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法和民法同属私法,共同遵守着私法自治、契约自由等原则,具有诚实信用、秩序、公平、平等、安全等基本价值目标,但商法与民法之间的差异除了商主体与一般民事主体,商事行为与一般民事行为,以及商事关系与民事关系之间的区别之外,在各自的首要价值理念上呈现出不同,民法的首要价值理念是公平,而商法的首要价值理念是交易安全。  相似文献   

2.
我国死亡赔偿金制度评述及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现行的死亡赔偿金制度尚不健全,不利于对受害人合法权益的公平保护,增加了实务操作的困难,须由立法机关进行体系化的构建。根据民法基本原理和社会公平正义等价值理念分析与比较法考察,死亡赔偿金兼有对受害人之财产损害和精神损害赔偿的双重性质。  相似文献   

3.
理念意为终极的价值夙求,民法的理念作为法理念的下位概念指的是立法在制定民法时所欲达到的立法目的、效果。通过对民法发展演进的历史分析可知以人为本的人精神是民法不变的价值追求。宪政为民法理念的实现提供了外在的保护,而民事立法、司法活动体现和实践着民法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民法基本原则、价值和本位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法基本原则含效力贯穿于民法始终的根本准则及具有一定宣示价值的特别规则。公平原则是民法基本原则中的核心原则。近、现代民法价值取向的特征分别是安定性和妥当性。它们的主要价值取向都是公平和秩序。民法本位是民法的根本指归。近、现民法本位未变,即都是权利本位、个人本位。个人本位比权利本位更为本原,称其为民为本位。则更确切。可在广义社会法下的经济法等和其它行政法中确定社会本位乃至国家本位。民法本位是民法的出发点。民法价值是民法的归结点,均蕴合并体现在民法基本原则中。  相似文献   

5.
民法基本理念是指民法所体现的深层次的人文价值追求和内在的人类基本精神意蕴,它以主体平等、意思自治和追求公平为最高理念诉求,调整着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市民社会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秩序.民法基本理念的形成和发达在西方具有悠久的历史,而在我国,由于缺乏其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和法律环境,它们从来没有成为社会政治和民众生活中的主流意识,因此,中国正在制定的民法典必须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6.
医疗侵权损害赔偿法律适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固医疗侵权损害赔偿纠纷呈上升趋势,而在司法审判实战中适用法律却大相径庭;作者通过对医疗侵权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问题进行理论研宛,以更好地实战民法保护弱者的理念,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实现法的公平、公正价值。  相似文献   

7.
理念意为终极的价值夙求,民法的理念作为法理念的下位概念指的是立法者在制定民法时所欲达到的立法目的、效果.通过对民法发展演进的历史分析可知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民法不变的价值追求.宪政为民法理念的实现提供了外在的保护,而民事立法、司法活动体现和实践着民法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归责原则是在国内民法法其中构建专家民事责任制度的基础和核心。文章从专家民事责任性质多样化角度分析,认为国内民法法其中对其归责原则宜采一元化的过错责任原则,而危险责任(无过失责任).公平责任与严格责任均不适宜。  相似文献   

9.
公平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之间在确定某种民事法律关系时,要依照公平的观念分配双方的权利义务,公平原则在民法基本原则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民法的主要制度如合同法、侵权法等领域都要贯彻公平原则。  相似文献   

10.
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权法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各国民法均作了规定。但对于遗失物能否适用善意取得,各国立法不同。为了维护交易安全、稳定交易秩序、稳定现有的经济关系,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遗失物也应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这不仅符合民法的公平原则,也符合社会的公平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