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亲子关系是家庭中最为基本、也最为重要的关系之一。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社会化发展的影响早已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亲子关系和儿童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一般的观点是,积极的亲子关系有助于亲社会性的发展。而消极、冷漠和对抗性的亲子关系则促进儿童攻击性行为和破坏性行为。亲子沟通作为实现良好亲子关系的有效手段,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日益凸显。目前,在理解与青少年个体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支持系统时。研究者们大多考虑以下四个主要因素:家庭、同伴关系、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 亲子沟通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也是一种实现家庭教育功能的重要方式。良好的亲子沟通是与青少年良好的社会适应相联系的,而不良的亲子沟通是与青少年不良的社会适应甚至是严重的问题行为联系在一起的。进入中学后,学生要求独立的愿望和倾向日益明显,而父母还没有能够从“儿童时期的父母角色”——比较单纯的保护和控制中转变过来。青少年也还没有学会如何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这就容易产生亲子沟通困难或问题。亲子沟通问题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亲子沟通的有效性或质量。亲子沟通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家庭是青少年重要的生活和成长场所,个体的身心发展、社会适应能力与其所在家庭功能状况有密切联系。良好的家庭功能发挥是亲子关系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青少年亲子冲突主要来源于不完善的家庭功能,如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低,沟通方式不合理、情感反应不到位等。完善家庭功能是消除亲子冲突,促进亲子关系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网络成瘾原因及解决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俊官 《教育与职业》2006,(32):182-183
本文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及其危害性进行了概述,并结合网络固有特性与青少年介性心理特点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青少年自身加强自我防范,学校为青少年营造宽松成才环境,学生家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社会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与伦理导向机制等防治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亲子关系是家庭中最为基本、也最为重要的关系之一。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社会化发展的影响早已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亲子关系和儿童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一般的观点是,积极的亲子关系有助于亲社会性的发展,而消极、冷漠和对抗性的亲子关系则促进儿童攻击性行为和破坏性行为。而亲子沟通作为实现良好亲子关系的有效手段,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日益凸显。目前,在理解与青少年个体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支持系统时,研究者们大多考虑以下四个主要因素:家庭、同伴关系、学校和社区环境。很多研究表明,这些因素均能直接或…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之一.自我国在1979年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家庭的亲子关系成为心理学家与社会学家们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本文从独生子女家庭亲子抚养关系、教养关系、亲情关系、影响因素、评价量表及研究不足这六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独生子女家庭亲子关系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人生观的影响研究进行了整理和总结,以使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掌握良好的亲子沟通方式,促进家庭和睦.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由不成熟的童年向成熟人生过渡的时期,过渡时期的不稳定性决定了亲子之间易产生矛盾和冲突,由此国内外的学者都对青少年期的亲子关系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提出了创立良性亲子关系的方法。人文关怀是改善青少年亲子关系的根本态度。人文关怀强调对人的价值与尊严的尊重,关注生命存在的意义。同时,由于家庭系统性的特点,用人文关怀的理念对青少年亲子关系进行干预应是系统全面的,包括对父母、对青少年、对社会文化环境的干预。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消费伦理观念的变革及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济全球化对当代中国的消费伦理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消费伦理观念发生了重大变革,主要表现在:普遍接受享受生活的伦理观念;开始接受消费信贷的伦理观念;健康、环保的绿色消费伦理观念逐步提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必须着重研究当代中国消费伦理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如当代中国消费的伦理规范体系问题、消费伦理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问题、消费主义的批判问题、奢侈的伦理分析问题、消费的自由与社会责任问题、广告在消费活动中的社会责任问题、大众文化消费与青少年道德教育问题等。  相似文献   

9.
责任伦理不仅强调行为动机的善性,而且强调行为结果的善性,对青少年进行强调信念和结果的责任伦理教育是未来责任教育改进的可能向度。责任伦理的原始模型是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家庭维度是责任伦理教育的重要维度。数据分析显示:尽管中学生承担家庭责任的意愿最高,远超过其他维度,但现实中中学生仍以学业为重、很少履行家庭责任,家长也很少给予中学生践行家庭责任的机会;随着年级递增,中学生家庭责任水平逐级升高;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对中学生责任形成的影响最为显著,社会力量在其责任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递增。未来要引领家庭在培育青少年责任方面履行基本责任,为中学生健全人格养成、心理健康成长奠定基础;需加强学校与家庭的配合,进一步提升学校责任教育课程和相关活动效能;进一步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共同促进青少年责任伦理发展,这些都是提升中学生家庭责任伦理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赵阿华 《新课程研究》2007,(2):60-61,63
本文从家庭伦理的角度对农村留守家庭亲子关系展开论述,对农村留守家庭亲子关系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调适农村留守家庭亲子关系的伦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结构家庭治疗以整个家庭作为对象,能够系统地分析家庭成员的互动关系和沟通问题,从而改善家庭功能。从家庭治疗的视角看,亲子关系间的常见问题有,家庭成员被忽视、家庭中的角色缺失,及家庭关系的隐形控制等。认识亲子关系中的常见问题,可以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促进家庭的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德育》2006,1(9):86-86
由孟育群教授主编的《中小学生亲子关系与家庭德育研究》一书近日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教育部重点资助项目“充分发挥家庭德育功能的研究”的主要科研成果。 该书通过教育实验的方法探索了中小学校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良好亲子关系的方法、模式与机制等问题。该书在概述家庭德育的特点、功能和家庭德育内容的起点后,重点抓住了在我国改革的新形势下,要充分发挥家庭德育功能必须解决的家庭内部与外部环境关系的几个关键问题。该书的独创性体现在:①认为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总结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良好亲子关系的特征。②强调了中小学生在调适亲子关系中的主体作用,如自主性、能动性、选择性与创造性等。③对父母的角色差异(如抚养角色、教养方式、管教态度、家庭教育价值观等)进行了深入探讨。④提出中小学校指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更新教育观念的方法与机制以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良好亲子关系的方法与模式。⑤深入研究了家庭德育效果与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问题。⑥梳理了家庭德育与社会教育如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社会教育设施的建设、社会教育活动创新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继承东方优秀传统道德,沟通传统美德教育信息,培养跨世纪优秀人才,1998年10月,由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东方道德研究所、国际儒学联合会在北京共同举办了“东方伦理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围绕东方伦理与社会现代化,东方伦理的历史演变及其走向,东方伦理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及公民道德教育中的价值,对青少年进行东方伦理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东方伦  相似文献   

14.
吴宁 《教学与管理》2007,(11):36-37
一、家庭功能对青少年偏差行为形成的影响 1.家庭教育功能缺失对青少年偏差行为形成的影响 个体从出生伊始就浸润在家庭的教育氛围之中,直至青年前期的大部分生活都在家庭中度过。血缘遗传与长期的共同生活影响互动,使父母和子女间建立了最为密切的亲子关系。在此环境中,父母的行为举止、言传身教如细雨润物般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孩子。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素质的提升,家庭和学校对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亲子教育成为当前最受欢迎的教育方式之一,开展亲子活动有助于沟通亲子关系。教师作为亲子活动的组织者,定位好自身角色至关重要。本文将围绕在亲子活动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展开阐述,并就促使亲子活动组织与开展提供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6.
唐卓杭 《英语广场》2023,(18):60-63
《水之乡》是英国当代小说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探寻历史,旨在解释书中主要人物的人生到底出了什么差错。本论文基于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分析书中主要人物做出的伦理选择,探讨影响伦理选择的原因。研究发现,母亲角色的缺失导致了畸形的家庭伦理环境,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导致了病态的社会伦理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家庭关系对留守青少年社会创造性的影响,研究选取663名初中生作为被试,匿名填写人口学问卷、亲子亲合问卷、关系质量问卷、自尊量表和社会创造性倾向问卷,考察在不同留守状况下,家庭关系对青少年社会创造性的直接与间接效应以及自尊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不同留守状况的青少年的祖孙关系存在差异,但是在亲子关系、自尊和社会创造性上差异均不显著;(2)亲子关系、祖孙关系既直接影响社会创造性,也通过自尊对社会创造性产生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社会责任心概念进行了整合,描述是了当代青年责任心培养对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意义,并从自身、家庭、学校和宏观环境四个角度出发,提出了激发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韩国家庭伦理剧以其平实、细腻的叙事语言展示韩国百姓生活范式,受到我国青少年的喜爱。剧中蕴含的韩式文化元素也对我国青少年的文化需求产生了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从分析韩国家庭伦理剧的文本特征入手,论述了其与我国当代青少年家庭伦理文化需求和文化"边际人"人格需求的关系,并从家庭伦理文化和本土文化传承的角度探讨了韩国家庭伦理剧对我国青少年文化需求的涵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万小燕 《文教资料》2011,(3):130-132
青少年期亲子关系不仅直接影响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且影响家庭其他关系及家庭的幸福及稳固程度,进而成为影响社会的安宁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应转变观念,平等相处;加强沟通,增进理解;求同存异,理解对方,主动协调代际关系;提高家长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改变父亲"淡出"家庭教育的现状,重视发挥父亲的教子作用;既要发挥父母的关键作用,又要重视发挥少年儿童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