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秋科苑》2014,(4):40-41
这张哈勃极深场的图片结合了美国宇航局哈勃太空望远镜10年间在原始的哈勃超深场中央拍摄的图片。北京时间2014年4月10日消息,美国太空网报道,在宇宙里存在着大量的星系,对它最具代表性的阐述便是哈勃极深场(XDF)——一组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图片集,展示了单张复合图片里包含上千个星系。然而,估计整个宇宙里星系的数量并非易事。首先纯粹的数值是个问题——一旦总量达到10亿以上,数量的继续增加导致计数越来越麻烦。  相似文献   

2.
茫茫宇宙无边无际,深邃得让人难以想象,而散布于其中的星系是我们宇宙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正是它们热烈的光芒,让我们的宇宙变得美丽多姿。简单来说,星系就是由恒星、尘埃、气体组成的巨大集团。原则上,一个典型的星系包含有千亿颗恒 椭圆星系星,直径有数万光年。宇宙中存在有1000亿到1兆个星系,它们稀疏地分布于宇宙之中。星系自宇宙诞生后不久就在不断地成长、演化,并在今天的宇宙中形成了千姿万态的形状。可以说,宇宙中没有两个星系的形状是完全相同的,每一个星系都有自己独特的外貌。但是由于星系都是在一个有限的条件范围内形成,因此它…  相似文献   

3.
美国科学家近日发现证据表明,大型椭圆星系之间的高速碰撞会阻止新恒星的形成。在最新的研究中,美国耶鲁大学天文学家Jeffrey Kenney和同事观测到了壮观的40万光年长的高温气体丝,连接着室女座星系中的椭圆星系M86和螺旋星云NGC4438.惊人地证明了这两个星系问的高速碰撞。新的图像显示.伸展的、昏暗的气体直接连接着这两个星系,而气体丝中没有明显可见的恒星。  相似文献   

4.
要想飞到另一个星系去,需要有一个象小行星那样大小的宇宙飞船,而且这段旅途至少要数百万年的时间。现在宇航工程师们正在思索、推测,怎样才能实现这一设想。仙女座的巨大螺旋星系是离我们所在的银河系最近的一个星系,用肉眼可以看到它,然而你所看到的光已经是2百万年以前它所发射的光了(也就是说,仙女座距地球2百万光年)。到这个离地球最近的星系去旅行,将要花去难以想象的漫长的时间。建造一个能满足如此漫长旅途要求的宇宙飞船是对我们理解力的一个挑战。一、飞船的规模星系际旅行将要求有一个非常之大的飞船:实际上它就是一个运行着的人造行星,一个在没有太阳的条件下能生存上百万年的行星。建造这个宇宙  相似文献   

5.
欧洲航天局(ESA)的赫歇尔(Herschel)红外空间天文台近日发现猛烈的分子气体流离开星系。天文台观测到的最高流速超过1000公里/秒,高于地面飓风速度10,000倍。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1,(19)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4日消息,—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近日利用遥远的短暂伽马射线暴对远距离星系的成分结构进行了研究。令人意外的是,在这项利用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VLT)开展的观测研究工作中,科学家们惊讶地发现存在于早期年轻宇宙中的两个星系竟然含有比太阳更高的重元素丰度。这两个星系可能正处于合并过程当中。科学家们怀疑正是这些早期宇宙中处于合并过程中的星系导致了大量新生匣星的出现,并引发了伽马射线暴。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8):I0007-I0008
腾讯科学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仙女座大星系是银河系的近邻,科学家已经在该星系中发现了26个很可能是新黑洞的神秘天体,这意味仙女座大星系中隐藏着更多的“宇宙陷阱”。黑洞是一类拥有强大引力的天体,几乎不会发出可见光,只有当物质落入黑洞中时,会形成强大的.x射线喷流,大多数星系中央都拥有超大质量黑洞,它们就如同星系的“马达”,通过强大的引力场控制着整个星系,并以一定的速度旋转。超大质量黑洞较为容易被发现,而恒星级黑洞却是难以发现的“宇宙陷阱”。  相似文献   

8.
欧洲南方天文台智利观测分站的科学家们,成功利用腊希拉天文望远镜拍摄下外观像银河系的”千红宝石星系”动态图像。该星系自身犹如镶嵌着美丽红宝石,此外又由于外观极像~部风车.又被科学家们昵称为“南部风车”。该星系由数十亿颗恒星构成,不断进发出明亮的光线,由巨大发光赤红的氢气体云团构成。在该星系的中央位置,由氢气构成的红色炽热发光云团就如同许多红宝石一般,镶嵌在星系恒星群周围。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5):I0016-I0017
腾讯科学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来自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的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昏暗的矮星系和另一个可能是年轻的原星系的天体,它们位于大熊星座方向上,存在于一个“扭曲”风车星系的边缘附近。原星系拥有大量的气体和尘埃云团,可在引力作用下发生坍缩,形成演化成星系。在星系问的“微小缝隙”中,科学家们还发现了这两个昏暗的小星系将块头较大的M101星系部分结构拉扯得变了形。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2):226-226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英国JodrellBank天文台的毛淑德博士与StuartWyithe(墨尔本大学)、严嗥景(俄亥俄州立大学)和RogierWindhorst(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通过合作研究发现.单个前景星系引起引力透镜效应发生的概率或许高于人们原有的估计,他们因此认为,利用引力透镜效应对观测遥远星系也许比原先认为的更为必要。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7):I0014-I0014
【搜狐科学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整个宇宙充满着恒星光线,但科学家之前未曾观测到。星系中每颗恒星都释放着光芒,同时,这些光线仍在宇宙中穿行。目前,一支研究小组首次观测到正在穿行的恒星光线。宇宙包含着新诞生恒星和远古恒星释放的光量子,它们环绕着河外背景光(EBL),与宇宙微波背景(CMB)类似,EBL对于宇宙测量数据是至关重要的。近期,阿尔贝托一多明格斯和研究同事测量了该背景光线,显示了过去50亿年里宇宙河外背景光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体物理中心王俊贤教授和他的同事王挺贵教授、周宏岩副教授等人使用欧洲空间局XMM-牛顿X射线卫星,在X波段探测到一类特殊的星系核——极向外流宽吸收线类星体。这一发现改变了天体物理学家对类星体外流的认识,有助于人们更清楚的理解巨型黑洞如何吞噬和抛射气体。该研究结果发表在今年4月出版的美国《天体物理快报》上。欧洲空间局4月7日以“宇宙引擎给XMM-牛顿卫星带来惊喜”为题报道了该项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腾讯科技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最新的宇宙研究可追溯到130亿年前,仅仅是大爆炸发生后的五亿年左右,这个时期内宇宙的第一代恒星和星系逐渐开始形成,但是科学家们认为当第一代星系完全诞生之后,早期宇宙的信息已经丢失,因此观测“宇宙扰动”的最佳时期应该是恒星开始形成之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甚至将无法窥探到这一宇宙时期,形成“视觉空洞”。  相似文献   

14.
元极学认为,组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为“元”,元分为无形无象的先天三元(即元)和有形有象的后天三元(即有)。“无”不易用现有的科学手段探测到,不易把握,故人们往往容易认识“有”而难以认识“无”。现代科学对微观的基本粒子、大尺度的宇宙星系、中医“经络”、暗物质等现象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认识“无”的境界有一定的启迪,可以通过设计严谨的科学实验来研究无形无象的先天三元。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7):I0015-I0016
<正>每一秒钟,就会有一颗超新星在宇宙的某个角落诞生。这是宇宙中最耀眼的事件,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仅一次爆发就可以让整个星系黯然失色。最近,科学家观测到了一颗名叫SN2014J的Ia类超新星。这类超新星会导致一颗白矮星的彻底毁灭。科学家推测,在两种情况下会形成Ia类超新星。第一种情况是,在一个双恒星系统中,一颗白矮星逐渐从它的伴星中吸收各种物质,使质量不断增加,直到这颗  相似文献   

16.
<正>经过无数挫折、近30年的发展、100亿美元的巨额花费以及150万公里的危险太空之旅,新的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JWST)终于打开了它的金色红外眼,以令人惊叹的、前所未有的细节瞥见了宇宙以及它深不可测的过去。然而,与其前身哈勃空间望远镜不同,JWST聚焦于红外波段,包括从第一批恒星和星系发出的光。在2022年6月下旬上天后很短的时间内,研究人员开始发现数千个比以前记录的任何星系都更遥远、更古老的新星系,其中一些可能比哈勃望远镜发现的最古老的星系早5千万到1亿多年。更重要的是,JWST能够从天体(从诞生的恒星到系外行星)收集足够的光线,以揭示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以及它们如何形成演化的。这些数据已开始非常详细地揭示距离地球数百光年的行星的大气成分,为研究它们支持生命的能力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Science     
《科学中国人》2011,(5):63-63
太阳日冕中热等离子体的起源 本期封面是由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拍摄到的太阳多波段极紫外大气图像的整合。颜色代表不同的气体温度大于80万K(蓝色)、大于130万K(绿色)、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天文学家一直认为,星系就好象由许多彼此独立的领地组成的大帝国。每颗恒星都主宰着自己的小领地,与外界互不关联。虽然宇宙历史发展的大方向由整个银河系决定,但太阳系发生的日常琐事只跟太阳有关,但是,研究人员逐渐认识到,太阳的主权并不是如此稳固的。天文观测发现,太阳系内98%的气体并非来自太阳系自身,而是偷偷越过太阳王国“马其诺防线”的外来物质。平均第100个闯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星,就有一个是来自太阳系外的星际入侵者。  相似文献   

19.
最近几十年来,天体物理学家们不仅发现了越来越遥远的星系,观察到了星系剧烈活动的场景,而且还探测到了更多恒星之外的奇特天体,像白矮星、中子星、甚至包括黑洞等等,它们构成了奇异的新天体“动物园”,大大丰富了我们对宇宙的理解。所有这些发现不仅有赖于宇宙学理论的深层进展,还归功于X射线天文学的飞速发展。宇宙中的X射线 恒星(包括太阳)会辐射出各种频率的电磁波,包括从波长极短的γ射线、X射线、紫外线,经可见光(青、蓝、绿、黄、橙、红)到长波的红外线和无线电波的整个电磁辐射,X射线就是其中的一种。 X射…  相似文献   

20.
“天文学有很多漂亮的图片和动画视频,HubbIe太空望远镜能够望见的各种天体如行星、恒星、星团、星系,甚至整个宇宙的精美图片,这些图片非常令人着迷。“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余聪博士谈到与天文学结缘的初衷时这样说,“天文学是利用物理的基本原理来解释宇宙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天文研究经常需要处理大量枯燥的数据,但是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现象背后蕴藏的物理规律。为天文现象提供合理物理的解释,这对研究人员来说是一种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