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人教版高二语文第三册教本第八课《词七首》有两处注解不合常理.一是柳永《雨霖铃》中"此去经年"的"经年";二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5 课由五首词组成,分别是:温庭筠的《望江南》、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办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李清照的《武陵春》、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材上它们是按照诗人所处年代排列的,如果照这样的顺序教学,内容就会显得很散乱。在对这五首词进行研究之后,我决定进行整合教学。教学课时为两课时,教学主题是:问君能有几多愁?下面是课堂教学实录。  相似文献   

3.
注释,对学生准确把握句意、全面理解课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遗憾的是人教版高中语(必修)第四册《词两首》里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及《水调歌头·游泳》中的某些必要的注释却给省去了,而已有的某些注释却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4.
中学课本中一共选录了毛泽东同志的四首代表词作:初中有《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和《沁园春·雪》;高中有《沁园春·长沙》和《水调歌头·游泳》。这四首词不仅高瞻远瞩,气势磅礴,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胸襟,而且在修辞艺术  相似文献   

5.
新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课本第3册第12课《词  相似文献   

6.
辛弃疾的《永迂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两首词,已编入我省高中一年级语文补充教材。  相似文献   

7.
人教社新版九年义务教材语文五年制第九册第三组教材,依据修订版《大纲》精神,在原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微调”。编排上仍以训练组为单位,内容包括:导读一课例(课文预习、思考·练习)一读写例话—基础训练(字·词·句、口语交际、阅读、作文、实践活动)。本组课文仍有三篇,主要是围绕“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这一重点训练项目编排的。《古诗两首》、《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讲读课文,而原教材上阅读课文《胡萝卜》换成了《欧阳修追字》,这样更能使学生通过学习,从著名文学家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中受到启发,懂得认真修改自己作文…  相似文献   

8.
[教材简析] 本组有三篇课文:《菩萨蛮·大柏地》《月光曲》《灯光》。前两篇是讲读课文,后一篇是阅读课文。读写例话《分辨事物和联想》是本组读写重点训练项目。 《菩萨蛮·大柏地》是毛泽东同志于1933年重临大柏地时写下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对大柏地景物的描写和对1929年初中国工农红军在大柏地歼灭国民党独立第七师刘士毅部两个团的著名战斗的回忆,展示出一幅经过革命战争洗礼的红色根据地绚丽夺目的画图。从而  相似文献   

9.
新版高中语文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三册第12课是姜夔的词《扬州慢》,词的小序中有“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一语。课下注释说古人常用“禾黍”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笔者认为此处的“禾黍”是对“黍离”典故的误用。  相似文献   

10.
王夫之出生于衡阳回雁峰下,年轻时避乱曾匿于南岳双髻峰,中年有一段相当长时间隐居南岳莲花峰续梦庵(以上据《年谱》),对南岳是深有感情的。他写的南岳题材的诗甚多,词亦有四首,现录三首即《念奴娇·南岳怀古》、《摸鱼儿·雁峰烟雨》、《蝶恋花·岳峰远碧》予以探讨。其中《南岳怀古》一词未标写作年代,就其内容看,有可能是南明败亡时或以后之作。三首词对南岳景观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其中隐含深厚的民族思想意识,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兹分别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南唐后主李煜的绝笔词《虞美人》可以说是千古绝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的第三单元选入了本词。我在教学时发现教材注释对“只是朱颜改”中“朱颜”的解释有失偏颇。教材第61页注释④犤··只是朱颜改犦只是宫女们都老了。朱颜,红颜,少女的代称,这是指南唐旧日的宫女。查《辞海》对“朱颜”一词有这样的解释:1.指女子美好的容颜。①《楚辞·大招》“容则秀雅,··稚朱颜只。”②李白《南都行》“丽华秀玉色,··汝女娇朱颜。”2.指青春壮健的颜色。①李端《长安书事寄卢纶》诗:“··勿以朱颜好,而忘…  相似文献   

12.
易安居士李清照是宋代杰出的女作家。她的词不依傍门户,不蹈袭成格,发挥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在宋代词坛上卓然自成一家,有“易安体”之称,如宋·侯寘《孏窟词》有《眼儿媚·效易安体》词一首,辛弃疾《稼轩词》有《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一首。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云:“两宋词家各有独至处,流派虽分,本原则一;惟方外之葛长庚,闺中之李易安,别于周、秦、姜、史、苏、辛外独树一帜,而亦无害其为佳,可谓难矣。”古往今来的词家对李清照词的论列基夥,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究竟如何看待李清照词的风格和独创性,以及她的理论与创作实践的关系,这就是本文欲陈管见的一个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二册在第一单元的第四课中采用了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这首诗。其中有一句曰:“明明如月,何时可掇?”编者在注释中对“何时可掇”进行了解释,译为:“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掇,拾取。”如此解释,笔者不能苟同。从全诗的结构来看,诗人引用了《诗经》中的三首诗来表现作者渴望招慕贤才之心。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引用了《诗经·郑风·子衿》中的成句,表达了作者对贤才的思慕之情;“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是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成句,表达了诗人礼遇贤才之心;“明明如…  相似文献   

14.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被选入人教社高中课标本《语》必修4。 辛弃疾这首词的写作时间,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厘定于淳熙元年(1174年),理由是:词作“充满牢骚愤激之气,且有‘树犹如此’语,疑非首次官建康时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高中语文课本上有一首毛泽东同志的《水调歌头·游泳》,词中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引自《论语·子罕》,完整的句子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寓意深远,历来  相似文献   

16.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是一首广为流传的佳作。通过对欧阳修的人生经历和对《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一词中优美意象的分析,欣赏这首词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深远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17.
对于这首著名的《长相思·汴水流》一词,历来有多种解释,但都从文本着眼,我认为诠释这首词应该研究它的思想蕴含,要从整体的、全方位的人生角度来研究问题。这首《长相思·汴水流》写的不是表面所见什么女子怀念爱人的,而是作者自己政治上屡受打击、失意彷徨,企盼能得到朝廷的理解,重展报负。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文学史上,宋代以词著称,而苏轼辛弃疾相继冲破了词以婉丽为宗的传统藩篱,开创了一代豪放词风。高中语文第四册选用的《宋词二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清平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正是苏轼、辛弃疾的代表作。根据教材特点和高中二年级实际,着眼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设计以两课时分四步引导学生精读两词并比较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学习精神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的教学实践中 ,笔者努力尝试以研究性学习方式确定学习目标 ,完成学习目标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教学思想与教学设计《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全日制普通高中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中的一首词。第三单元的教学总目标有三点 :一是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并强化他们的审美意识 ;二是把品味诗词意境的过程变为审美方法训练的过程 ;三是使学生养成…  相似文献   

20.
翻开《稼轩长短句》,不难发现,南宋词人辛弃疾对庄子是多么倾慕:“案上数编书,非庄即老”(《感皇恩·读庄子有所思》);“怎得身似庄周,梦中化蝶,花底人间世”(《念奴娇·和赵国兴知录韵》);“谁与齐万物?庄周吾梦见之”(《哨遍·秋水观》)。不仅如此,在一部《稼轩词》中,直接、间接引用《庄子》一书的地方,随处可见,俯拾即是。有许多首词,甚至全部化用《庄子》书中的语育和典故。《稼轩词》与《庄子》,正是体现了文学发展的某种渊源关系,值得一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