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下,接送孩子上学回家,已成为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的一项重要任务。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每到上学放学的时候,总是看到这样的情形:书包、衣服甚至孩子喝水用的杯子,都在大人手里。更有甚者,为怕孩子没吃饱,大人边走边喂孩子吃饭。而孩子呢?要么与  相似文献   

2.
“慢学习”与学生的“幸福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个日新月异、社会GDP长得像胡子一样快的年代, 美国人富兰克林的名言“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是很容易被人们奉为座右铭的。在学校,与之相对应的版本就是:时间就是知识,时间就是学习绩效.在这样的生活哲学“引领”下,无数的孩子化身为学习机器上的一个齿轮,为了明天的所谓的“幸福”,皓首穷经,夙兴夜寐。信息时代所衍生的知识核裂变,一波一波地不断推动着齿轮的加速,孩子们的学习负担大约已经到了能够承受的极限,小小的年纪随风入夜般地染上了现代效率主义的  相似文献   

3.
我们一直提倡孩子的主动性,让孩子主动学习.其实就是让孩子自主学习。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时时处处发挥孩子的主体性。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必须有效,并且要抓住各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生性顽皮好动.注意力不稳定。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具有趣味性,吸引其注意力,让孩子主动学习,快乐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做好以几个方而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涂皓 《教育》2013,(1):38-39
快乐学习就是在尊重孩子想法的基础上,鼓励孩了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探索学习。学习过程很容易让孩子体会到其中的快乐,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5.
曾几何时,做作业成了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程序。学生从入学的第一天开始就面临着做作业。家长买了同步训练、买了一课四练、买了奥数书,学生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做作业。家长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问学生:作业做  相似文献   

6.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证实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教师期望的这种效应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我们应该静心思考:我们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平等中的首席",对孩子的赏识、激励抑或批评、惩罚究竟在孩子身上会产生多大地影响呢?  相似文献   

7.
<正>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向小孩子学习,不愿意向小孩子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一个人不懂孩子的心理,小孩的问题,小孩的困难,小孩的愿望,  相似文献   

8.
孙墨竹 《快乐阅读》2011,(11):24-25
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说:"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绳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曼恩运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把习惯比喻成了一根绳索,行为的多次重复,逐渐就形成了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成为孩子一生进步的动力。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一个不喜欢学习、不会学习的孩子将很难拥有美好的明天。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作为第一要务。那么,良  相似文献   

9.
现代课堂教学最主要的标志之一就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 ,而且能激发学生自觉学习 ,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呢 ?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现在的小学生大多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他们回家以后 ,常常是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就万事大吉。绝不多读一遍书 ,多写一篇字 ,哪怕是书读不通 ,字写不好 ,只要老师没布置的 ,他们决不去学。即使迫于家长的压力多参与了一些学习活动 ,那…  相似文献   

10.
当高中班主任期间,听到有家长倾诉:"孩子长大变得叛逆了,不与家长沟通了。""孩子在家不爱学习,整天沉溺网络,家长感到很无奈。"等等。近年我在教育孩子与家长沟通方面勤于探索,进行孝心教育是其中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一、缘由与效果一位在校表现很好的学生,回到家就变得很叛逆,不与家长交流。家长一开口,他马上让家长刹住话题:"不用吵,你们不懂!""不用唠叨,知道了。"每次放假,他在家就呆在电脑前。在校时想着回家完成作业,可  相似文献   

11.
我们学校是一所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学校,学生生源构成复杂,有城里孩子,有农村孩子,也有外来工孩子。这些孩子的家庭背景、生活习惯、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对英语的掌握程度不尽相同。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习惯,阻碍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和信心。特别是部分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管教,监管人(尤其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文化知识缺乏,管教方式不够科学,导致学生回家想做作业就做,不想  相似文献   

12.
<正>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觉的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一、预习的习惯教师如何指导学生预习数学?如果教师就是一句"口头禅":"回家把明天的学习内容预习一遍。"我  相似文献   

13.
一次,偶然看到一位六年级学生的一则日记,日记最后一句是这样写的:"今天的学习太枯燥了,如果学习也像玩游戏一样,那就太好了。"这句话道出了小孩子的苦衷和渴望。的确,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的教学思想还未根本转变,孩子在学习中的自主活动时间太少,像游戏这种学生非常喜爱的学习形式太少,学习负担太重,使孩子对学习感到厌倦,觉得学习是一件苦事,甚至把很多心思用在如何逃避学习上,即使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也会讨厌学习。因此,作为教师,有必要针对孩子喜爱游戏的特性,研究如何把学习融合在游戏之中,以调动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4.
"粗心"几乎是每个学生学习的通病。"这孩子就是太粗心,难的全部都做对了,错的都是简单的",诸如此类的诉苦,自我从教以来便不绝于耳。几乎每个家长都认为,孩子"粗心"就是孩子不认真学习、马虎。一开始我也有此种想法,但是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观察,发现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低年级孩子小,有很强的依赖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更为重要。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积累了点滴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16.
美国最新研究显示,教会孩子书写就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和表达自我。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书写流畅是学习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孩子的生活学习当中,如果孩子对一个事物非常感兴趣,那么孩子便会主动地去研究这个事物,并且会将这个事物了解清楚。而对于学习这件事,孩子也同样如此。根据笔者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只要孩子对一个科目感兴趣,那么孩子在这科目上的成绩就不会差。而如果孩子对于这一门科 目不感兴趣,那么他再努力,在这门科目取得的成绩也只是平平。所以在进行日常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如果可以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那么对于孩子的学习是非常有利的。而且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深入,也要求教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在本篇文章当中,笔者将基于以上的目的,结合过往的教学经验和孩子的身心发展状况,针对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可以让孩子进行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英语教学的生命力。学生一旦对学习英语产生了兴趣,内在的动力会激活,会产生自发学习知识的要求,繁重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再把它当成一种负担,而是在苦学中感受到了一种享受,他们就会把学习当成在迷宫里寻宝一样,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也。心理学家认为:学生  相似文献   

19.
在孩子的生活学习当中,如果孩子对一个事物非常感兴趣,那么孩子便会主动地去研究这个事物,并且会将这个事物了解清楚。而对于学习这件事,孩子也同样如此。根据笔者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只要孩子对一个科目感兴趣,那么孩子在这科目上的成绩就不会差。而如果孩子对于这一门科目不感兴趣,那么他再努力,在这门科目取得的成绩也只是平平。所以在进行日常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如果可以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那么对于孩子的学习是非常有利的。而且随 着新课标改革的深入,也要求教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在本篇文章当中,笔者将基于以上的目的,结合过往的教学经验和孩子的身心发展状况,针对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可以让孩子进行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自古往今,曾有这样一句话形容选择教师的职业“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这一职业成了人们看中的香饽饽,随之而来的是各个学校激烈竞争,其中最重要的是成绩决定教师的去留,学生不单在学校有大量的学习时间,而且晚上回家还有大量的家庭作业。那么对学生来说,是不是家庭作业越多越好?答案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