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主持人语     
吴洪成、段颖老师的大作对清代直隶总督与保定莲池书院的联系进行了梳理。如文中所示,书院初建之时经费基本由地方政府拨付,而直隶总督直接或间接主持了书院院长的选聘、筹集书院经费、帮助书院增添藏书、参与书院考课和释菜礼。显然,莲池书院是典型的官办书院。论文考证详实,条理清晰,  相似文献   

2.
李鸿章就任直隶总督后,重视地方教育,他为莲池书院购置书籍,设学古堂,订立《学古堂章程》。李鸿章先后聘黄彭年、张裕钊、吴汝纶主讲莲池书院,为他们提供了宽松的教学环境,书院自由讲学的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恢复,培养了大批有用之才,促进了直隶乃至全国的教育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吴汝纶与莲池书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讲莲池书院是吴汝纶一生从事的最主要的教育活动。吴汝纶主动辞官从教,在任书院最后一任山长的十余年间,致力于培养人才,并对办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革新,推动了书院的近代化进程。一批文坛精英和政坛要人都曾就读莲池书院,从师吴汝纶。在吴汝纶的经略之下,莲池书院成为北方文教的中心,带动了直隶学风的转变。执教莲池也奠定了吴汝纶作为一代教育家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4.
莲池书院办学特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莲池书院作为清朝中后期直隶最高学府,历经了170余年的历史,名师荟萃,培养出大量俊异人才,充分发挥了在省内外的文化表率作用,不但在文化传播与人才培养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在书院发展史上也写下浓重的一笔。就莲池书院的办学特色进行探析,以期为现代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为适应科举考试需要而形成的集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教育机构。保定莲池书院是第四任直隶总督李卫所创办的官立书院,其教育目标定位于为科举考试服务,从而造就了众多封建官僚,培养出一大批文人学者。但随着科举制的废除,书院制度推陈出新,提倡自由讲学,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重视学术交流与争鸣,为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现代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资源。这些因素或成分不仅有教育历史价值,更有其超越时空限制在现代教育语境下的现实意义。而且在文化传播与人才培养、文化遗产保护、爱国主义教育、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中亦可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6.
莲池书院是清代在保定设置的直隶省最高层次书院。在莲池书院的教学活动中,名师讲学为学生展示了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学环境优美,师生关系融洽,特别是其供祀活动具备多种教育价值与作用。所有这些,都反映了莲池书院作为清代地方官方书院新旧交替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7.
莲池书院在桐城派后期的发展传播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张裕钊在主持莲池书院的六年时间里,培养了数百名学生,与师生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通过张佩纶事件及学生贺张裕钊七十大寿等相关诗文,可以一窥当时书院教育的风貌,了解张裕钊在莲池书院师生中的影响及地位。  相似文献   

8.
近代教育家吴汝纶不仅是桐城派大师,更是莲池书院院长、名师。他主持莲池书院期间,批判科举考试制度,高度重视西学的价值,开办新式学堂,筹集书院经费,聘请外国教习,支持书院的近代改制。所有这些,都顺应了近代新教育改革的潮流。在急剧的社会动荡中,吴汝纶卸任莲池书院院长,继续进行新教育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近代教育家吴汝纶的生命世界与莲池书院维系在一起,他倡设莲池讲学院,创办东西文学堂,加强莲池书院的教育管理;面对新教育改革中的两难困境,主张废除科举,改革书院,引进西学,建立学堂。清末书院改制时,他卸任书院院长,带着在莲池书院中遇到的问题踏上了考察日本教育之途。  相似文献   

10.
办学经费是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书院的办学活动起着直接的制衡作用。莲池书院的经费来源广泛,并相对充足,为书院教育活动提供了必备的物质基础。近代教育家吴汝纶在主持莲池书院期间特别重视办学经费,曾为书院别筹经费,对书院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教育效果及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1.
保定莲池书院是清代直隶省最高层次的书院,其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科举考试设计。自从近代西学课程被引入书院,莲池书院的教育内容呈现出中西交融的态势。吴汝纶任院长后推行的书院课程西学化改革,虽然为书院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力量,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书院课程变革却因为主体自身的失落而未能逃脱终结的命运,当然这也为清末"新学制"的制定提供了有益资源。  相似文献   

12.
应天书院是宋初四大书院之一,历经北宋百余年而繁盛不衰,在文化传播与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人才。应天书院不但在宋代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整个书院发展史中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应天书院的办学特色进行分析,以期对现代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戴钧衡创办桐乡书院的有关情况及其所取得的成就,阐述了戴钧衡创办桐乡书院的指导思想,指出了戴钧衡对书院教育的认识和全新的办学理念以及在当时产生的积极影响。他撰写的《桐乡书院四议》对书院教育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桐乡书院也因此成为晚清书院发展史上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4.
作为宋朝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几经兴衰沉浮,到了清朝,经过登封名儒伙介的奋力振兴,书院又盛极一时。耿介置办校产,扩建书院;聘请名师,门户开放;讲授学业与学术研究相结合;提倡质疑问难,自学与讲学相结合。他为中州化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后些教学方法对今天的教学改革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Well before the full independence of Latvia and the dissolu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Latvia had begun to profoundly reform its national science system. Key events in the process were the foundation of the Latvian Union of Scientists in 1988 and the Latvian Council of Science in 1990. The next step was the radical reform of the Latvian Academy of Sciences such that it became an independent body of the classical academy type. By 1992, the Academy had adopted a new Charter and new Statutes. At the same time, the institutes which had been subordinated to the Academy became independent. In fact, many of the powers of the old Soviet‐style academy were assumed by the Council of Science and the 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Higher Education which was created within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overall aim was to pattern Latvian science policy and its institutions on western European models.  相似文献   

16.
味经书院是由民间资本筹建、管理并得到官方认可的一个教学机构.其教学强调经世致用.以"实学"为主,山长亲自为学生讲课.该书院教书与刊书相结合,出版了大量高质量传统经史书籍.味经书院不仅培养了一批既有国学根底又有经世本领的英才,更成为戊戌维新运动时期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基地,这里诞生了严复<天演论>的第一个刊本,推进了西北地区维新运动.  相似文献   

17.
黄埔一期创造世界军校史上奇迹的深层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革命背景、国共合作、苏联援助以及教学严格等内外在因素,但其注重生源质量、强调组织保障、考查全面严格、选拔不拘一格、突出政治思想以及兼顾考试公平等招考理念及措施,对确保一期生的整体质量及培养潜质具有决定性作用,甚至对黄埔军校的创办及其此后的发展亦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探讨黄埔一期招考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现代军事院校及研究型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促进高、精、尖等创新型人才的选拔培养,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