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营养液漂浮育苗、客土育苗、营养袋点播育苗对烤烟产质的提高均比常规育苗方式影响显著。试验表明:营养液漂浮育苗烟苗根系发达,大田生长势强,病害较轻,烟叶产量提高15.2-19.9%。客土育苗烟株发病较轻,烟叶产量提高11.5%。漂浮育苗、客土育苗与普通育苗相比,烟叶产量、产值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营养袋点播育苗与普通育苗相比,产量、产值差异达显著水平。大棚漂浮育苗与营养袋点播育苗的产量、产值差异极显著,与客土育苗的烟叶产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育苗方式比较试验、基质筛选试验、育苗专用肥配方试验、剪叶试验、移栽深度试验表明 ,漂浮苗具有更发达的根系 ,更大的根冠比 ,并且更容易达到培育高茎壮苗的目标。烟草大棚漂浮烟苗有利于实现育苗技术的规范化和成苗质量的标准化 ,与传统的育苗相比 ,漂浮育苗技术含量更高 ,降低了土传病害的几率 ,完全根系移栽和剪叶炼苗措施 ,能促使烟苗早发快长 ,增强早期的抗逆能力 ,防止大田早期低温可能诱发的早花 ,集约化的管理方式 ,极大地提高了育苗效率 ,可以实现烟草育苗的专业化和商品化  相似文献   

3.
“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一点改进在做“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时,要求学生重复划滤液细线2~3次,每次均需干燥,目的是增加滤液细线处色素含量,层析后色素带颜色深,分层效果好。干燥后再层析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由于滤纸条在实验前已经过干燥处理,所...  相似文献   

4.
采用红光GaAlAsHB-LED集成光电板作为内部光源,设计研制了6L光电板式光生物反应器,并建立了恒容连续培养体系.通过控制不同稀释率D的培养,确定D为0.156d-1,可使藻的生物量浓度稳定在4.98gL-1;光源品质及光照强度对螺旋藻的光合自养生长及光合色素的影响的研究表明,在GaAlAsHB-LED红光培养条件下,螺旋藻生长快,干物质积累多,每克干物质量的藻含捕光色素藻胆蛋白基本稳定在130mg.研究结果表明,HB-LED具有高光照强度、低功耗的特点,对于新型光生物反应器的开发研制,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5.
学生按高中《生物》课本的实验指导做实验四“叶绿体中色系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得到的色素提取液往往是含色素少的黄绿色或青绿色的液体,色素分离后的色素带不明显或不齐全。为什么叶绿体中的色素难提取出来?笔者利用暑假做了一些实验,查阅了《普通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书籍进行探索.找到一厂答案。一、实验材料用具1、芥菜(BrasslcaJuncea(L)Lzerl。·1’COS。)的新鲜叶片,使用时除去大的叶脉。2、食盐(加碘盐),丙酮,层析液(按课本的配方配制).清水.碳酸钙,无水氯化钙.无水碳酸钾,氯化钾。3、研钵,漏‘I…  相似文献   

6.
1.叶绿体色素、光质(光谱成分)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 例1 ,图1表示某栽培蔬菜叶绿体色素对不同波长光线的相对吸收量,那么用玻璃大棚种植蔬菜时,应选择_颜色__(填透明或不透明)的玻璃.  相似文献   

7.
秦春庭 《成才之路》2011,(30):95-I0024
一、实验原理叶绿体中含有多种光合色素,这些色素易溶解于有机溶剂如丙酮(酒精等)中,可采用丙酮来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扩散得慢,这样就可以用纸层析法将不同色素分离开来。 二、实验改进  相似文献   

8.
高中生物教材第一册(人教版)P.54这样写道:“叶绿体中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高低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快慢又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  相似文献   

9.
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及光学性质实验中,其成败的关键在于叶绿体色素的提取是否彻底。若提取液呈深绿色,则观察荧光现象十分明显,分离的叶绿体色素带也层次清晰,否则实验效果将不够理想。我们通过对该实验的进一步摸索,找到了一种更为理想的提取叶绿体色素的方法。1操作方法1.1称取新鲜叶片10克(去掉叶柄),剪碎后放入研钵中。量取20毫升95%乙醇,加热至50℃(加热可增加其溶解性,但不加热也可),倒入研钵中。将叶片研碎后,用纱布过滤(挤干水分)。滤至1号烧杯中,此滤液呈浅绿色,弃去不用。1.2将纱布中的绿色残渣倒回研钵…  相似文献   

10.
“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教学初探阳新县一中明廷尧(435200)“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是现行高中生物课本的重要实验之一。我对该实验教学进行部分改进,效果良好。方法如下:将每个教学班分为甲、乙、丙、丁四组。计16小组。1.色素提取甲、乙、...  相似文献   

11.
镉锌交互作用对玉米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建新 《宜春学院学报》2004,26(6):55-57,60
以不同浓度的镉(Cd2 )、锌(Zn2 )处理玉米,研究CA、Zn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d2 、Zn2 浓度的增加,CA、Zn单一及复合处理的根长,株高、根和地上部干重减少;根内丙二醛(MDA)积累增加,根系活力和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叶绿素含量降低,Cd、Zn交互作用显示出协同作用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300 mmol/L NaCl明显抑制大麦幼苗的生长, NaCl处理的同时加入 20 mg/L的 GSH可明显增加大麦幼苗干重、根系长度、叶片叶绿素以及K+含量,降低Na+含量;同时叶片液泡膜H+-ATPase和H+-PPase的活性均明显增加,电解质渗漏率降低.  相似文献   

13.
300 mmol/L NaCl明显抑制大麦幼苗的生长,NaCl处理的同时加入20 m妙L的GSH可明显增加大麦幼苗干重、根系长度、叶 片叶绿素以及K+含量,降低Na+含量;同时叶片液泡膜H+-ATPase和H+-PPase的活性均明显增加,电解质渗漏率降低.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不同浓度的两种酚酸类物质及其混合物对大巢菜种子及幼苗进行处理,测定其对大巢菜发芽率、营养生长及其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酚酸类物质及其混合物可以显著延缓大巢菜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时间,降低最终的萌发率;对大巢菜幼苗的根长度、苗高度及干物质积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根系活力与叶绿素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5.
对春季不同覆盖层次下温度、植株干重的测定表明:不同覆盖层次下温度变化由高到低依次为:三层覆盖>二层+草>二层覆盖>一层覆盖;光照强度强弱的变化为一层覆盖>二层覆盖>二层+草>三层覆盖;随着覆盖层次的不断增加,植株高度不断增加,茎粗不断减小;植株干重的变化为在苗生长初期以二层覆盖和二层+草覆盖方式下最大,后期则以一层覆盖的植株干重最大;在叶绿素方面,蔬菜种类不同,其变化呈现各自不同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酸胁迫对玉米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沙培法研究了酸胁迫对玉米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酸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SOD活性下降,MDA含量上升,叶绿素含量下降;根长变短,根相对含水量下降,根系活力下降,并随着酸胁迫程度的加深,这些指标的变化越明显.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了壳聚糖叶面喷施、丁香提取液叶面喷施以及不同复配浓度的丁香壳聚糖复合剂叶面喷施方式对樱桃番茄苗期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丁香与壳聚糖复合剂处理可显著提高樱桃番茄苗期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脯氨酸含量。确定了壳聚糖、丁香叶面喷施处理的最佳浓度配比。  相似文献   

18.
在室内溶液培养条件下,以沙田柚幼苗为材料,研究了缺N、P、K处理对沙田柚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N、P、K缺素处理后沙田柚幼苗的症状出现的时间在28d到43d之间,各种缺素症状出现的部位和表现都不相同.其中缺N处理在培养28d就开始出现全株淡绿色和叶片数少的现象;缺P处理在培养第37d开始出现全株暗绿和叶片数少的现象;而缺K处理在第43d才出现叶片细小钩状,叶缘和叶尖部分出现小坏斑的症状.对沙田柚幼苗嫩老叶叶绿素含量和根的影响最大的都是缺N处理,缺N处理的幼苗老叶和嫩叶叶绿素含量分别只占对照组含量的39.25%和30.18%;生物量受影响程度最大的是缺P处理;新叶生长受影响最大是缺N、P处理后的幼苗,该处理平均只长出了两片新叶.上述不同必需大量矿质元素缺素症的表现特征和规律,可为沙田柚生产中的营养诊断与合理施肥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以"晋燕14号"裸燕麦为研究对象,进行人工盆栽,在第四子叶期进行生长指标测量,对其苗期叶片进行抗旱性研究。测定裸燕麦幼苗叶片在干旱胁迫下叶绿素含量、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株高、干重以及鲜重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裸燕麦的电导率逐渐上升,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具有上升的趋势,游离的脯氨酸含量也逐渐上升,但其株高和鲜重以及干重却呈下降趋势。因此对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电导率、游离脯氨酸的测定可以作为裸燕麦抗旱鉴定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20.
酚酸类物质对小麦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两种酚酸类化感物质阿魏酸、香草酸以及两者的混合物在不同浓度下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酚酸类物质及其混合物对小麦幼苗的根长度、苗长度及干物质积累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小麦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有所下降,丙二醛含量有所增加,并且随浓度的增加,效果越明显.但总体上来说,酚酸类化感物质对小麦生长的影响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