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寄语     
尊敬的读者朋友:为编好《山西教育》教学版,我们一直努力在贴近师生、贴近教学上下功夫,尽量约请名家、专家、名师撰写文章,以增强刊物的实用性、可读性和吸引力。但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刊物要面对多级学校、多个学科,尽管我们也在不断地调整刊物的内容比例,尽力满足您的需求,但我们实在难以作出取舍,只能在“视点”板块中精选教育教学前沿论点,在“专题”板块中遴选名校、名师的治教、治学方略,在“教学”板块中刊发重点篇目、章节的辅导,在“生活”板块中摘编美文、生活提示等。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议和意见,请您不吝赐教,以便我们更好地为您服…  相似文献   

2.
如何让读书成为习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迎着2006年的曙光翻开《人民教育》"生活板块"时,我们拿什么奉献给喜爱"生活"的广大读者?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当我梳理着"名人访谈"、"名师人生"、"教师书屋"等栏目两年来刊登过的文章时,我惊奇地发现从金庸的"读书是福",余秋雨的"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到李  相似文献   

3.
记得《人民教育》2003年第1期,在“名师人生”栏目开篇中,刊登了清华附小窦桂梅老师的《激情与思想:我一生的追求》一文后,我陆续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一些来信和电话。当读到河北省赵县教育局将这篇文章复印并转发给全县教师时,作为本栏策划、编辑的我,内心充满无限的激动和喜悦。同时,也让我思考着一个问题,为什么“名师人生”能得到广大教师的如此关注和喜爱?匆匆两年过去,当我再一次翻开本栏刊登过的30篇文章———《我,长大的儿童》、《路,是这样走出来的》……一位位名师“熟悉”的身影,仿佛微笑着向我走来。透过这些名师成长的足迹,我…  相似文献   

4.
李俊 《湖北教育》2007,(2):64-64
以前,每每看到“名师”这个词语总觉得很神秘、高不可攀。这段时间我连续读了数期《湖北教育》“校长访谈”“名师风采”等栏目的文章,让我对“名师”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我,长大的儿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第1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名师人生”栏目拿什么奉献给一直关心、喜爱这个栏目的读者?李吉林老师饱含真情的《我,长大的儿童》,如一首优美的儿童教育诗,它浓缩着李老师成长的足迹,充盈着她“爱会产生智慧,爱与智慧改变人生”的育人情怀……可以说,李吉林及所有的名师都有耀眼的荣誉和光环。“名师人生”栏目就是让读者从名师平凡的人生的真实感悟中,去领略所有的名师都是在终身学习的道路上,不断超越自我,超越学科教学的探索中,走上成功之路的。如果广大读者能在每位名师成长、探索的过程中受到启迪,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建立起个人的反思型教学模式,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则是我们开设“名师人生”栏目的初衷。  相似文献   

6.
倾听——走进“名师会客厅”,打开“名师老照片”,聆听四名师讲述动人的教育往事,感受他们的人生智慧和敬业精神;在“名师访谈”现场,四名师深情回首来时路,道不尽探索之苦、成功之乐,说不完爱的教育、梦的追求。欣赏——这里有我们精心选编的“名师新课”,从他们的简约设计和备课说法中,您可以感受到新课标精神在老教师身上的成功践行;这里有他们精彩课堂的“经典回放”,欣赏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师名作”,如何能不由衷地感佩这些令人赞叹的”大家手笔”?领悟——名师成功的奥秘在哪里?他们不同的思想和风格是什么?看看“名师自述”,想想个中…  相似文献   

7.
盘点自己     
《人民教育》编辑来电话,要我为“名师人生”栏目写篇稿子。我嘴里说“不敢当”,心里却高兴——自己的文章在那里一登,不就俨然成了“名师”了吗?不过,说实在的,正好可以就此机会简单地盘点一下自己的教育人生,所以就答应下来了。  相似文献   

8.
春华秋实     
庆贺《人民教育》杂志创刊50周年 自1950年,毛泽东主席为《人民教育》创刊号题同:“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是当前重要任务之一。”至今,《人民教育》以50年不平凡的足迹,真实地记录着共和国半个世纪基础教育的风雨历程。值此《人民教育》创刊50周年之际,我表示衷心的祝贺! 半个世纪以来,《人民教育》洛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沦为指导,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积极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宣传宗旨,推出了一系列典型经验和典型人物。无论是从50年代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速成识字法”到90年代湖南汩罗、…  相似文献   

9.
近读《中国语文人》一书,在敬佩21位“中国语文人”的同时,情不自禁地思考: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无论教师个体还是教育管理部门,了解一下名师成长足迹,分析一下名师成长案例,探究一下名师成长规律,这对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等,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健 《今日教育》2008,(12):50-51
2006年,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名师成长途径与策略研究”立项,课题兼顾名师成长的个性和共性,关注名师成长的差异性,多层次探索名师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策略。两年多来,该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一大批中小学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成为本行业的中坚力量,他们各自的成长经历也为重庆市乃至全国的名师培养提供可资借鉴和操作的策略。从本期开始,《今日教育》“师者师”栏目将陆续报道一批具有代表性、快速成长起来的青年教学名师。从各个不同侧面介绍他们的成长经验,希望能够为更多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读者,助推中学教育教学工作上新台阶,现从2012年的第二期开始,我刊增设《名师论坛》栏目。栏目紧紧围绕中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核心问题展开探讨,通过名师的专业引领,为广大读者提供与名师、专家共同切磋“教艺”的理想平台。  相似文献   

12.
《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11):F0002-F0002
刘沛华,1974年9月生于山东省梁山县,中共党员,现就职于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济东第二小学,小学语文高级教师。曾荣登《教育文摘周报》“报头版人物”、《小学时代》“教师风采人物”、《现代教育导报》“名师风采人物”《中国人民教师》“封面人物”、《创新教育》“名师之旅人物”等。  相似文献   

13.
名师呈现的是一种境界。回溯三位名师从一名普通教师走向教育名家、教育大家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为了追求自己的教育理想,不断学习积累、不断思考探索、不断创新超越的过程。认定了奋斗的目标,持之以恒地攀登,才能“一览众山小”。教师成为名家要靠修炼。其实每个教师都有可能成为名师,但事实上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够成为名师,这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就是每个人在修炼上所花工夫的不同,当然还包括一点悟性和灵气。每个教师心底都有一个梦,梦想自己也能成为名师。本板块呈现了“挑战名师”的七位年轻教师的课例,透过这些课例,我们能够看出他们自行锻造职业技能、丰富职业素养、修炼职业精神、追求职业理想的“痕迹”,也能够看出他们一步步走向名师的前行足印……  相似文献   

14.
■ :王先生 ,您好 !我受《历史教学问题》杂志主编王斯德教授的委托 ,对您进行专访。该杂志设有“史家访谈”栏目 ,刊发过不少著名学者的访谈录 ,很有一些影响。您的史学理论研究和 2 0世纪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很长时间以来即为人们所瞩目、关注 ,在史学界有一定地位。下面就请您介绍一下您的学术成就、治学经验以及您对当前比较重要的史学问题的看法好吗 ?● :好的。其实在这之前我就曾读过这个栏目的一些访谈 ,例如去年对齐世荣先生和高敏先生的访谈 ,很受启发。与他们相比 ,恐怕我是不够格的。但《历史教学问题》杂志在我治学的起步阶段给予…  相似文献   

15.
正翻开《读书成就名师——12位杰出教师的故事》目录,于永正、吴正宪、程红兵、华应龙、窦桂梅、李镇西、王崧舟、闫学、钟志农、周益民、张云鹰、吴非,这12位名师全是领跑中国教育界的精英。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着一个个教育神话,成为同行学习的标杆。我欣喜地读着、品味着名师的成长故事,畅享着这份难得的思想盛宴。该书的体例编排很温馨,除了作者采写的报道外,还有名师们的读书感  相似文献   

16.
<正>在写此文之前,我纠结一个问题:苏派名师或者苏派教育是否真的存在?"派"就是水流成"支",它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名师或教育以"苏派"为名,它应该是具有江苏特色并成为一个群体或流派。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开始翻阅国内的一些教育类刊物,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人民教育》"名师人生"栏目。从2003年开始,《人民教育》开设了一个栏目"名师人生",专门介绍国内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17.
2007年,江苏省评出了首批30位中学数学教授级高级教师,他们都是教学、科研能力得兼的中学数学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了使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教育理念,领略他们的教学风采,本刊特设“名师教坛”栏目,以“我所满意的一堂课”为主题,以教学设计或教学实录的形式,记录名师们的教学智慧和技巧,以期为提升中学数学教学、科研水平带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走近名师”栏目,以自我叙事方式展现了部分中学历史学科名师的精彩人生及所取得的不俗成就。从2008年第1期到2010年第8期,先后介绍了“困学苦旅”的李惠军、“突破思想的边界”的王雄、“重知厉行”的李明海、“承担起历史教育的使命”的戴加平等名师的成长故事。他们大多不但年富力强,具有开阔的视野、丰富的阅历与非凡的资历,而且所蕴含的大气、底气、灵气、人格魅力、专业功力及引领张力也是非常明显的。  相似文献   

19.
央视心理访谈栏目播出《乖巧的小魔头》中的主人公小民“不玩就写不成日记”一语道破了现代家庭某些家长因教育方法不当而引发的尴尬局面。父母含辛茹苦地为孩子操劳,反而使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素淡如水,甚至出现孩子对父母的感情曰渐“萧条”,同时也透视出一些孩芋内心的独自.他们对现实生活充满强列的渴望。他们渴望自由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好像父母是他们生活的“桎梏”。  相似文献   

20.
本期对“名师”这一话题进行专门讨论,既有行政部门领导的灼见,又有专家教授的真知,更有参加“名师计划”培训的一线教师的体会。通过讨论,以期大家对名师的标准有所了解,使自己的业务发展有个参照,进一步做好学科教学工作,朝着优秀教师甚至名师的方向走去。本刊将开设《名师风采》、《成才之路》两个栏目,宣传、推广优秀教师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以促进教育改革,适应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欢迎在教学、教研工作中取得突出业绩的教师积极投稿,字数在350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