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项健 《成才之路》2011,(4):10-11
30年,我国从无到有创建了博士培养体系,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博士教育大国。开展博士生教育,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博士生教育,在数量增长的同时,也遭遇人们对其质量的“拷问”。  相似文献   

2.
美国博士生教育流失包括主动流失和被动流失,涵盖了博士生个体的主动抉择和培养单位的质量把控。博士生流失在就读阶段、流失结果和学科分布等方面存在差异。美国的改革方向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流失率,举措包括加强培养的结构化、提高制度的透明度、资助培养的关键节点以及将高校和系作为改革落脚点。中国博士生教育的流失率低,但是高学业完成率并不必然代表高质量。因此,中国博士生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目标是如何通过流失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3.
美国在全国范围内对毕业博士进行了三次职业发展调查,从博士生教育是否满足博士职业发展需求角度,调查了毕业博士的职业发展路径、就业满意度以及毕业博士对博士生教育质量的回溯与评价。基于美国三次毕业博士职业发展调查的背景及调查结果,考察美国变革博士生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帮助博士生做好就业准备以及提供具有广度和深度的博士生教育三个方面,可以为我国未来博士生教育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利用针对2008届博士毕业生的中国博士质量调查数据,对博士生学习生活支出的水平、学习生活支出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从支出结构看,我国博士生的支出主要用于解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其中用于伙食的支出高达41%。东部、京津沪地区博士生的学习生活成本显著高于中部和西部博士生。家庭支付、课题助研和奖助学金是我国博士生学习生活支出的三个主要来源,且家庭支付是最主要来源。与美国的博士生相比,我国博士生的借贷比例较低,但个人负担的比例过高。2008年正式推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后,个人负担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所占比例与国际相比仍然较高。在重新倡导研究生教育的公共物品属性的国际政策背景下,在研究生教育成为国家创新基石的时代背景下,应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博士生的资助力度。  相似文献   

5.
在遵从北欧国家“福利社会”模式下,挪威采取了引进新博士学位、建立博士生招生和培养制度、推动北欧区域合作、实现培养主体由单一走向多元、创建博士生院、实施博士生培养经费激励政策以及先进水平项目等博士生教育改革措施,实现了博士生培养制度标准化、确立了博士生教育的资源战略地位、博士学位完成率提高、攻读博士学位时间缩短、博士留学生人数增长、博士生教育质量获得认可等改革成效。挪威博士生教育改革仍在继续,出现了关注博士生教育在传统优势行业学术研究影响力的提升、博士生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相结合、推进博士生教育数据一体化等趋势。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博士教育的质量标准、教育目标,博士生的身份定位、培养方式,博士论文写作等基本问题和博士教育质量的提高、博士生创造能力的形成与创新人才群体的出现息息相关。对这些问题的反思和廓清,有助于拓宽博士教育制度改革和发展的思路;在制定博士教育政策时,应保持足够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7.
高流失率是美国博士生教育的一个显著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部分原因在于其严格的淘汰制度。但流失和淘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美国的博士生淘汰率要远低于其流失率。淘汰制度仅是导致高流失率的一个因素,经济资助、制度与文化、个体因素等都是导致高流失率的重要原因。在我国博士教育规模快速增长、社会对博士教育质量产生了广泛质疑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借鉴美国的经验和做法,建立和完善博士生教育的淘汰机制和退出机制,形成崇尚竞争、注重质量的博士生教育文化,以达到提升博士培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埃塞俄比亚博士生教育于1987年由亚的斯亚贝巴大学起步后缓慢发展,2010年开始迅速扩张。期间,该国博士生教育在培养单位数量和招生人数上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也存在着教育项目发展失衡、培养单位间差距大、教育质量保障问题突出、教育经费短缺等问题。在中国与埃塞俄比亚教育交往背景下,埃塞俄比亚可借鉴中国博士生教育在多样化培养模式、多维质量保障制度和多元资助体系等三方面的发展经验,积极从调整博士生培养模式、完善质量保障制度和构建资助体系等方面改进博士生教育。  相似文献   

9.
博士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高等教育的顶端,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枢纽,也是彰显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的直接体现。当下,不断改革和完善博士生教育培养体系成为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本研究以授位“出口”为牵引,采用抽样调查的形式,借助优博资、毕业年限、校级学位论文等指标,探索以直接攻博、硕博连读、申请考核、普通招考方式录取的博士生在经过几年博士生教育培养后的培养情况,并据此提出关于博士生培养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由于学术内外劳动力市场的联动变化引发了博士就业的多样化,博士生教育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论文分析了关中等部分经舍组织成员国博士生培养规模和就业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培养规模和就业变化对博士生教育的影响,进而为我国博士生教育的未来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 世纪以来, 美国政府、行业协会和高校联盟等机构制定了一系列强制性或指导性政策,强化对博士生教育的质量保障与评价。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先后三次开展全国性的博士项目评价,但所用评价指标有明显变化。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的政策演变和指标调整呈现出兼重客观绩效与博士生主体发展的趋势,反映了美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理念变革和价值取向:一方面来自高等教育体系外部的力量和绩效压力持续影响着博士生培养的定位、需求与过程,另一方面博士生培养过程中整体、群体和个体层面上不同主体间的公平性逐渐成为教育质量不可分割的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2.
对荷兰博士生教育的研究显示,科学合理的遴选机制、系统有效的指导训练机制和强有力的物质保障机制构成了荷兰博士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的支撑,其呈现出国际化、分类型培养、AIO制度等特点。荷兰博士生教育改革仍在继续,呈现培养多元化、就业非学术化、组织形式高度国际化等趋势。  相似文献   

13.
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高级人才的素质和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潜力。在博士质量调查工作中发现,目前博士生普通奖学金标准偏低,科研和生活经费来源渠道少,资助体系不健全导致的“贫困”现象.已经成为制约博士质量的瓶颈。必须深入推进博士生培养机制改革,落实以科学研究为导向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不断完善博士生科研和生活的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14.
基于美国、日本以及欧洲部分国家的官方数据,呈现近年发达国家学术型博士毕业生职业多元化发展,尤其是非学术性就业的整体特点和学科差异,分析国外促进博士毕业生职业多元化的教育支持策略。当下中国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博士生教育需培养各行业的高端人才服务于社会发展。面对非学术性就业增长趋势,我国博士生教育改革要持有更具平衡性的观念,继续扩大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丰富学位类别,整合性地考虑学术目标和国家战略、教育和职业、高校和外界的关系,促进博士毕业生职业多元性发展,实现博士生教育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5.
对"美国五年后的社会科学博士"调查的发起原因、调查结果和政策建议进行阐述,并指出其对我国博士生培养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高级人才的素质和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潜力.在博士质量调查工作中发现,目前博士生普通奖学金标准偏低,科研和生活经费来源渠道少,资助体系不健全导致的“贫困“现象已经成为制约博士质量的瓶颈.必须深入推进博士生培养机制改革,落实以科学研究为导向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不断完善博士生科研和生活的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17.
基于美国教育统计中心高校学生资助调查(NPSAS)的结果,对美国各类博士生所获资助的比例、额度、类型、来源等方面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博士生资助体系改革的建议:建立博士生资助需求的动态监控机制;优化博士生资助结构,建立奖励与资助相结合的资助体系;进一步发挥国家助学贷款在博士生资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美国学界关于博士生流失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述评。美国学者研究发现,学科、院系文化环境、经济资助方式、博士项目的培养规模和博士生的非智力因素等是影响美国博士生流失的主要因素,而博士生的人口学特征和学术背景对其是否会流失的影响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博士生培养规模与学术职位的供需失衡,导致各国博士的就业逐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文章以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2005年及以前培养的数学博士为样本,对其就业和职业迁移情况进行了专门分析,以期为我国以数学为代表的基础学科博士生教育的改革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博士生教育规模持续扩张且毕业博士向非学术领域快速溢出的背景下,博士生教育面临学术培养范式与职业路径不匹配的问题,有必要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强化相关的职业发展支持,以促使其在更广泛的社会生产领域发挥知识领导力.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发起的以促进生物医学博士职业发展多元化为主旨的博士生教育实践——科研训练经历拓展计划,其特点在于将博士培养与职业支持手段相融合.本文通过分析该案例的实施路径与特征,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产教研相贯通的博士培养方式、博士生培养实验等方面为我国博士生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