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生之间的误解是教育效益低下甚至造成教育失败的重要原因。对学生采取冷漠、嫌弃甚至粗暴的行为 ,这是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误解形式。真正的‘理解’是教育成功的基本前提。”这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熊川武教授的箴言。  最近半年来 ,熊教授把“理解教育”的模式应用于桂林电子工业学院附中 ,在广西建立了第一个理解型素质教育实验基地。所谓“理解教育” ,就是依据反思性教学理论和主体间性原理 ,在素质教育这面旗帜下 ,关注学生 ,关注学生非认知因素发展 ,关注全体学生进步 ,关注素质教育具体化的新教育模式。  理解教育的观念系统主要是三句话 :一是理解学生 ,教在心灵。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兴趣、需要、态度和个性 ,善解学生的意愿 ,解读学生的心灵 ,激励学生的情感因素 ,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二是理解教师 ,勤学奋进。要求学生形成如下观念 :老师教我不容易 ,莫将教诲付东流 ;真诚交往 ,与人为善 ;心中苦闷及时吐 ,常叫愉悦驻心田 ;熟读精思诚可贵 ,标新立异价更高 ;理解少烦恼 ,误解生祸殃。三是理解自我 ,塑造人生。要求师生都应在理解对方的基础上更深刻地“理解自己” ,不断规划和实现自己的美好人生。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附中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熊川武  相似文献   

2.
“师生之间的误解是教育效益低下甚至造成教育失败的重要原因。对学生采取冷漠、嫌弃甚至粗暴的行为 ,这是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误解形式。真正的‘理解’是教育成功的基本前提。”这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熊川武教授的箴言。  最近半年来 ,熊教授把“理解教育”的模式应用于桂林电子工业学院附中 ,在广西建立了第一个理解型素质教育实验基地。所谓“理解教育” ,就是依据反思性教学理论和主体间性原理 ,在素质教育这面旗帜下 ,关注学生 ,关注学生非认知因素发展 ,关注全体学生进步 ,关注素质教育具体化的新教育模式。  理解教育的观念系统主要是三句话 :一是理解学生 ,教在心灵。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兴趣、需要、态度和个性 ,善解学生的意愿 ,解读学生的心灵 ,激励学生的情感因素 ,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二是理解教师 ,勤学奋进。要求学生形成如下观念 :老师教我不容易 ,莫将教诲付东流 ;真诚交往 ,与人为善 ;心中苦闷及时吐 ,常叫愉悦驻心田 ;熟读精思诚可贵 ,标新立异价更高 ;理解少烦恼 ,误解生祸殃。三是理解自我 ,塑造人生。要求师生都应在理解对方的基础上更深刻地“理解自己” ,不断规划和实现自己的美好人生。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附中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熊川武  相似文献   

3.
《华章》2006,(11)
理解教育所信奉的“理解观”是理解教育的基石。由此确立的理解教育的主要内涵是:通过消除误解增进理解,使师生身心更好地发展,生命意义更加丰富的过程。一、发展师生的理解意识,使之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一)确立理解性校训,即“理解学生,教在心灵;理解老师,勤学奋进;理解自己,塑造人生”“理解学生,教在心灵”旨在提示教师:理解作为手段,是教好学生的前提。因为教师能够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内心世界,每次教都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产生真切的内心体验,这样的教才能事半功倍。反之,把教建立在误解学生的基础上,虽然教了,甚至教得很苦,但大多…  相似文献   

4.
名校佳作     
桂林市电子工业学院附属中学位于“桂林电子城”中心,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先进,在社会上享有良好声誉。依托学院优势,近年来,附中初中部加强了英语和计算机特色教育,与华东师大联合开展“理解型素质教育”大型实验。学校促进师生间的沟通理解,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迅速提高。 下面这组文章均为该校英语实验初一61班学生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陈骁 《上海教育》2002,(3):28-29
“理解教育”有“三句话”即“理解学生教在心灵”;“理解老师、勤学奋进”;“理解自己,塑造人生”。“理解学生,教在心灵”指的是要善解人意,解读学生心灵,在帮助中激励学生的情感因素,从而最终克服困难。“理解老师,勤学奋进”是指学生要体会教师教学的辛苦,从而和老师建立起平等相处的人际关系,将自己心目中的快乐和苦闷与老师分担。“理解自己,塑造人生”是指师生在理解对方的基础上更深刻地开掘自己,不断规划和实现自己的美好人生。  相似文献   

6.
用“理解教育”原理指导英语教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是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其效果有赖于师生主体性的合理发挥。在这方面,“理解教育”对笔者的启发较大。特别是理解教育提出的“理解学生,教在心灵”的观念和一系列策略,使笔者预感到它将给外语教学带来的效益。于是,笔者从去年开始尝试运用理解教育原理指导高中英语教学,得到了较明显的成效。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技工学校电子课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要转变教育观念,融洽师生关系,变“教”为“导”,把课堂交给学生,使学生自主学习,和谐学习,充分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8.
赵慧玲 《文教资料》2006,(16):96-97
班主任作为班级教育的“首席执行者”,在培养良好的班级体促进学生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理解教育是消除误解、增进理解,使教师与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与他人,从而获得较好发展的过程,其主要特点在于:一是相互理解与自我理解结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二是突出“德行”,以培养学生善解人意的素质为基础,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使学生在做人与为学上齐头并进;三是将认知与情感贯串于全部教育过程,使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感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四是把理解作为教育的目的之一、使通过理解而教和为理解而教融为一体;五是成批转化因误解造成的学困…  相似文献   

9.
本学期,本人以熊川武教授的自然分材与理解教育的新理念为指导,以理解教育的实质“师生同益,感情先行,强德富智,笃行不懈”为核心,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感情先行,以希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理解教育是消除误解增进理解使教师与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与他人从而获得较好发展的过程 ,其主要特点在于 :一是相互理解与自我理解结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二是突出“德行” ,以培养学生善解人意的素质为基础 ,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使学生在做人与为学上齐头并进。三是将认知与感情贯穿全部教育过程 ,使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感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四是把理解作为教育目的之一 ,使通过理解而教和为理解而教融为一体。五是成批转化因误解造成的后进生 ,形成“后进生大步前进 ,优秀生更优”的教育格局  相似文献   

11.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是当今时代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理解型师生关系是指为了改善教师和学生的学校生活状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由师生共同参与和构建的以消除误解、增进了解、加深理解和对话交流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建构理解型师生关系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角色换位"能有效地引起师生的心灵沟通、感情共鸣."角色换位"要善于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共创和谐课堂.  相似文献   

12.
说“理解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理解教育是消除误解增进理解使教师与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与他人从百获得较好发展的过程,其主要特点在于:一是相互理解与自我理解结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二是突出“德行”,以培养学生善解人意的素质为基础,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使学生在做人与为学上齐头并进。三是将认知与感情贯穿全部教育过程,使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感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四是把理解作为教育目的之一,使通过理解而教和为理解而教融为一体。五是成批转化因误解造成的后进生,形成“后进生大步前进,优秀生更优”的教育格局。  相似文献   

13.
教育不能没有对“心灵”的关注。因为“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指教师的心灵,也指学生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目前,职业高中美术教学的问题在于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过分强调基本的美术理论,而忽视了技术性操作,尤其忽视实用技法的训练。这使得学生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无法在就业中得到合理的应用。引进理解教育理论,积极开发实用性较强的“理解性美术课程”,使教学顺应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就业需要,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一、理解性美术课程开发的要求所谓理解性美术课程,简单地说,是以理解教育理论为指导,从学生合理需要出发设计并实施美术课程。理解教育要求“理解学生,教在心灵;理解教师,勤学奋进;理解自己,塑造人生”。这意味着要以学生生命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师道》2009,(1):62-62
人们把素质教育解读成一种与以往的教育根本不同的全新事物,把考试竞争简单概括为“应试教育”,是人为地制造了一种两难困境,让误解它的人们愈加误解。作者杨启亮指出:(见《课程·教材·教法》)在素质教育和考试竞争之间,有几个朴素浅显的问题需要思考:我们到底该如何理解基础教育、素质教育、考试竞争?而我们对素质教育误解的症结在于把目标解释成了教育内容,这与我们误解全面发展教育是一样的问题。而理解素质教育的关键不是“教育是什么”,而是“教育的普适性素质目标是什么”,这是个教育目标观念转换问题。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是针对实际的教育,是面对现实的教育,是承认个体差异条件下开展的教育。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变用学习成绩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教育思想和对学生要求“一刀切”的旧观念,树立因材施教的正确地教育观。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认清应试教...  相似文献   

17.
"理解教育"的实质、步骤与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解教育”把转化“后进生”作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切入点,同时关注师生各方面的发展,是相对完整的教育实验。其基本特征有:师生同益,感情先行,强德富智,笃行不懈。其步骤主要有:理解氛围的营造;理解观念的促成;“理解教育”的课程实施;理解型道德教育场建设。“理解教育”的基本发现在于理解是教育的资源与质量。  相似文献   

18.
教育不能没有对“心灵”的关注,因为“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指教师的心灵,也指学生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但反观当前的教育生态,不难发现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心灵距离。如果教育工作者不能重视学生的心灵世界,进行人文关怀,那我们的教育行将摒弃固有的社会责任和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是为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和谐发展的现代教育。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及应试教育手段已不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树立现代教学观念,打破旧的模式,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新型的教学民主关系,增加师生间的情感、信息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给学生创造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让素质教育得以走进课堂。  相似文献   

20.
2002年,张泽学校被确定为上海市“加强初中建设工程”“重点加强初中”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学校除了把“科研兴校”放在首位,还把艺术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突破口来抓。经过探求与实践,学校的教科研氛围逐渐浓郁,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艺术教育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并促使更多地学生提高了文化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师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1.引进理解教育,转变教育观念。面对优秀师资和优秀生源不断流失的严峻现状,我们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冷静地分析学校存在的问题。我们发现,在大量优秀师生流失的恶性循环中,教师厌教,学生厌学,师生情绪对立。而教师急功近利、大搞灌输教育、剥夺学生课外活动时间、使校园生活变得枯燥无味是引起教师和学生相互误解、产生对立情绪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