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腐败生于权力本身而且与权力的限制程度有关。为了防止腐败必须:限制行政权力,转变和缩减政府职能;公开行政行为,增强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健全行政程序,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加强监督,防止行政权的扭曲变形。重塑行政权力是给行政权力与市民社会划出明确的边界。划分行政权力的界限必须符合社会进步的趋势,适应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潮流,反映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2.
高校行政权力是指高校因法律、法规授权,依法以自己名义行使对公共事务管理职权的权力。当前高校行政权力与法人权利混淆于"办学自主权",存在权力属性不清晰、程序规范不到位与救济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可以从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等多层次多部门完善立法,在权力来源、程序设定、外部监督等多方面加强对高校行政权力的法律控制。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大学转型过程中,对高校行政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既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也是应对当前高校行政权力运行失范导致的一系列负面效应的必然结果。在现代大学视域下,高校内部权力结构不科学、高校行政权力运行边界不清晰、校务公开不彻底是影响对高校行政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效果的主要因素,建议通过重构高校内部权力结构、再造高校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加强校务公开和制度建设,提高对高校行政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曾经曝光的"招考门"事件折射出我国行政回避制度的缺失。行政回避是保证有权机关公正、严格执法的重要途径,是对行政权力相对一方正当权益的保护,也是防止行政主体滥用职权的法律机制,有效合理的行政回避对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具有重大意义。我国行政回避制度在建构上存在一定不足,应当扩大行政回避主体的范围,规范回避的程序,加强行政回避的监督以及对违反行政回避的处罚。  相似文献   

5.
反腐败的关键是建立好权力运行制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滋生腐败的关键因素是没有建立好权力运行制约机制。要建立好这个机制就要对权力本身进行制约,严格、明确的划定权力行使的范围.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权力行使的程序,加强以权力约束权力的内部监控机制;就要从规范权力主体和加强权力客体达到制约的目的,引入权力运行不当追究责任制,以权利制约权力;就要加强新闻媒体和社会团体的监督。  相似文献   

6.
行政权力的膨胀,行政权利行使的不公开以及对于行政权行使的行政程序设置不规范,是导致腐败产生的主要原因,强化对行政权利的制约,公开政务,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健全行政程序对预防腐败、抑制腐败发生和有效惩处腐败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防治腐败,最重要的就是切断腐败源头,即要加强民主制度建设,规范公共权力的授予、运行和管理.一,在权力结构上,要合理分割权力,避免公共权力过分集中; 二,在主体素质上,要坚持民主选拔,净化公共权力运行队伍;三,在运行方式上,要规范透明程序,谨防公共权力越轨操作;四,在过程调控上,要完善跟踪监督,确保权力运行警钟长呜.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校决策存在主体过于集中、程序不尽完善、论证不够充分、监督相对乏力等突出问题。构建中国特色高校科学决策体系,必须坚持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相协调、中枢统筹与分散治理相结合、自主办学与外部参与相沟通等原则,重点在构建中枢系统、完善程序规则、建立支持平台、强化监督执行等方面下工夫,适度扩大决策参与主体,强化决策咨询论证,完善教授治学内涵,努力形成多方参与、职责清晰、运行有序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
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是公民健康权的有效保障,而监管不力是导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食品安全监管的主体,是各级国家行政机关。食品安全监管权力的实施,实质就是国家行政权力的运行,应属行政法规范、调整的范畴。因此,从行政主体、行政依据、行政程序和行政监督等角度对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健全完善予以探析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行政审批是一种管控制度,是行政主体根据法定授权对社会主体采取的规范行为、保障权利、维护秩序、限制活动的行政措施。行政审批是行政权力对社会主体的行为进行一定的限制和控制,但既要运用行政权力规范社会主体行为也要防止行政权力滥用,故行政权力、社会主体权利与公共利益三者之间应保持一定程度的平衡。可以采取成本效益核算、最低限度限制、正当程序等基本方法实现平衡,通过测量、"计算"方式监测行政权力控制社会主体的力度和限度,以促进行政审批管控社会最佳状态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问题是“三农”核心问题。迄今为止我国农地制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在不断扩大、强化和稳定农民的土地产权。这一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改革仍不彻底。农村产权制度的不完善及内在矛盾导致农村广泛而持久的土地之争,必须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农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产权,从“两权分离”到“五权合一”。在农地制度改革的同时必须进行社保、财税、行政及乡村社会组织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权益保护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的城市化是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和农民土地产权不明确的背景下发生的,与此相联系的许多制度导致农民权益受到极大的损害,并使之成为了一个影响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要想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把农民权益状况作为衡量城市化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以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民权益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3.
公民是享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共事务的权利的人:这是公民定义。公民应该是具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务活动能力的人:这是公民身份或公民资格。一方面,根据政治权利的平等原则,每个国民都应该享有政治权利,都应该享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务活动的政治权利;另一方面,根据人作为政治动物之本性,每个国民都具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务活动的政治能力:实在的或是潜在的。因此,每个国民便都应该具有公民资格,都应该成为公民,都应该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务活动。对于那些不具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务活动能力,而仅仅具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务活动的潜能的国民,政府负有通过公民教育而使这些国民具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务活动能力的责任:保障每个国民的政治潜能得到实现乃是国家的义务和国民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刑事证据法首先要有利于刑事案件事实的证明,其次要充分体现无罪推定原则的精神,保障诉讼人权,最后还要保障社会生活其他方面的正常运作。这就是刑事证据法的工具价值、程序本位价值和社会价值,三者在根本上统一于权利保护。  相似文献   

15.
债权与物权在理论上具有明确的界分,但在立法上为了保障某种债权,法律往往赋予其特定的物权效力,这被认为是债权物权化现象。本文通过对该现象的解读,认为“债权物权化”仅仅是对一种具有物权效力的债权的法律现象的表达,就其本质而言,债权并没有成为物权;同时,指出了这种现象的方法论以及制度构建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权利与权力的关系对政治体系至关重要,由于传统的影响和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权利与权力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若任由这种不和谐状态发展将会造成政治合法性降低、公共管理有效性下降和社会的不稳定,从权利与权力和谐的角度出发,本文对转型社会的行政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意见表达的限制性因素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农民工群体在城市边缘化的生存 ,使他们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基本政治权利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工会组织的运作方式调整的滞后 ,已经不能在劳动关系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有效保护农民工的权益 ;社会中介组织的不发达和群体自组织能力的薄弱 ,也使农民工的意见表达渠道存在着单一化和时效性不强等缺陷。中国应该从改革选举登记制度 ,改善工会运作模式 ,培养农民工自组织能力等方面做出努力 ,健全农民工的利益表达机制 ,从而达到切实保障他们各项政治与社会权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权利贫困是法学解释中弱势群体的首要特征,而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法治为基石、以人权保障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因此,作为“人权短板”的弱势群体其权利问题的研究解决属于宪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平等权是其他宪法基本权利实现的基础,宪法是弱势群体权利保障的最坚固壁垒,从宪法实施角度寻求基本权利救济,也是弱势群体平等权保护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是典型的寒地黑土区,又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数量众多,农村婚俗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浓厚的地方特色,形成一套极具农村风情的婚俗文化,并由此引发更加突出的农村妇女权益问题。充分认识做好农村妇女权益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0.
建立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体制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权益问题愈来愈受到各方面的重视。要在思想观念上改变、政治制度上安排、经济权益上保障、社会舆论上宣传、体制上改革、机制上创新。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进步状况,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循序渐进加以解决。只有亿万农民工的基本权益得到切实的保障,才能充分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才能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