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宇 《小学语文》2010,(10):54-54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里有几篇比较难的课文,六年级上册《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要算其一。这篇课文主要难在两方面:一是文化背景的差异。这篇课文是印第安酋长西雅图的一篇演说词,字里行间传达的是印第安人对自然和生命的认识,这些认识与我们的自然观、世界观不太一样,  相似文献   

2.
一导入新课,扫清阅读障碍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跟老师一起读课题:圆明园的毁灭。生:圆明园的毁灭。师:(板书课题)"圆"里面的点要写得长一些,写"园"字要写好里面的竖弯钩。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也搜集了相关资料,谁能用一句话来介绍一下圆明园?生:曾经的圆明园非常宏伟。生:曾经的圆明园里面有无数珍藏。生:圆明园是一个皇家园林。生:圆明园的毁灭让人非常痛心。师:同学们预习得非常充分,了解了不少资料,我相信大家对于文中的字词也一定认识了。(出示)  相似文献   

3.
一、选中教学切入点,化繁为简师:从题目看,课文写的内容是……生齐:木叶。师:文章选自《唐诗综论》,"说"的是木叶,而且"说"得专业,预习课文时是不是觉得不好理解?(生点头)师:那就让我们化繁为简,一步步走进文本。哪位同学先说说文中"木叶"的字面意思?生:树叶。  相似文献   

4.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台湾的蝴蝶谷》。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湾",右边"弯"要稍微向里收。"蝴蝶",这两个字都是形声字。文中有一些描写色彩的词,你能读正确吗?(出示)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生读)师:透过这些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联系课文的内容想一想。生:我看到许多蝴蝶在山谷里上下飞舞,非常美丽。生:我看到漂亮的蝴蝶在赶往蝴蝶谷聚会。师:轻声读课文第1自然段,看宝岛台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动笔画出来。我们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5.
王秀芹 《新疆教育》2012,(14):107-107
课文的题目,有的是课文的中心,有的是课文的主要内容,有的是课文的主要人物……如果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用好课文的题目,就可以帮助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少走不少的弯路,起到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利用三篇课文来谈一谈我是如何利用课文题目来达到教学目的的。《四个人和一个箱子》课堂实录(部分):老师板书题目《四个人和一只箱子》。读课文三遍后(自由读、同桌读、四人小组读)。师:请同学们画出文中描写这四个人语言、动作、外貌、心理活动的句子,反复读几遍,看看这是四个怎样的人。生:这是四个守诺言的人(我们答应过他)。生:这是四个有责任感的人(我们一定要把格拉夫的箱子搬回去)。生:这是四个爱财的人(我能保证你们能得到丰厚的报酬)。生:这是四个团结一致的人。师:有不同意见吗?生:这是有过怀疑同伴,有过分歧,甚至争执、动武,但最终团结一致的四个人。师:何以见得?生:从这一句话可以看出:然而比沉默更糟糕的是,在他们的脑子里,反反复复的出现了对家庭和亲人的思念,对丛林和死亡的恐惧,甚至对同伴的怀疑。师:请同学们反反复复读一读这一句话,试一试看能否四人为一小组:互相配合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呢。(七八分钟后)生1:抬着这个箱子什么时候才能走出这个丛林。我想家了,真后悔离开他们,咱把它扔了吧。生2:不行,麦克,难道你忘了对格拉夫的承诺。生3:是啊,我们答应了格拉夫要一起把这个箱子搬出去的。  相似文献   

6.
一词语复习,切入新课 师:同学们,课文都预习了吧?(板书:日寇)这个词怎么读? 生:rì kòu。 师:中国的汉字很有意思。知道"寇"这个字以前是怎么写的吗?(老师板书篆书"寇")"寇"字由三部分组成:"宀"是房屋,"元"这里指人的头部,"攴"是手持棍子。  相似文献   

7.
一 导入:读课题,感受“城与人” 师:在美国有一座常青城,气候湿润,景色宜人。它的名字叫西雅图。请大家打开课本,看看本课的作者,居然也叫西雅图。其实,这座城和这位作者同名不是偶然。在19世纪50年代.这里还是印第安人的领地。后来白人想收购这块土地。热爱土地且向往和平的西雅图酋长同意向白人出让土地,这篇文章就是他为给收请大家再次朗读课题。  相似文献   

8.
在北美洲有一块宽阔谷地,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却一直荒芜着。印第安人把这片土地叫做“鬼谷”,白人将这片土地称作“被上帝所抛弃的地方”。原来,印第安人的祖先发现这片土地之后,很多人都搬到那里开始了辛  相似文献   

9.
【片段1】 师:课文中"她"和"我"之间究竟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写一个小姑娘被炮弹炸伤了,需要输血,小男孩阮恒献血给她的事。 (师板书:输血、献血,让学生齐读这两个词语。生把"血"字都念成了"xuè") 师:"输血"中的"血"读"xuè",而"献血"中应该读"xiě"。 (师请学生说还有哪些词中的"血"念"xuè"这个音)  相似文献   

10.
在美洲历史上,白人对印第安人进行了长期的掠夺和杀戮。为了永久合法、合理地占据印第安人的土地,新建的联邦政府以“购买”的方式让印第安人被迫“转让”土地,否则面对的将是长枪大炮。为了印第安人的安宁,为了土地的完整,酋长西雅图只好卖掉这片土地,并发表了这次演讲,以饱含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片故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1.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作者图片)师:认识他吗?(生摇头)他是我国著名作家刘章,出版有《刘章诗选》《北山恋》等诗集,被称为"农民诗人"。(出示作者家乡风景图)作者回忆家乡,既没有描绘家乡秀美的山川,也没有描绘家乡清澈见底的小溪,却写了——生:搭石。师: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这些词语会读吗?(出示)  相似文献   

12.
自主(R) Inside     
远程学习者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是自主.如果没有自主,事情将会怎样? 多年以前,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一片私人土地上发现了石油,这片土地属于一个年老贫穷的印第安人,石油的发现使他一夜成为富翁.  相似文献   

13.
<正>一、阅读、梳理、对比——中心句里有秘密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生:花钟。(师出示图片)师:这个图上,花在哪里?一起指给我。(生指图下面的“花”)师:钟在哪里?(生指图上面的“钟”)师:上面表示时间的大的,我们叫钟。小的叫——(指手腕表)生:表。师:花和钟有什么联系呢?把课文打开,请同学们读课文,边读边想:什么是花钟?这篇课文围绕花钟写了什么内容?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节语文课,教学内容是《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自然段。教师请学生读该段,并说一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读后回答:体会到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和热爱。接着,教师让学生比较下面两段文字:  相似文献   

15.
师:今天我们学习《小珊迪》一课(让学生齐读课题)。你们预习了课文,能知道这篇课文是以会么来标题的吗? 生:(齐答)以人物名称标题。师: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吗? 生:爱丁堡在什么地方? 师:爱丁堡是美国的一个地名。生:一先令、一便士是多少? 师:先令、便士是英国的货币单位。一先令等于  相似文献   

16.
<正>一、设计说明《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是印第安酋长西雅图的一篇演说稿。文章语言优美,内涵丰富,情感充沛,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和眷顾,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热爱,这也是该演说稿最大的特点。本文在第四组中,主题是"珍爱我们的家园",要求学生"注意把握主要内容,还要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同时,积极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家园的美好明天,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印第安人  相似文献   

17.
王恩波 《学语文》2013,(4):16-17
一、教学实录(一)品读画面师:上节课我们从画面塑造的角度对课文进行了梳理,概括出了五幅画面,并对第一、第二幅画面进行了赏析。这堂课我们一起品读"寒村微雨图"。师:先请同学们听第7段的朗诵音频。注意语速和语调。朗诵的声音使我们沉浸在一种画意之中,这幅画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生1:悠闲。生2:美。  相似文献   

18.
【案例】引出有"撇"的字师:找一找,这首古诗里哪些字有笔画"撇"。生A:"农、禾当、午"的字里有笔画"撇"。生B:我找到了"滴、锄、悯、首"。生C:我找到了"汗"。师:小朋友们,他说的对吗?生D:"汗"字里的是笔画"提"。写一写带有"撇"的字师:瞧,有个带"撇"的小朋友和我们打招呼。看黑板上出示的大字格"禾"。我们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生A:我发现这个"禾"字的关键笔画在横中线、竖中线。生B:那个"撇"有点短。  相似文献   

19.
一、理清内容,把握结构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题目是什么?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师:我悄悄地问一声,这篇课文是写什么的文章?写人还是写事?生:这篇文章是写人的。师:那没写事吗?生:写了,但那是想通过写事来表现人。  相似文献   

20.
师:题目告诉了我们课文重点介绍的是猫。课文写了几只猫呢?生:两只猫,一只大花猫,一只小猫。生:不是,课文就写了一只猫,课文第4段第一句“它小时候可逗人爱哩。”这明确地告诉了我们,1、2、3段写的是大花猫,第4段是写它小的时候。师:你读书真仔细,还理清了课文的写作顺序。这是一只怎样的猫呢?请大家快速默读全文,找找重点句,划划重点词。生:这是一只性格有些古怪的大花猫。生:这是只老实的、贪玩的,但又尽职的猫。生:它小时候非常淘气。生:这只大花猫性格古怪。师:这篇课文重点介绍的就是猫的性格特点。大花猫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