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因工作的原因,笔者接触到柳亚子与孙中山相关的一些史料.1906年,柳亚子在上海吴淞口秘密拜见了孙中山.1909年,柳亚子与陈去病、高天梅创立革命文学团体——南社,并担任社长多年.1912年,柳亚子曾受邀担任临时大总统府骈文秘书.后来他托母病离开南京,到上海《天铎报》工作,发表了大量的反袁檄文.国民党改组后,他拥护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在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他被通缉,流亡日本.  相似文献   

2.
近在系统查阅民国时期的天津《大公报》时,发现了一批孙中山佚文。这些佚文,不仅80年代陆续出版的《孙中山全集》未载,即后来问世的《孙中山集外集》、《孙中山集外集补编》等书亦未予以收录。现以报载时间为序整理刊出,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闻与写作》2007,(8):49-49
陈布雷(1890—1948),浙江慈溪人。1911年毕业于浙江高等学校(浙江大学前身)。同年赴上海供职于《天铎报》,开始以"布雷"为笔名撰写评论,崭露头角。武昌起义后,他在《天铎报》上发  相似文献   

4.
1932年12月4日至6日,胡适应邀访问长沙,期间先后发表两次演说,一为12月4日在长沙中山堂的演讲,曾以“我们所应走的路”为题连载发表于《大公报》;一为12月5日在省立湖南大学的演讲,曾以“我们对新旧文化应取的途径”为题连载发表于《大公报》,亦曾发表于《湖南大学期刊》第八期。胡适这两次演说,当时曾引起湖南各界的极大反响,对于研究胡适思想有重要价值,然《胡适全集》未见收录。兹将全文整理刊布,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5.
陈布雷于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11月15日出生在浙江省慈溪县官桥良七房(今浙江省余姚市三七市镇官桥村)的一家书香门第。名训恩,字彦及。笔名布雷、畏垒。他进入政治舞台是从办报开始的。 1911年前后,陈布雷在杭州浙江高等学堂就学时,休假日常往上海,借住其堂兄陈屹怀任社长的《天铎报》社。有一年年初春,恰逢《天铎报》编辑戴季陶结婚请假,叫陈布雷代编报纸。陈布雷于是每日撰短论两则,间亦代撰论说。1911年秋,陈布雷从浙江高等学堂文法科正科毕业,正式进入《天铎报》社。于是每天撰短评两则,每十天撰写社论三篇。  相似文献   

6.
《视听界》1991,(5)
从1989年11月12日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23周年开始到1990年5月止,本台同《人民日报·海外版》、连云港港务局、南京港务局共同举办了《中山〈实业计划〉与中国建设》系列报道,共发稿35篇。综观这次系列报道,有以下特点。一、报道范围广泛,规模宏大。中山先生的《实业计划》,包罗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我们的报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史上,有一位墨海浮沉的悲剧人物,他从叱咤风云、名噪一时的报界泰斗,堕落成为蒋家王朝的总裁“智囊”、党国“文胆”。最后,“油尽灯枯”,成为风雨飘摇蒋家王朝殉葬的冤魂。这位悲剧人物就是陈布雷。他一生的经历遭际,为我们新闻工作者提出了许多值得深刻反思的问题。1911年春,陈布雷年方21岁,到上海《天铎报》谋事,开始了他的报人生涯。1911年10月10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伟大变革——武昌城头响起了革命军的枪炮。历经268年统治的大清帝国的黄龙旗,在革命的暴风雨中颓然落地。《天铎报》总编辑李怀霜胆小怕事,不敢公开声援武昌  相似文献   

8.
一、历史沿革澳门中文报业的历史,已有ilo多年,开创中国中文报业之始。早在1839年至1840年,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便翻译英文《澳门日报冲的澳门、广州消息及外商活动资讯,在广州出版《澳门新闻纸》,供有关人员参考,以便:“睁眼看世界”,此为中国中文报业的雏形。在澳门有了正式的中文报纸之后,即成为革命者宣传革命理论的舆论工具。《孙中山全集研卷第一篇《致郑藻如君》,原来就发表在1890年的《澳报》上。这份《澳报》已是以日报形式发行。1893年7月18日,澳门上生葡人飞南第与正在澳门行医的孙中山合作创办了《镜海业报》,并由孙…  相似文献   

9.
<正>在湖北省档案馆珍藏着一份《代拟中山先生致赣督电》的档案。该档案形成于1912年10月14日,由近代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钢铁煤联营公司——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以孙中山的名义代拟,孙中山亲笔署“孙文”二字,系湖北省档案馆珍藏的唯一孙中山真迹,从而使得这份档案显得尤为珍贵。那么这份档案到底反映了一段怎样的历史呢?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档案史料,终得以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的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档案之《国父筹划铁路建设史》案卷中,笔者读到孙中山名著《实业计划》,将文中的23段引用孙中山文字处,一一与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的《孙中山全集》第一、二、六卷(以下简称《全集》一、二、六)中有关篇次之文字相对照,因馆藏案卷中之引用孙中山的文字,实为该稿作者运用任职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之良机,大量直接使用该会所藏有关档案原件、至少经二人以上审阅、最后确定之选用件中文字,故均符合孙中山言论与文字之习惯,其可信性、权威性远甚干《全集》,现举两例加以说明。例一:《全集》一第187—188页所载《<支那现势地图>跋》(1899年12月22日)一文,虽注明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4月,香港导演许鞍华凭借电影《黄金时代》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黄金时代》细致刻画了萧红的一生,影片中再现了民国时代的历史场面和作家群像。其中有这样一个场景:1934年11月30日下午,在上海内山书店,萧红、萧军第一次见到了鲁迅先生。镜头中,二萧隔着书店的橱窗玻璃,与鲁迅先生打了爪照面……余生也晚,不曾见过当年内山书店的真面目,但或可根据有关内山书店的史料和回忆录,来再现和还原内山书店的细节。  相似文献   

12.
从“科学之科学”到“政策之科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纵观科学结构的所谓“科学之科学”(Science of Science)正转向“科学政策之科学”(Science of Policy)的新方向,为此可以认为,纵观科学结构的科学地图(science map)将移向科学结构中包含的纵览政策的政策地图(policy map)方向。在此背景下,基于科学根据(evidence)的政策制定可以确保其透明性。文章通过应用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简称JST)构建的专利和论文整合检索系统(PATLISYS—J),介绍世界科学结构的可视化,以及将任意研究者详细分析等进行可视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图书馆BPR不能再停留于对旧有制度与流程的修补,应该回归到以服务和用户为中心的根本层面上来。本文对图书馆BPR的根本性进行解析,指出“习惯”“假设”与“优化”是阻碍BPR项目实施的重要因素,认为要重视组织目标重组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大胆创新,冲破限制。  相似文献   

19.
贾亚洲 《编辑学报》2009,21(4):364-365
依据数量语言的数理特性将数值范围划分为随机性范围和确定性范围,用浪纹号"~"连接随机性数值范围,一字线"—"连接确定性数值范围,例证了这2种数值范围号的技术表达效果,探讨了数值范围号功能和使用场合的细分与细化问题。  相似文献   

20.
“参考文献”与“注释”异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考文献和注释是引文分析的数据源,文章对两者进行了比较对照,指出其异同及在引文分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