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复杂组织内存在成员流动的隐性知识传播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复杂组织内的隐性知识传播问题.当组织内存在不同传播能力的人群时,且组织的成员不断流动时,构建知识传播微分动力学模型,并给出具体的解析解.分析组织内部隐性知识的传播规律,为企业内隐性知识传播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组织知识创新成果内部传播效率低下是制约当前组织知识创新进程的一个重要问题.从组织共享心智模型的视角,通过深入分析组织知识创新成果内部传播过程背后所隐藏的种种复杂因素及其作用规律,提出并论证了组织共享心智模型中共享的组织隐性知识结构与组织内在价值信念结构的互动一致性将最终决定组织知识创新成果内部传播效率的长期均衡水平的原理;为组织今后进行知识创新成果传播的技术流程安排与激励机制设计找到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知识传播及其动力机制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传播的研究环境有三种基本设定:基于社会大系统范围内的传播学设定:基于企业竞争优势的知识管理设定;基于复杂网络系统的设定.对知识传播动力问题的探讨,目前学术界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研究倾向.在知识管理领域,研究人员倾向于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对组织内成员闻的知识传播进行分析.而其他领域里的研究人员往往把知识传播视为某一类组织的特殊职能.动机理论、知识势差理论、系统理论是解释知识传播动力现象的主要理论.  相似文献   

4.
企业知识管理中的组织知识传播方式与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建华 《情报杂志》2007,26(8):20-22
知识传播的效率和有效性直接影响着企业知识管理目标的实现水平.通过对企业三层次(个体、团队和组织)知识传播体系中的组织层次知识传播的内涵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推送式"和"拉取式"两种组织知识传播方式,并对其实现方案与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指导企业知识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5.
组织内部隐性知识传播模型研究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本文针对隐性知识的特征及其传播特点,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组织内部隐性知识传播的微分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影响组织隐性知识传播渐近解的主要参数控制,指出了一些改进隐性知识传播效率的途径。通过案例验证了所给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组织知识创造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知识创造能力的开发,成为增强组织竞争力与提高组织绩效的战略基点.在系统回顾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突破过去研究的思维限制,在对组织知识创造SECI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克服了SECI模型的不足,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角度结合SECI模型对知识经济时代下组织知识创造动态复杂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模型整合和创新,组织及其成员积极改变自身的认知,创造并共享组织内外知识,指导组织行为,进而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构建了组织知识创造的CAS-SECI全新模型,这一创新对组织知识创造机制的研究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林刚  陈忠 《软科学》2010,24(6):5-8
建立了组织内两种知识竞争扩散的传播模型,并对模型的动态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知识在组织内竞争传播时,不同条件下会出现三种不同结果:第一种知识广泛扩散,第二种知识消亡;第二种知识广泛扩散,第一种知识消亡;两种知识同时存在.通常企业兼并后存在不同企业文化(知识)的竞争传播问题,模型能给予很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企业中员工隐形知识的传播特点,通过比较隐性知识传播和传染病传播的相似性,建立复杂网络中含激励机制的员工知识学习者-知识传播者-知识免疫者传播模型(LDI模型)进行研究.分别分析了企业引入激励机制后非齐次性质度分布关联和度分布不关联的复杂网络的传播行为,从而得到企业激励机制对企业隐性知识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于组织学习的知识动态传播模型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朱少英  徐渝 《科研管理》2003,24(1):67-71
组织为了保持其竞争优势和创新能力必须开展组织学习。组织学习首先发生在非正式团体中,通过非正式团体中个体间的知识传播,最后传播到正式团体并最终成为组织知识。本文在分析并提出必要假设基础上,给出一个数学模型,探讨了知识传播的高峰期及其影响因素,为组织管理者促进知识的高效传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知识需求与提供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小云  陈雅 《情报杂志》2004,23(3):89-90,93
研究知识需求与提供的目的是为解决知识的供求矛盾,扫除知识传播中的障碍。本文在分析了知识需求的类别、知识需求的特征、知识提供的障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强调知识组织与知识管理是知识提供的必要首提,解决个性化知识需求是知识提供的最终目的及其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