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前,大学生道德知行不统一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做到"知行合一"的问题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关注的焦点问题。文章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为例,分析了"知行合一"的内涵、实现路径,并对该路径进行了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知行合一”出发,揭示当前高职教育中“知行合一”的缺乏,进而分析其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在高职教育中引导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结合课程特点开展多媒体教学,从而增强“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融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高校的公共基础课。“人本主义”的教学理念、“和谐有序”的教学过程、“启发互动”的教学方法、“知行合一”的教学考核,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制观念,从而解决他们在成长成才过程中的思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章提出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可设计四大教学模块、十四大理论专题、十大实践项目,从学生四重身份出发,组织教学。从“知性教育”向“知行合一”的行动教学转变。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阐述“知行合一”教育思想内涵的的基础上,探讨和介绍国内“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些成功做法及经验,并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运行和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探索了“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针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7.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知行合一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分析实践教学对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入手,提出了强化实践教学的原则要求,并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哲学理论,其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和实践行动联系起来,是一种科学的认识论。初中物理知识和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知行合一”应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指导思想。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践行“知行合一”,可以提升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文章结合具体实例从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四个方面探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践行“知行合一”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试论体验式教学法在"两课"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验武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它以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从体验中认识世界,提高能力,最终做到“知行合一”。这种教学方法更加适合高校“两课”新的教学内容和体系,真正把教学重点从传统的传授知识、灌输思想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陈东 《职业技术》2007,(4):102-103
本文以作者在“软件蓝领”基础课程《Visual C 程序设计》的实践经验论述了如何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培养“软件蓝领”。  相似文献   

11.
王苏玲  董薇 《文教资料》2013,(24):177-178
本文从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知行合一”理论出发,提出了符合“知行合一”教学理念的课程体系与实践体系的建设,给出了实例分析,并从一定程度上论证了这个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教学效果的评估内容给出了革新的方向,配合“知行合一”教学理念课程体系与实践体系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新文科”人才培养旨在立足新时代探寻中国特色高等文科人才培养之路。本研究以“知行合一”为目标,打破学科专业界限组建“行知实验班”,以“三跨三融通”为引领,探索和实践着“新文科”卓越人才培养的新范式。以此为基础,“新文科”卓越人才改革应坚持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实践载体、教学平台、育人环境和保障体系的“一体化”建设,构建新时代卓越文科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3.
何建宁 《考试周刊》2007,(33):19-2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的公共必修课,采用双语教学,有利于体现高等教育的公平性,有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为专业课双语教学奠定基础,有利于大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和道德意识的知行合一,有利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4.
注重“双基”教学是中国数学教育的一个特点和优点。“双基”教学也暴露出“基础过剩,创造力不足”的缺点,阻碍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对数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如何继续发挥“双基”教学的特色又能消除它的不足之处,促进“双基”教学与新课标理念的有机整合是关键。这就涉及如何重新看待“双基”的内涵.如何调整教学方式以及相应的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15.
由于职教类学校的学生语文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故在教学中如何进行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成了职校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本文主要从“多激励少批评”、“多感悟少分析”、“多阅读少训练”三个方面对此难题加以阐述,探寻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改为例,从实证研究与思辨相结合的视角,论证和讨论了通过借鉴,将学生本位具体为学生渴望的能力获得,将传统的“知行合一”具体为现实的、可操作的“教学做一体”,进而说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的目的在于有利于高职大学生形成辩证的思维方式、正确的认知判断能力和道德法律规范的执行力,使道德法律规范成为学生把握现实世界的实践方式。本文对重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也做了些探索。  相似文献   

17.
赵妍 《教育与职业》2020,(9):I0004-I0004
创业不仅是一个从“无”到“有”的活动过程,更是一个在不确定环境下持续实践和不断学习的过程,因此创业教学应该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在创业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该尝试学习与行动的结合,并将知行合一作为创业教学的目标,努力探寻创业学习和实践中各种问题的解决路径。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李家华、王艳茹主编的《创业基础》将创业理论、创业知识和创业实训融为一体,为大学生创业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该书的特点及价值如下。  相似文献   

18.
余琳 《华章》2011,(26)
为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达到“知行合一”,必须结合高职教育的发展、我校改革的背景及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提出《思修》课改革的新思路:一是更新教学理念;二是整合教学内容;三是组建“立体型”师资队伍,为全面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一方面是学校对学生践行教学、实践衔接,使“教”与“学”一致;另一方面将学校管理和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出来,促进学校和谐、有序地开展“施教”,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20.
陈玉珠 《天津教育》2022,(22):43-44
<正>“知行合一”理念所关注的是认知与行为结合的重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遵循该理念,教师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群体将实践活动与所学知识进行深度融合,以此实现学以致用,即完成从“行”到“知”再到“行”的转变。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帮助小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提高其知识的应用能力。一、“知行合一”理念内涵“知行合一”指向的是客体顺应主体,其中“知”代表着科学知识,“行”指人的实践,“知行合一”即可看作“知与行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