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通过对田径运动员心理能量和运动性疲劳分析,得出心理能量和运动性疲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根据二者的相关性,运动员在比赛中进行有效的心理调控,并且加强心理方面的训练,减少比赛中心理疲劳和生理疲劳。  相似文献   

2.
田径在我国竞技体育中属弱势项目.心理因素是制约我国田径竞技水平发展的原因之一.不良的心理定势和思维定势,容易导致从事田径运动训练的教练员、运动员产生心理疲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发挥.打破不良的定势,消除心理疲劳,才能使我们的田径运动员放开手脚,在国际赛场上创造辉煌.  相似文献   

3.
本文使用文献资料法、综述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针对瑜伽对心理和生理功能的作用和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两方面进行综述对照研究,探究得出:将瑜伽放松练习运用于田径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中的意义,并且提出将瑜伽练习运用于田径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恢复训练当中。  相似文献   

4.
周剂 《中华武术》2005,(6):21-22
一、心理训练的定义在田径教学、教育过程中不仅对学生进行身体技术训练,更重要是对学生大脑皮层进行训练,这种对大脑皮层进行专门的特殊训练过程,就是心理训练,如意志品质训练,培养兴趣训练,自我感觉训练,自我控制注意力训练等都是田径心理方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5.
小学素质拓展训练对于全面提升田径训练的总体质量非常重要,但是传统的田径训练主要侧重于对某个动作的学习、模仿和重复练习。由于学生在心理和身体上缺乏学习兴趣和训练热情,因此必须及时引入素质拓展训练。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发现小学田径训练中融入素质拓展训练有助于打破传统教育形式的障碍,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和潜力,并提出了在小学田径教学中应用素质拓展训练几点建议,以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在1988年1月~5月和1991年5月~10月两次任校田径竞走教练员期间,注意了对5名竞走运动员(男2、女3)进行心理训练,受益匪浅。兹将通常采用的一些训练方法和手段简要作一介绍,供同行参考。 1 平时的心理训练 1.1 环境更新法一成不变的训练环境与训练方式,是造成大脑皮层疲劳而导致机体疲劳的重要因素之一。经常改变训练环境,则能有效地延缓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广州大学体育专业学生在田径课中出现的运动性心理疲劳现象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建议。方法采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等方法,对广州大学体育学院大一与大三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和结论体育专业学生在田径课中出现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现象比较多,其原因是对田径运动的价值认识不充分,以及教学方式与教学环境的局限性等。控制运动性心理疲劳可以提高训练的效果,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运动技能与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8.
在高强度的田径训练后,疲劳与恢复的程度在运动员们身体机能恢复与日后的训练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机体反应方面,针对田径训练中疲劳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9.
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语言,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体育课堂与教学训练中。体育高考特长生的田径素质训练,一次训练课时间长、内容单一、枯燥,学生容易产生疲劳。如果在教学训练课中通过音乐的韵律和节奏为课堂教学服务,不仅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受到音乐的艺术熏陶,陶冶美的情操,还能提高学生的学练兴趣,激发学生运动时的兴奋性,及时缓解训练后的运动疲劳,对有效提高训练成绩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国际田联提出趣味田径理论之后,大范围推广运用,在训练中取得较好的效果。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一系列手段激发运动员的参与积极性和运动兴趣,并实际参与到运动过程中来。趣味田径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训练兴趣、顽强拼搏及团队合作意识等优秀品质,有助于学生的个体心理发展。基于趣味田径在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提出几点具体的趣味田径在教学中实践的方法和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对于目前不断革新的教学环境,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不应当只停留在传统的应试教育当中,应该着重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如今,由于学生整日待在教室中埋头学习,造成学生的身体素质大不如前,所以在学校里开展田径训练是体育教学当中重要的一环。这些训练可以帮助学生缓解日常学习的压力,在不耽误学生日常学习的情况下,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但是我国目前初中校园里的体育田径训练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在这些问题中,学员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不容小觑,因此进行有效的暗示教学法可以在降低学生在田径训练中产生的消极心理,帮助他们在训练取得更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田径运动比赛独立性强,有些项目强度要求高,体力消耗大,对田径运动员的心理能力要求也较高。如何培养和增强他们的心理能力,使其在复杂多变的比赛中保持镇静的情绪,并为将来的高水平训练、比赛打下基础,已成为当代田径运动员训练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从事青少年训练的田径教练员心理训练认识的调查。提出青少年田径运动员  相似文献   

13.
朱耀康  王晨 《体育科研》2010,31(1):52-54
通过一些最简单、无创性的方法及时检测田径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况及对训练负荷的适应性,防止过度疲劳的发生是保证运动员训练质量提高的必要条件。本研究在冬训期间(室内田径锦标赛前2个月)对4名400m健将级运动员进行系统地机能监控,监控指标包括尿去甲肾上腺素、简易问卷、脑电、定量负荷实验、肌肉力量测试,意在通过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肌肉系统及心理的变化情况来综合评定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在平时训练过程中的监控尽量做到无创、简单,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信息、及时提出建议及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田径运动员:(1)去甲肾上腺素是一个很好的训练适应性监控指标,在恢复期去甲肾上腺素下降越多,说明运动员对前阶段的训练负荷适应越好,在随后的训练中可以提高训练负荷;反之,在恢复期去甲肾上腺素升高的越多,说明运动员对前阶段的训练负荷没有适应。在随后的训练中需要减少训练负荷,增加恢复;(2)简易问卷从神经系统。肌肉系统、心理状态等几方面来反应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其分值可以作为一较简单的指标用于运动员的日常疲劳监控。(3)尿去甲。肾上腺素、简易问卷分值、脑电、定量负荷试验、肌肉力量测试结果的综合评定能较好地、全面地反映运动员的机能状态,防止过度疲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田径总论     
G820.2 9702797田径训练若干问题探索[刊,中,A]//田径指南.-1997.-11(4).-3-40(XG)田径//训练//技术训练//身体训练//专项能力//负荷//恢复//疲劳//训练计划//赛前训练G820.2,G807.4 9702798运用主体式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田径训练能力的教学实验=Teaching experiment on developingstudents't rack and field trainingability through subjective trainingmethod[刊,中,I]/刘建,何培林//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7.-23(2).-43-49表6参8(BJ)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在中、小学田径运动训练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为了应付区、县、市级举行的各类田径比赛,许多学校往往选择那些田径基础好、而缺乏系统训练及身体素质全面训练不够的青少年进行集训,运动量和强度上升较快;或在课余训练中没有处理好量和强度的关系,一味盲目追求大运动量,而平时又不注意采取积极有效的恢复措施来消除机体身心疲劳。久之,最终导致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过度疲劳综合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基层田径训练工作者常常为青少儿因下肢疲劳损伤而被迫中断系统训练而苦恼,部分少儿因伤病反复发作而不得不过早结束其运动生涯。导致这一不幸的“天敌”就是疲劳性骨膜炎。 在青少年田径运动员中,由于骨发育还未成熟,在训练中跑、跳次数过多,特别是踏跳  相似文献   

17.
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径运动成绩大致受体能素质、技术水平、心理状态三部分因素制约,而心理训练是当前训练中的一个相对薄弱环节,重视和研究心理训练对运动水平的提高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本文结合运动训练的时序特点,重点论述了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特点、作用和方法,对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提出了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优秀运动员大负荷训练的认知评价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法调查了田径、游泳、自行车、乒乓球、网球、武术套路等6个运动项目101名国家一级以上运动员对大负荷训练的认知评价,旨在为研究优秀运动员大负荷训练中的心理疲劳提供心理依据。研究结果显示:优秀运动员大负荷训练认知评价特征表现为意义性评价为主要评价,情绪性评价反映了运动员对大负荷训练的矛盾心理。运动项目特征表现为体能类运动员较技能类运动员更倾向于积极性评价;性别特征表现为男运动员较女运动员更倾向于积极性评价。  相似文献   

19.
徐霞 《中华武术》2023,(3):9-10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是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初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体能非常有限,一旦训练过度,极有可能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伤害,因此必须保证田径训练的科学性。初中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田径训练的过程中,应该对训练的强度进行合理控制。本文从田径训练的优化、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协调以及训练计划的制定等多个方面着手,就如何对初中田径训练强度合理控制进行了一系列探讨,希望能进一步推动初中田径训练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蓝钧 《体育风尚》2023,(7):89-91
信息时代下,高职院校田径训练中运用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趋势,有利于提升学生田径训练热情,规范学生的动作。体育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化技术的优化运用,结合田径训练目标运用信息化技术制定科学的、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清晰直观的展现技术动作,并根据学生实际训练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切实提高田径训练效果。本文分析田径训练与信息化技术内涵,指出高职院校田径训练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高职院校田径训练中运用信息化技术的有效策略,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