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女大学生性犯罪原因探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蓓 《教师》2010,(26):124-126
近年来,我国女性性犯罪的人数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大学生在女性性犯罪的职业人群中占有相当的比例。本文结合女大学生的性犯罪成因,提出学校加强性教育、家庭提升家长素质、社会营造良好大环境“三管齐下”的预防措施.以期有效遏制女大学生性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我国女大学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就业率低、从事职业范围狭窄。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主要原因有社会文化因素、就业政策和法律因素、教育因素以及大众传媒因素等几方面。针对这些因素提出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策略,即提高社会性别意识、在教育中拥有社会性别视角、从国家政策层面消除女性就业歧视、以社会性别视角完善女性就业法律、大众传媒正确引导女大学生就业、从女大学生自身特点出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以期进一步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率。  相似文献   

3.
当代女大学生择业问题根源于长期以来男权所主导的社会文化及受此文化影响所形成的女大学生的性别意识。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提升女大学生择业质量:普及女性知识,推进高校社会工作,改善女大学生性别意识;培养女大学生健康的职业素质;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实现办学主体与市场的直接衔接;净化社会大环境,强化对网络媒体的监督,倡导性别平等的网络环境,使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相似文献   

4.
李蓓 《教师》2010,(23)
近年来,我国女性性犯罪的人数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大学生在女性性犯罪的职业人群中占有相当的比例.本文结合女大学生的性犯罪成因,提出学校加强性教育、家庭提升家长素质、社会营造良好大环境"三管齐下"的预防措施,以期有效遏制女大学生性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传统社会性别观念中存在的对女性价值的否定和贬低。使女大学生对创业形成了心理障碍,正确的分析和看待传统社会性别观念中对女性价值的负面评价,从创业培训课、创业绿色通道、女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营、二课堂活动、女性“四自”教育方面入手,为女大学生解除思想包袱,提供演练条件,提供配套服务,解除女大学生创业的心理障碍,鼓励和推动女大学生创业。  相似文献   

6.
通过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内隐联想测验发现,职业性别刻板印象通常是以内隐的方式存在的,且根深蒂固,没有性别差异;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具有一定的可控性,社会调节、想象、观点采择等影响因素都能起到干预作用,其中社会调节作用(女性主试在场时)只对男性大学生被试有显著的影响;等等。这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启示有:改变社会文化环境是一个最艰苦但也是最好的办法;在大学生中开设性别教育课程是一个补救措施;应建设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型的性别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中,女大学生存在着女性意识缺失的现象。主要从传统文化中的性别意识、女大学生的家庭定位和女性自身因素三个方面对女性意识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通过转变思想、树立新的女性意识等措施促进女大学生女性意识觉醒,帮助女大学生有针对性做好自身的定位。  相似文献   

8.
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的职业生涯规划是近些年的新兴研究课题。基于社会性别理论的视角,探讨了当前高校在读女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职业规划不主动、角色冲突不自信、自我探索不全面、职业定位不清晰等问题及成因,并分别从女大学生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层面提出了改进和加强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阐释社会性别平等意识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的培养对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了培养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的具体路径。文章认为,重视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的培养对于促进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健康成长、自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的根本途径是家庭一学校一社会的合力教育。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渠道,社会教育是环境保障。只有当三种教育彼此协调、互相促进时,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培养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性别平等意识培养方面的作用,从而真正起到促进其成长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对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仅仅从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般性别视角分析是不够的,还应立足于行业视角和男性视角,即:行业的特殊性以及用人单位想当然地把所有家务置于女性身上,并且要求女性在工作中能够与男性一样出色。在大男子主义社会结构不可能短期内改变的状况下,工科女大学生唯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拓展职业空间,才有发展出路,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大学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女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争的社会现实。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由于传统性别文化的影响产生就业市场的职业性别隔离和“玻璃天花板”现象;二是高校对大学生尤其是对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够,导致女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不强,这种现状显然与创业即就业的社会需求不相适应。为缓解女大学生就业压力,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提高女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当代女性尤其是女大学生社会性别观现状及对策研究,本文立足于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对西部六省市(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重庆、西藏)女大学生群体共计223名对象,分大、中小城市;经济水平较/欠发达地区;不同省市三方面,对其社会性别观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地区、经济水平地区女大学生。普遍持“女性处于弱势”观点。且同一选项呈持平趋势。2、不同省市女大学生持“男性处于弱势”观点的均只占少数。进而。从女大学生自身因素、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对这一高学历群体社会性别观中“女性处于弱势”观念的形成与存在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性别角色冲突是女大学生自杀的主要社会原因之一,探明基于社会性别理论的女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是防止女大学生自杀的重要手段。使用自编女大学生生命教育问卷对191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本研究调查了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观及对女性独特生理现象的看法,发现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对女大学生的生理现象及生命教育观点有较大影响,男性更多从消极角度来看待女性生理现象,并强调从生活层面来对女性进行生命教育。结论:男女两性对女性生理性别特征的看法存在性别刻板印象,分性别进行生命教育是必要的,女性需从社会性别理论视角来认识自身性别特征,并寻找适合自己的生命意义和自我价值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社会学、女性学的性别社会化视角探索家庭因素对我国女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影响,研究认为,家庭背景、父母的教养方式、玩具与游戏三个方面的性格刻板教育对女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并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培养女大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女性全面而健康的发展,从而提高我国女性体育人口。  相似文献   

15.
女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心理特质的差异、传统文化的影响、社会转型期的矛盾冲突、社会现象的负面效应与教育弊端的误导等等是造成女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因此,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提高女大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培养女大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品质;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6.
对福州市高校2020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436份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男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专业技术型和管理职能型职业,女大学生则更青睐安全稳定型和管理职能型职业,自主创业尚未成为大学生的重要选择;大学生都倾向于在一、二线大城市或生源地就业,且其期望薪酬普遍高于社会供给水平;个人特质与社会文化对不同性别大学生职业选择均没有显著影响,所学专业、职业效能感、个体人力资本、职业薪酬福利和家庭期待对大学生职业选具有显著影响,但其影响场合、影响方向和影响效应在性别上表现出明显差异,凸显了对不同性别大学生开展差别化择业引导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双性化人格"概念的提出,是一种可培养、最健康的心理模式,对提升女大学生就业能力,增强女大学生的职业适应性与成就动机有积极作用。笔者认为高校应在"双性化人格理论"的指导下,加强女生就业心理辅导,突出就业心理调适;鼓励女生在与异性竞争、合作中进行学习异性的性格优势。同时,高校应通过开设女性教育课程、举办成功女性讲坛等方式培养女大学生正确的家庭、婚恋观来提升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8.
晚清以来,女弹词经历了书寓女弹词、职业女弹词的前后更迭,身份也由高级妓女转变为职业女性,是江南社会历史变迁的产物和反映.拜师学艺预示着职业生涯的开始,只是书寓女弹词的师承限于同性之间,而职业女弹词逐渐打破了性别隔离.缘于两者身份特征的差异,书寓女弹词和职业女弹词的演艺生活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色.但不可否认的是,女弹词只是江南女性的一种身份标识,并非终身的.她们回归家庭、承担起女性传统的性别角色,预示着职业生涯的结束,也反映了晚清以来时人对女性性别角色期待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以山西省部分高校在校女大学生和部分女大学生的最新抽样调查和个案访谈为依据,从社会性别视角探讨女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的状况,揭示女大学生就业发展中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希望建立一个有利于女大学生发展的性别文化和社会环境,重构女性的主体意识,以推动女大学生社会价值的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社会性别的视角和社会学实证研究与研究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性别不平等的状况、成因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展开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新疆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具体思路.文章认为,政府积极干预、率先垂范在大学生平等就业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非政府组织的协助配合是纠治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的不可或缺的力量;自觉地、有意识地引导社会性别观念的转变,营造性别平等、就业公平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实现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治本之策.促进女大学生平等就业对于新疆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