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自清的力作《中国歌谣》作为未被认识的研究成果,集中反映了朱自清在中国歌谣理论研究亦即民俗学研究中的杰出成就。它不仅是现代中国歌谣运动中宝贵的理论成果,也是朱自清人生哲学,民俗思想的集中体现。由于某些因素的干扰,使朱自清成了现代中国民俗学者队伍中的一个“背影”,但学术的发展,科学的研究,都迫切需要给现代中国民俗学中的朱自清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朱自清的散文,比喻用得多,又恰到好处。尤其是那些以人喻景的比喻,确实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情味”。  相似文献   

3.
这是朱自清先生在温州时的作品,“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这幅字画见证了朱自清与马孟容的深厚友情。马家是温州“书画传家二百年”的望族,家住百里坊,离朱自清住的四营堂巷很近。马孟容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国画家,  相似文献   

4.
陈根荣 《现代语文》2006,(10):117-117
“表现人世间最普通的父子之情”(朱国华——朱自清弟弟语)的朱自清散名篇《背影》,以其朴实的语言、深挚的父子之情,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然而,我每次读《背影》,总感到朱自清描写“背影”的后面蕴涵着满腔的忧愤——听到了朱自清对当时黑暗腐败社会强烈不满的“隆隆”“惊雷”。  相似文献   

5.
朱自清是一代语言大家,透过其作品,我们欣赏到的不单是语言的质朴、凝炼,透过语言的层面,我们更能领略到的是其作品语言的深层魅力。“橘子”在《背影》中看来不起眼,却饱含意蕴,因为它不单是父爱的象征,更是朱自清文品和人品的着力展现。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对《荷塘月色》抒发的情感进行探讨,在传统观点认为此文表现了朱自清苦闷彷徨的情绪的基础上,从“荷”、“月”文化特有的内涵等角度提出了朱自清旨在托物言志,以“荷”明志,表达了朱自清的人格理想,即:洁身自好.不与世俗社会同流合污。  相似文献   

7.
文献资料记载,朱自清的出生地是现今江苏东海县。有人以《我是扬州人》中的表述为据,认为朱自清具体的出生地是现在的海州城区。这种观点既是对朱自清文意的误读,也不符合史实。只有厘清朱自清生活时代的“东海县”与海州的关系,才能得出符合语言逻辑和基本认知的正确结论。朱自清祖上从浙江绍兴流落到苏北安家,朱自清出生在当时毗邻海州城的平明古镇。  相似文献   

8.
陈志霞 《语文知识》2014,(10):61-62
《荷塘月色》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篇经典之作,也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几十年来一直脍炙人口。文章结构精致,语言清丽洗练,感情含蓄细腻,通篇气韵贯注,灵动多姿,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愉悦。但长期以来,研究者对文章的主题争论不已,论争的重点集中于文章开头的那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朱自清先生心绪不平静,致使他在月高人静之时只身来到“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的荷塘呢?我们在以往教学中听到最多的声音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让朱自清感到无比愤懑。但朱先生的好友、红学家俞平伯先生曾经说过:“家庭的穷困和冲突以及社会的压迫应该是导致朱自清心理紧张、孤独和茫然的深层原因”(《读(毁灭)》)。  相似文献   

9.
朱自清散的艺术特色可概括为“真”和“情”两个字。“真”就是说真话、抒真情、写实景;“情”就是寓情与景、注情于人、融情入事。这两大特色构成了朱自清散的核心,使朱自清散脍炙人口。  相似文献   

10.
朱自清的散文被鲁迅先生称之为“漂亮”、“缜密”,这是因为作者善于通过“缜密”的构思和细腻的笔触来拓宽作品的意境。手捧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往往觉得不是在读“文”,而是在看“画”,而且是在欣赏一幅幅形象逼真、妙趣横生的中国小写意画。  相似文献   

11.
<正>朱自清的心里为什么“颇不宁静”以情景交融著称的《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中的名篇。文章起笔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在这满月的光里,他漫步去荷塘,正是为了排遣这种不宁静的心情。那么,究竟什么使朱自清的心里这样地不宁静?  相似文献   

12.
张德忠 《现代语文》2002,(10):18-19
探讨朱自清《荷塘月色》所寄寓的主旨,是一件比较有意义的事情。除了“政治分析”和“精神分析”的角度之外,我们还可以站在朱自清当时生活实际的角度来审视本。我认为,作借助“荷塘月色”的艺术想象,也许只是为了“超出平常”,即暂且摆脱繁琐的日常生活,“到另一世界里”,以寻求“段落的满足”。  相似文献   

13.
<正>《朱自清全集》的前6卷,已经陆续出版了,这是近年学术界的一件盛事。为这一次出版的朱自清先生的“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不惜工本,印制得极为精美,引起读者的关注。加以这部大书由朱乔森同志编辑,儿子为父亲编“全集”,使它更具有权威性。总之,《朱自清全集》的出版,将有功于社会,影响于后世。  相似文献   

14.
朱自清以“诗意”和“画境”为审美内涵,创造出富有现代生命活力的美感充盈的现代美文。“诗意”、“画境”、“理趣”构成了朱自清散文的审美境界,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形成朱自清散文的美学追求、精神追求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张静 《现代语文》2006,(4):60-60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学史上散创作的巨匠。他的《荷塘月色》、《背影》、《绿》等前期散的代表作一经发表,就广为流传,数十年来一直被选入中小学课本,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写作。这些抒情小品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何在呢?唐鼓先生说得好:“佩弦先生后期语言比前期更接近口语,但人们还是爱读他的《背影》、《荷塘月色》,这是有原因的,不能够象有些人那样简单地用小资产阶级感情共鸣来解释这个现象。……研究朱自清后期散的语言,注意朱自清前期散的情致,我们将会更清楚地了解朱自清的风格。”这句话里的“情致”是个关键词。作为。一种臻于极致的抒情体,朱自清前期散最能打动人心的就是这个“情”字。故而,为了进一步欣赏朱自清前期散,我想着重探讨一下这类散的抒情特色。  相似文献   

16.
朱自清的精短散文《春》,意象单纯,主题明朗,语言优美,人们往往把它解读为一篇“春的赞歌”。其实这是一种误读。《春》与朱自清众多的写景抒情散文一样,看似晶莹剔透,一目了然,但它却像一杯醇酒一般,蕴涵了绵长而清洌的韵味与芳香,要真正品尝出它的滋味并非易事。在这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抵御…  相似文献   

17.
暖雨 《中文自修》2005,(6):14-16
朱自清曾说自己的生活是“平如砥”,“直如矢”。的确,朱自清的一生没有什么大风大浪,他没有惊险的举动,没有浪漫的经历,一切都显得平淡无奇,但他却以自己的方式感知世界,在散文里为自己绘制了一张平淡但意味丰富的生命地图。  相似文献   

18.
朱自清的散文,比喻用得多,又恰到好处。尤其是那些以人喻景的比喻,确实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情味”。以人喻景,由于有带有情意的人做喻体,使附比的景物很自然带上了人的感情色彩。这样就更便于多角度、多层次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内容,使得情由景生,景由情放,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景情并茂。人们崇尚真、善、美,朱自清在写景抒情的散文中对真、善、美的追求尤甚,他在《论逼真与如画》文中,对“真”曾发表自己的观点,“真”就是自然。他的散文也刻意追求“真”,尤其求“人情之真”。所以,本来没有思想感情的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等景物,在朱自清的笔下,…  相似文献   

19.
朱自清曾经说过,他“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也就是说,他信奉的是一种“既不执着,也不绝灭的中性人生观”。这种“中性人生观”可以说伴随了朱自清一生,以致于了解朱的人都认为“温柔敦厚”、“谦谦君子”、“积极狷者”是他性格的主要方面。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作者无意于叙述朱自清一生的生活道路,也无意  相似文献   

20.
朱自清的读书方法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著述丰厚的作家,也是“五四”以来的著名学者.他在欧文诗歌创作、文学理论研究、教育教学研究部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那么.他是怎样读书学习的呢?朱自清读书学习有两个特点.第一,他读书极善利用零碎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