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京京 《收藏》2012,(8):52-53
安徽省博物馆收藏的龙泉窑“河滨遗范”碗,高6.2厘米、口径15,5厘米、足径5,3厘米,敞口,斜弧壁,圈足,粉青釉,釉面有小开片,内壁有5条粉白色的筋线等分排列,内底有“河滨遗范”四字楷书方形印章款,外底无釉,内墨书章草体“户元美宅庚戌年”从右向左竖列三行七字,灰白胎,1957年由绩溪县文化馆上交安徽省博物馆。20世纪...  相似文献   

2.
该洗口径达40.5厘米,足径26厘米,高8.5厘米,板沿,弧壁,广底,圈足裹釉,底部垫烧处一圈无釉,有刮削痕,呈火石红色,支垫痕纤细清晰。外底釉面靠近圈足处有钻具留下的六个浅点,边上还有一个十字形的磨痕,很可能是原先的器物主人铭刻了一些记号,后来器物易了主,新的使用者便有意消除原先的记号。  相似文献   

3.
1985年在西安市北郊火烧壁村出土了一批窖藏定窑白瓷器,其中精细者底部刻有"官"字款。器型有三尖瓣盘、五尖瓣盘、五宽瓣盘、五双脊瓣盘、敞口碗。瓷器胎薄质细,色白,坚硬致密,瓷化程度高。内外施满釉,釉质匀净,釉色白中闪青,光润晶莹,柔和细腻。圈足底经过刀削,有的外壁有轮旋整修痕迹,近足处釉略厚,有流釉"泪痕",圈足牯有砂粒,底部"官"字款是在施釉后未烧刻划的。  相似文献   

4.
陈炎青 《收藏》2011,(3):47-47
笔者收藏到一只70年前的挂盘,直径26.5厘米,高3厘米,圈足直径20厘米,通体黄釉,稍有冲,开细碎片。盘面模印高炉图案,炉体高耸,铁架斜立,粗阔的通风管道盘绕至炉顶,空中有飘动云烟,近处则为树木、厂房图案;左侧有一方章,隶书“正彦”。圈足之处有3孔可供穿系悬挂。盘底刻有5行字:“创业二拾周年记(纪)念、康德五年六月、株式会社、昭和制钢所”。  相似文献   

5.
《收藏》2016,(23)
正近期,一件鹤壁窑元代天蓝釉"张"字纹钧釉瓷盘引起藏友热议,众说纷纭。一派认为是仿品;也有人认为盘子是真的,"张"字是后加烧的。此盘口径16厘米、高4.2厘米,胎质灰白,口沿呈浅黄绿色,有残缺。盘内天蓝釉,色相纯正,过渡自然,光泽温润,凝重深沉,富有变化。盘外壁天蓝与灰绿的釉色水乳交融,水土浸蚀严重,釉不到底,留有多个鬃眼。环底足外露胎一周,圈足内有旋刀痕,还存有两道窑裂痕,底足无釉。盘内书"张"字,红紫交融,字边缘紫蓝而莹润透亮,"弓"字旁笔画少而写得粗壮,右边的"长"  相似文献   

6.
陈根远 《收藏》2006,(6):118-119
四川冯先生送鉴一方瓷印材,高3.5厘米,边长1.5厘米,两面画竹石图,一面貌作坊款“湖南模范窑业工场制”。为民国初年醴陵釉下彩制品。  相似文献   

7.
王宁  丛军 《收藏》2014,(19):104-107
近日有幸得见一“宝根”款竹鼎紫砂壶,拼紫泥料。全手工抟制,壶身上下共由5张泥片镶接,壶高13厘米,壶底径12.5厘米,容量700毫升,净重590克。底款为椭圆形篆书“宝根”二字。盖款是一长方形楷书“宝记”。壶身相向分别镌刻有书法和绘画,壶肩部斜面以行楷刻着赠送者及受赠者的名字。这  相似文献   

8.
《收藏》2021,(3):20-21
康熙时有一种涛水游鱼葫芦瓶,尺寸颇小,器高在6厘米左右。其以青花做波涛地子,内填饰黄彩,上绘数尾矾红游鱼,配色清活灵动,尤是可爱。大英博物馆藏一例,原属大维德艺术基金会,编号PDF.776.高6.5厘米,口沿下署“大明成化年制”青花六字横款,砂足无釉,微内凹,胎质坚实(图1)。  相似文献   

9.
巩宝生  王周应 《收藏》2007,(9):89-89
郭坚书言对联纵174厘米、横44厘米,字心纵147厘米、横38.5厘米,纸本,上联“灯影鱼舟外”,下联“潮声客枕边”,下联左侧有郭坚落款,钤朱文篆书“方刚”印及白文篆书“郭坚”印各一枚,纸镶绫边式装裱,上下天地杆处略残,但字心完好,背面后来又用牛皮纸衬裱,以为保护。  相似文献   

10.
藏鉴有约     
读者求鉴:本人有一粉彩福寿白菜盘求鉴。鉴定结论:此盘口径14.5厘米,底径8.7厘米,高2.8厘米,盘沿为花口,上施酱黄釉,盘心矾红双圈内绘蝙蝠和寿桃,取“蝠”与“福”同音,桃象征长寿之意。《蔡传》:“人有寿,而后能想诸福。”古人取此二物寓意福寿双全。双圈外绘满白菜,上有蜻蜓、瓢虫等小动物,“白菜”与“百财”谐音,寓意财源兴旺。盘底绘“盘长”款。此盘画  相似文献   

11.
王依农 《收藏》2020,(4):14-17
英国巴斯东亚艺术博物馆藏一例褐釉贴塑人物大罐,此罐器高达73.2厘米,撇口粗短颈,肩设六系,系端贴有"王"字虎面,系间贴塑折枝菊花,腹部上下两周卷草,内饰主题纹饰,以刻塑并用:塑为山峦、人物、景物;刻则用于山石、云雾、花草等细节处。褐色釉,釉不及底,粗砂胎。(图1)此罐所用主题纹饰为经典的景德镇青花风格,多见于15世纪(图2、3、4)。因云漫其后,作为画面的主要布景。  相似文献   

12.
海外收藏一件绿釉定窑梅瓶(图1)。高35厘米,小口,圆卷唇,束颈稍长,略敞;丰满的圆肩,呈非常优美的曲线,上腹圆鼓,下腹曲收,底部较小,隐幽足,足底修挖得十分规整,足壁较厚,底心划刻“官”字款(图2)。白胎微微泛  相似文献   

13.
赵希利 《收藏》2009,(9):117-119
邢窑为北方白瓷名窑,始烧于北朝,衰于五代,终于元代,烧造时间大约九百余年。其技术水平在隋代已登峰造极,烧制出具有高透影性能的细白瓷。邢窑白瓷分为粗白瓷、普通白瓷和细白瓷,粗白瓷胎质粗松,胎色泛黄,胎面一般要施化妆土;普通白瓷胎色较白,少用化妆土;细白瓷胎釉的洁白度较高,胎质细腻,釉面光润,不用化妆土。从有关邢窑白瓷的考古发掘来看,邢窑细白瓷多发现于唐长安城的宫殿或寺庙遗址,如大明宫、青龙寺、西明寺等,其中一些白瓷的底部刻有“盈”字款或“翰林”款。近年来,在西安地区的一些唐墓中也出土了刻有“盈”字款的邢窑细白瓷。与细白瓷相比,  相似文献   

14.
李晓陆 《收藏》2009,(9):125-125
近日,笔者在安徽宣城老城工地有幸购得宋定窑“李翁”款印花碗瓷片4块,能拼接完整,口沿稍有缺失。碗口径17.8N米,高7.6厘米,底径6.5厘米,碗内模印莲池花卉纹,碗底饰水波游鱼纹。口沿回纹处印有“李翁”楷书款。经查,北京故宫、台北故宫及国内各大博物馆都未见有“李翁”款定瓷著录,在网上搜索,仅见民间有“李翁”款定窑印花碗小瓷片一枚及“李翁”款印花盘一只,算上宣城这件“李翁”款残碗,属报道发现的第三件。  相似文献   

15.
《收藏》2012,(6):8-8
天蓝丁香紫鼓钉洗 敲钉洗,柬官钧的代表器型之一,相传为宋徽宗梦中所见,大臣周邦彦依徽宗所述命人烧造而成,亦被历代帝王搴为传世之宝。至清代,钧窑鼓钉洗成为清官珍藏的陈设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元钧月自釉鼓钉洗底部便刻有”瀛台香廉殿用”款记。 本器为任星航先生复原宋钧柴烧工艺后,依据故宫博物院传世宋钧制式烧造。离9厘米、口径24厘米、足径181米.敛圆口.浅艟平底,下承三如意云形足,腹形如鼓,意欲取鼓之节奏韵律。口沿、腹壁各饰弦纹一道,鼓腹饰鼓钉两周,上缘21枚,下缘18投。外壁通体丁香紫釉,釉彩不均,其间色彩的流淌与幻化.非巧思可以成就。边棱及鼓钉呈米黄色。器内施天蓝色釉,内壁边缘密布蚯蚓走泥纹。该器底部施褐色护胎釉,刻有数目字“一“,周缘并有支烧痕18枚。  相似文献   

16.
刘红玉  齐军 《收藏》2010,(3):32-33
南阳曾出土大量的素烧或施铅釉的汉代陶狗,最大的高达56厘米,最小的仅高5厘米,被观赏者誉为“南阳汉代一绝”,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7.
张阅阅 《收藏界》2010,(1):112-113
好友珍藏有一方古墨砚藏品(图1),长24厘米,宽15厘米,厚5.5厘米,重3.3千克,形似砚实乃古墨。“砚”面左上方有“竹林大士出山图”和“程氏君房”字样和款名。砚的中心边缘上下左右及四周边缘有各种人物69个和大象、牛、马、鹤、兔、鸵、鸡等纹饰,图案纹饰精细,神态生动,砚底背(碑)有明永乐朝翰林侍读学士曾桀“竹林大士出山图赞”近300字的题跋,  相似文献   

18.
《收藏》2017,(6)
正此方松石款浅绛彩松隼图瓷板挂屏现为陶默斋珍藏。高41厘米、宽27厘米,胎质细润,波浪釉较明显。画面左上署款:"辛卯(光绪十七年,即1891年)仲夏月客于珠山守素轩,松石。"下有"印"字白文印,右下钤"程印"白文印。从落款可知松隼图瓷板绘于辛卯仲夏月,即1891年5月,属程松石浅绛彩瓷板画花鸟画中的佳作。画中一苍隼凛然兀立于  相似文献   

19.
图中犀角雕“天成”款仙人乘槎杯长26.5厘米,宽9厘米,高10.8厘米。该犀角的材质黑如漆,黄如粟,上下相透,云头雨脚,黑黄二色分明,系亚洲犀角中的上品。其质细腻柔韧,光韵内敛,精细打磨后视之如膏似玉,材质的经济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20.
这件瓷盘高约5.4厘米,口径约34厘米,足径约22.5厘米。器为敞口,釉呈白色,斜深腹,矮圈足,足有凹形槽,底部款书"乐古堂制",属清代粉彩瓷器。盘心内壁底部绘牡丹三朵,因其在图中处于主体地位,故与陪衬景物相比,它的比例大得多,儿乎与实物相当。三朵牡丹颜色各异,形态多样。主干顶端系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