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洪芳 《学周刊C版》2014,(9):190-190
新一轮课程改革最主要的原则就是要在教学全过程中真正贯彻“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教育思想。因此,教师应该以平等的姿态来对待学生,真正地爱着学生,微笑着面对学生,去赞赏、鼓励、谅解和抚慰学生,让学生从教师的微笑中得到快乐,得到自信,感受到教师是爱他们的,在愉快中进行学习,获得丰富的人生情感。  相似文献   

2.
于涛 《黑河教育》2013,(7):33-33
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一切都无从谈起。要想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真正的"好老师",就要把自己的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学生,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一、把微笑送给学生微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教师的微笑可以让学生沐浴在爱的阳光里。在学生成功时,用微笑送去欣赏;在学  相似文献   

3.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需言传身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教师给学生最好的礼物应当是微笑,微笑是阳光,是春风,是雨露,是火炉,是信任,是情感;教师在学生学习中起着纽带、桥梁、小河的作用;教师爱学生,就要做到尊重、平等、民主,了解学生,这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作为教师,热爱学生是工作职责,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尊重学生,微笑面对学生;平等地、真心地关爱每一个孩子;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情况,耐心细致地对待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让爱充满孩子们的心田,才能真正做到和孩子们在一起,才能期待奇迹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朱文 《现代教学》2011,(6):F0002-F0002
静安小学是以寄宿为主、走读为辅的公办小学。该校通过“微笑教育”打造阳光校园。在课程设计中该校充分调动各方资源以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愉快地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在课堂、在校园的每时每处,该校教师都全心全意爱学生,尽心尽责育学生。该校教师善教乐教,学生爱学会学,师生微笑着共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哲人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赏识。"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的赏识,而教师对学生的赞美,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一、对学生一视同仁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同样,爱优秀的学生教师都能够轻而易举地做到,但是爱学困生就未必能够做到。现代化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而恰当的赏识和鼓励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笔者的做法是:观察每一个学生的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确实,没有真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热爱学生是新世纪教师应遵循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前提。而关爱每一个学生更需要一种真爱,让真爱成为每一个学生教育的"宝典",使教师真正了解、关心每个学生的愿望、性格、兴趣等,给他们以家的温暖,使之真正生活在爱的教育中。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是博大的爱,她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这种爱是教育的桥梁,是教育的推动力. 用微笑传递爱 微笑,是人类最基本的动作.微笑的风采,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它是一种激发想象和启迪智慧的力.在顺境中,微笑是对成功的嘉奖,在逆境中,微笑是对创伤的理疗.而当教师当久了,严肃惯了,整天板着一副学究式的、长者的冷面孔,似乎忘记了微笑了,或者在学生面前不会笑了,可是我们的学生却无时不在期盼着老师的笑脸.有时微笑是对一个人最好的肯定与鼓励.微笑不单单是一种表情,更是一种感情.  相似文献   

9.
李桂梅 《考试周刊》2011,(8):217-218
"皮格马利翁效应"给教育工作者一个很大的启示:只要我们对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感情,在学生的身上一定会发生质的变化。爱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对于后进生而言,意义更是深远,甚至可改变学生的命运。教师必须学会爱的表达与浇灌方式,即要"以微笑的面孔面对学生","以鼓励的语气教导学生","以赞赏的眼光看待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只要教师心中经常拥有爱,懂得用真情去施爱,学会用微笑、鼓励、表扬、平等来唱响爱,爱之"阳光"一定会撒向每个学生、每个角落,教育也一定会回归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0.
《中学教育》2017,(4):5-10
任何的教师微笑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都是发生在特定的"生活境域"之中的,教师微笑的意义也不是由教师微笑本身决定的,而是由微笑所置身于其中的那个"境域"决定的。在"看"到教师微笑时,学生是"沉浸"在微笑境域之中的,是与当下的微笑境域浑然一体的,现象学把这样一种状态称为"投入"。在"投入的看"中,学生不断的体验、经历、描述、解释着教师的微笑,学生对教师微笑意义的理解就在此时发生了。与"发生在生活境域中的微笑"相比较,现实教育中还存在着一种"形式的微笑"。"形式的微笑"是被教师刻意的带入到生活境域中的,"形式的微笑"不能产生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1.
做一个有温度、有爱心的教师,其中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专业"。只有智慧的爱,才能够温暖学生的心;只有专业的温暖,才能"孵化"学生的成长。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平等的,一视同仁的,但真正的平等应该是对不同个性、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别化对待",以专业的眼光审视,以专业的精神研究,进而再以专业的方法予以引导和矫正。  相似文献   

12.
只有班主任对学生倾注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在爱的氛围中取得进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当学生感到教师真正平等地爱他,为他操心时,他就会把教师当成知心朋友来倾吐衷肠,很明显,班主任心里只有装着学生,那学生的心里也自然地装着班主任。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自觉创造生命的本体,用真情实感去爱学生,让孩子体会到被爱和尊重,自觉产生自主性学习要求,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体系,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在教育路上,践行尊重的教育,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爱的温暖;宽容学生不成熟的错误言行;平等对待学差异生;留给学生宽松的学习心理环境,真正把尊重落实到"孩子的发展"上。  相似文献   

14.
当挚爱的火焰融化学生心中的坚冰,她会看到山间春苗在萌发;当智慧的钥匙打开通向理想的大门,她会闻到谷中百花的芳香;当脸上的微笑和着学生们的欢歌笑语,她会听到青春旋律在跳动;当疲惫的双眸看见学生们围在床前,她会在博爱的海洋中徜徉……爱是真正促使人性复苏的动力,爱是开启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爱是老师教学的最高艺术,爱是教师的崇高职责。长治市郊区第二中学校思想品德课高级教师梁红,就是一位有着爱学生的高尚品质、忠实地履行教师崇高职责的教师。  相似文献   

15.
谢梦瑶 《广西教育》2014,(25):58-58
正现在的学生承受着很多压力,例如,来自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压力,导致有的学生出现自卑、焦虑等不健康的心理,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教师如何将爱和关怀更好地传达给学生,让师爱的"阳光"照亮教室里的每一个角落,使学生能够茁壮成长呢?结合班级管理实际,笔者进行了"阳光教育"的实践探索。一、展示"微笑的阳光教师"形象印度诗人泰戈尔说:"微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当你微笑时,世界爱上了你。"微笑是教师最动人的表情。笔者是一个爱笑的人,常常在课堂上和学生们开玩笑,有时还会自嘲一下自己的小失误。在和学生会心一笑间,笔者能够感受到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其工作的对象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人。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要尊重、理解、平等地对待学生,热爱学生,言传身教感化学生。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一、平等民主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就是不能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哪怕是有的学生有心理或生理的残缺。前苏联的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漂亮的孩子人人都爱,爱不漂亮的孩子才是教师真正的爱"。做班主任的应该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无论他来自农村还是城市,无  相似文献   

17.
永恒的爱———谨献给所有辛勤耕耘的教师们●董立教师的爱,是圣洁无私的。真正的教师,是纯粹的奉献者。他们把自己的青春、智慧、温柔、激情,乃至毕生的心血和精力,一切一切,和盘托出,不为名利、不计报酬,微笑着送走一代代争芳的桃李,又微笑着迎来一株株待培的幼...  相似文献   

18.
语文活动化课堂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模式,具有平等性、民主性与互动性、开放性的特点,首先要求教师"以人为本",把学生看作平等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让整个教学在民主与平等的对话中进行,在师生密切和谐的互动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使学生乐学、爱学、善学,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真正的学习乐园。  相似文献   

19.
<正>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对于学生来说,每一次阅读实践,都是独特的生命体验,任何现代化的教育手段都代替不了师生的情感作用。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情感贯穿始终,让阅读教学因情感而有效、因情感而美丽。一、营造亲情氛围,以爱引情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营造亲情氛围,以爱引情。首先是真正实现师生平等。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应创设多种情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  相似文献   

20.
虽然<语文课程标准>倡导了"平等对话"的理念,很多教育媒体呼吁着"平等",可实际教学中又有多少教师真正做到了"平等对话"呢?笔者审视了一番教育教学现状,作出了判断:教师仰视教材,学生仰视教师.请看教学片段.(<爬山虎的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