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3 毫秒
1.
冯友兰先生在他的《中国哲学简史》开篇中便说:"从前在中国,一个人如果受教育,首先就是受哲学方面的启蒙教育……"。这段话至少在三个层面上让我进行深入  相似文献   

2.
"儒家以艺术道德为教育工具,道家以自然理想化为艺术题材",是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的两句话。笔者以上古先秦两汉的主要音乐为切入点,以丰富的史料为据,从中剖析、论证、揭示了《简史》所描绘的这些观点。认为这两句话及儒道互补礼乐与自然一体,恰恰就是《简史》所体现的音乐观念。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从墨子与卢梭关于国家正当性论述的不谋而合、郭象与黑格尔在推理方法上的相似之处、韩非子的社会实证哲学思想等方面对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进行了比较。同时从哲学之识,哲学之用,哲学之道等方面阐述了个人对哲学本质和特点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杨荣国主编的《简明中国哲学史(修订本)》(以下简称《简史》)是批林批孔运动的可喜成果,是为工农兵喜爱的哲学史专著。哲学斗争和政治斗争紧密相联,一定的哲学思想是一定的政治路线的理论基础,哲学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自有阶级社会以来,一部哲学史就是历代阶级斗争在哲学上的反映。编者在《序言》中指出:中国党内的修正主  相似文献   

5.
1981年李泽厚同志在《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论纲》一文中提出了他的哲学是主体性哲学。什么叫主体性哲学?他作了一些说明。他说:“人性便是主体性。”(《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0页。以下引用该书只注明页码)人性“也是今天哲学的中心课题”(第155页)。这说明他的主体性哲学是以人、以人性为基础和中心的  相似文献   

6.
主体性问题的面面透视——评《主体性哲学与文化问题》涂途谷方同志的《主体性哲学与文化问题》新著.前不久由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承担的一项院重点科研项IJ.它的问世不能不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初读这部40余万字的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以下简称《简史》)是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黄修己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编写的。黄修己先生曾参加了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大学等九院校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等三部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的编写工作,还著有《赵树理评传》、《赵树理研究》等专著。这次所编《简史》,总结  相似文献   

8.
主体性问题长期以来是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马克思实现以人民群众为基础创立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在《博士论文》时期对自我意识主体的追求以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注劳动主体的异化问题,构成马克思实践主体性思想的起点;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确立实践原则,《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发展实践主体性思想;在《共产党宣言中》描述无产阶级的使命,追求自我解放;在《资本论》中阐述资本逻辑和对资本主体性的批判,追求人类解放,标志着马克思实践主体性思想的成熟。通过研读马克思不同时期的重要著作,从实践主体性思想的角度呈现出马克思追求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的逻辑演变。  相似文献   

9.
冯友兰,河南唐河县人(1895—1993),美国蒲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哥伦比亚大学文学博士、印度德里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历任北京大学教授、主任、校长,清华大学负责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主任,北京大学知名教授。著有《新理学》、《新世论》、《新世训》、《新原人》等贞元六书,《英文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新编》、《三松堂自序》、《三松堂全集》九卷,约600万字。是中国当代的哲学家、哲学史家、思想家、教育家、国学大师,学贯中西、五车巨富、学术泰斗,是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史的奠基人,全球有六十三个国家开设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长足弟子遍布世界。  相似文献   

10.
1991年《哲学研究》第4期发表了王金福、李同洲同志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客观性原则和主体性问题》一文。文中对马克思的实践观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特别是针对笔者在同年第1期《哲学研究》发表的《论主体性原则与客观性原则的对立统一》一文中的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主张实践观只是体现客观性原则而排斥主体性原则的观点。借回答王、李二同志的机会,笔者就主体性原则与客观性原则的对立统一问题再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书讯     
我校艺术系讲师周之骐编著的《中国美术简史》和《外国美术简史》两书即将出版。《中国美术简史》简明扼要的从原始社会直到清代,按朝代顺序编写。全书以绘画为主,并涉及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等方面,全面叙述了中国美术发展的历史。在文字后面附有黑白精印图片一千二百幅。此书将于八四年第四季度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平装本估价四元。  相似文献   

12.
熠耀锦心冠冕文史———评郭预衡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简史》章明寿北师大郭预衡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一为《古代文学史长编》,一为《古代文学简史》。从内容上来说大体相同。但“长”有长的特征,“简”有简的本色,互为配合,相得益彰。这里拟就《简史》进行一...  相似文献   

13.
<正>这是一部关于教育的一项区域性征文竞赛的简史。简史,顾名思义就是简单的历史。世界上这样的书已有很多:比如,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的《时间简史》,比尔·布莱森的《万物简史:从宇宙大爆炸到人类成为地球的主宰》,以色列年轻作家尤瓦尔·赫拉利的代表作《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此外,还有《进步简史》《宇宙简史》《空间简史》《人间简史》  相似文献   

14.
徐仲佳先生的专著《现代性爱的中国形象简史——中国现代爱情小说抽样分析》(以下简称《简史》)一书于2009年6月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继2005年他出版的《性爱问题——1920年代中国小说的现代性阐释》后研究性爱问题的又一力作。  相似文献   

15.
朱科君由书评和影评构成的随笔集《告别励志》评介了中外人文学科中诸多赫赫有名的著作,比如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杜维明的《现龙在田》、艾柯的《密涅瓦火柴盒》、美国记者何伟的《江城》,以及梁晓声的《中国生存启示录》、傅佩荣的《人能弘道》等一系列开阔人们眼界和思路的读物。本书同时也收入了作者的一些影评文章,其中关于《致青春》、《中国合伙人》、《搜索》、《天注定》和《被解放的昆汀》等多部影片的评论,文字机趣俏皮,揭示片中的底蕴寓意,令人回味深思。  相似文献   

16.
由广东、湖南、河北、内蒙、吉林、黑龙江六省的十一所院校编写的《中国文学简史》第四次协作会议,以及由广西、广东、湖南、江西、湖北、江苏、河南、河北等八省的十六所院校编写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讲》第二次协作会议,于1979年4月18日至28日在长沙市同时举行。这次会议由东道主湖南师范学院主持。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17.
《孙子兵法》是古今中外兵家必读之经典,在今天的科技信息时代,《孙子兵法》不仅是军事经典,而且成了企业管理、商业经营、社会交往等方面的社会实用大全。究其原因是《孙子兵法》中蕴涵着现代社会追寻的实践哲学。从《孙子兵法》实践哲学的主体性原则和精神、整体性、相对性、目的性可以确认《孙子兵法》是实践哲学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明代哲学源流包含三部分内容,分别是明代哲学之源、明代哲学、明代哲学之流。宋代哲学是明代哲学的直接思想来源,宋代奠定了理学的范式与基本议题。宋代哲学总体表现为客体性;客体性趋势发展至极,造就了明代哲学对客体性的反动,明代哲学总体表现为主体性。明代哲学的主体性趋势发展至极,迎来了客体性的再度崛起,以及对于宋明理学的批判,由此形成明代哲学之流,也就是明末清初及其后的哲学。明代哲学的整体研究有七个主要问题,均围绕正、反、合的三一模式展开。当前明代哲学主要遵循个案研究范式,并表现出与问题研究结合的趋势。明代哲学的断代研究离不开中国哲学史的大背景,在《明代哲学史》出版之前,明代哲学研究主要依赖中国哲学史研究来推进:冯友兰注重客体性,因此明代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中占比较轻;劳思光注重主体性,因此明代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中占比较重。在《明代哲学史》出版之后,明代哲学研究则带动中国哲学史研究。新的明代哲学史研究与书写有四个重要的展开方向:从断代研究到源流综合研究;重点人物与边缘人物综合研究;从理学研究为中心到百家争鸣研究;从单一范式到多元范式的儒学研究。  相似文献   

19.
由天津师范大学历史系集体编写的《中国简史》,1978年和1980年曾先后出过两版,印数虽多,但已脱销。现经作者重新修改、增订,由历史教学社负责编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简史》(中国古代史部分)增订本,将于1989年9月与读者见面。本书在  相似文献   

20.
《孙子兵法》是古今中外兵家必读之经典,在今天的科技信息时代,《孙子兵法》不仅是军事经典,而且成了企业管理、商业经营、社会交往等方面的社会实用大全。究其原因是《孙子兵法》中蕴涵着现代社会追寻的实践哲学。从《孙子兵法》实践哲学的主体性原则和精神、整体性、相对性、目的性可以确认《孙子兵法》是实践哲学的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