达、巴特为代表的文本思想之中,以其鲜明的挑战姿态,消解主体、颠覆中心、打碎结构,强调"作者之死"、"写作零度"、"文本游戏"等,解构了传统的作者、作品、读者等概念.需要深思的是:"作品"成了"文本"背后蕴涵着深刻语境以及终极所指,目的并不是以所谓的"虚无主义"、"空洞的能指"、"话语游戏"等消解意义,而是后结构主义者以学术方式参与社会问题的思考、以重构自由平等的社会关系.在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理论多样化的后现代时期,对之进行语境化梳理与挖掘,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相似文献   

11.
福尔斯的代表作《法国中尉的女人》是后现代主义元小说的经典文本。从"作者的介入"和"读者的介入"这两个典型的元小说技巧来解读福尔斯的这部杰作,并探寻其在后现代语境下的意义。作者不仅为濒临死亡的小说形式带来了一片生机,同时也为读者开启了更多的可能性。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批评眼光、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同时也大大增强了读者参与文本的能动作用,延长了读者的审视时间,这些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作者理论源自方法论诠释学,是阅读的基础理论。该理论主张恢复、重建作者原意,但又确认读者可以比作者自己更好地理解作者,无意间颠覆了原意说。阅读可以有多种、多重意义,其中文本的本义与读者拓展、创造的引申义,才是两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栋飏 《海外英语》2013,(9X):145-147
在接受美学看来,文本具有意义未定性,读者具有期待视野,作品的意义是读者从文本中发掘出来的。该文选取明清小品集《幽梦影》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关注译者作为原作读者和译文作者的双重身份,运用接受美学最重要的两个概念——"期待视野"和"空白",分析林语堂如何在译文中再现原语文本的三个层面(笔墨层,结构层,意蕴层)之美。  相似文献   

14.
学术界对于文本的意义的来源有各种不同的观点。文章通过对这几种不同观点的批判,尤其是通过对“作者意图”和“文本意图”的区分、对语言两对内在矛盾的分析,进一步阐述了文本意义来源于作者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堂存在着2大类文本:作者文本和读者文本。读者文本又包括3种类型:编者文本、教师文本、学生文本。在作者文本、编者文本、教师文本、学生文本这4种文本之中,语文课堂到底由谁的文本来作主?就现实的语文课堂来说,在作者已死、师生失语的状况之下,编者这位“隐形的”读者成为文本解读的惟一权威与终审裁判,编者文本成为语文课堂的权威文本。  相似文献   

16.
<正>文本解读能力可以说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职业能力。关于文本解读,目前大致有三类理论:作者中心论、文本中心论、读者中心论。"读者中心论"能让读者读出自己,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论调又往往会曲解文本的要义。为了更好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本的价值,更宜采取以"文本中心论"为主抓手,兼顾"作者中心论"和"读者中心论"。基于这样的理解,文本解读可以视作是用心体会文本灵动之美,是在与文本对话过程中积极建构文本,自我理解的过程。当然,要达成高水平的文本  相似文献   

17.
"作者之死"为法国文论家罗兰.巴特于20世纪提出的文论观点。一方面,它的提出与现代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另一方面又深深地影响了现在的社会。由于东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的不同,东西方关于"作者之死"的观点既有异曲同工之妙,又有各自的特色。同时,"作者之死"这样的一个论题,已经深深地影响了现代社会,这既是我们探究的方向也是我们反思的对象。  相似文献   

18.
<正>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空间是非常大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导下的文本解读,既让解读者有了自由的空间,同时也让文本解读有时候背离了作者的本意。诚然,文本解读可以远离作者而存在,但远离不是脱离,恣意解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作者互文和读者互文的视角阐析广告文本中的互文现象。研究发现:1.作者作为一个集体,主要采用引用、调整等多种互文方式,从主篇章内容和作者身份两个方面构建广告文本,形成丰富多彩的文本形式。2.读者对广告的解构首先是与脑海中已有的文本构成联想、比对,进而进行文本的解码。3.广告文本中存在作者互文和读者互文不一致的现象,可能导致误读,这与读者的文化背景知识和所处情境有关。  相似文献   

20.
法国著名文论家罗兰·巴尔特说:作品一旦产生,作者便死了。他要强调的是读者解构文本时的主体地位,强调读者可以对文本进行"自由地""可写性阅读"。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文本的解构又何尝不是如此重要呢?教学界将一篇课文称作"文本",绝不仅仅是名称概念的变化,更含有教学目标、教学方式与教学意义的变化与革新。而要实现这一变化,完成这一革新,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如何深度剖析文本,让学生学有所得、有所悟,如何让学生立足于有限的文本,从而走向广阔辽远的生活大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