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范长江(1909~1970),原文范希天,四川内江人.曾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天津<益世报>撰稿,担任<大公报>记者,代表作有通讯集<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这些通讯真实而生动的记录了历史,为后人赞誉.范长江发起、组织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筹办国闻社,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我党新闻传媒的重要职务,曾任新华社华中总分社社长、<新华日报>(华中版)社长、华中新闻专科学校校长、新华通讯社总编辑、<解放日报>社长、政务院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长、国家科委副主任等要职,在领导岗位上为我党的新闻事业贡献了毕生的智慧.观其一生,不管历史风云如何变幻,范长江始终坚持其新闻操守,信奉其新闻观念,以其笔记其见、述其思,无愧为中国新闻史上杰出的新闻记者.为纪念他,1991年设"范长江新闻奖"作为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全国性高层次奖励.  相似文献   

2.
现在,我国新闻队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新闻前辈相继谢世,一些健在的老新闻工作者有的离退休,有的退居二线;大批年青人加入新闻队伍。长江后浪推前浪,新老交替是历史的必然。如何加强青年一代新闻工作者的培养与提高,保证新闻事业后继有人,乃是当前新闻队伍建设中的头等大事。一批老报人、老广播,为党的新闻事业战斗了几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继承了我党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养成了严谨的工作作风,练就了过硬的采写功底,这是我党新闻事业的宝贵财富,要把这些  相似文献   

3.
范敬宜是我国当代著名报人,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中文系,1951年投身新闻事业,历任《辽宁日报》副总编辑、《经济日报》和《人民日报》总编辑等职,2002年4月被清华大学聘为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从事新闻工作长达半个多世纪,他的新闻作品生动地记录和反映了新中国历史的变动,其中很多评论作品是中国社会特别是农村的真实写照,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改革、社会发展的脉络。在新闻实践中,范敬宜逐步形成了其独特的新闻观。笔者从如何发现和采访新闻、如何写新闻,如何提高记者的素养等方面,把范敬宜的新闻观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牛静 《新闻记者》2004,(6):15-15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孙旭培著的《当代中国新闻改革》和主编的《中国传媒的活动空间》最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两本书是专门研究中国新闻事业改革的姊妹篇。前一部书回顾了中国历史上的几次新闻改革,并集中笔墨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新闻领域的发展变化;后一部书着眼于新闻界现状与未来,从中国加入WTO的角度来论述如何扩展中国传媒的活动空间。《当代中国新闻改革》着重研究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近25年来中国新闻事业改革,包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事业的重大变化,舆论监督的兴起和发展,报业体制和广电体制的改革,报纸业…  相似文献   

5.
唐群 《新闻爱好者》2011,(10):106-108
中央苏区的新闻实践,把发动群众、宣传群众和组织群众作为工作重心,体现了良好的群众性。中央苏区新闻事业的群众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内容上服务群众、报道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办报;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办报。坚持群众性原则,既是当时形势下群众路线的需要,又是符合新闻事业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中央苏区报刊在革命年代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依靠群众办报,为我党的新闻宣传事业积累了宝贵经验,成为我党新闻宣传工作的优良传统之一。  相似文献   

6.
唐群 《新闻爱好者》2011,(5):106-108
中央苏区的新闻实践,把发动群众、宣传群众和组织群众作为工作重心,体现了良好的群众性。中央苏区新闻事业的群众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内容上服务群众、报道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办报;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办报。坚持群众性原则,既是当时形势下群众路线的需要,又是符合新闻事业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中央苏区报刊在革命年代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依靠群众办报,为我党的新闻宣传事业积累了宝贵经验,成为我党新闻宣传工作的优良传统之一。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在新闻事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新闻档案管理是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闻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互联网发展视域下,新闻档案管理工作受到新闻行业的高度重视,各新闻单位积极研究互联网发展视域下,新闻档案管理工作方法,以提高新闻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本文着重分析了互联网发展视域下新闻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必要性,并积极探索了互联网发展视域下新闻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途径,以提高新闻档案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而虚假新闻则是对新闻真实的反动。从我党新闻事业的发展史来看,虚假新闻对于新闻事业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但严重破坏损害了媒体的形象。削弱了新闻的公信力,而且严重破坏影响了党和政府新闻宣传职能的履行。因此,我们要将抵制、防范虚假新闻,作为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从业要求和坚定的职业信念。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我们致书《新闻战线》,向全国各级新闻单位、有关科研和教学部门呼吁:切实加强领导,组织得力人员,抢救我国新闻事业史和党的新闻事业史资料。认真整理和研究中国新闻事业史和我们党的新闻事业史,对于学习和研究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对于学习和研究中共党史,总结我党创办的报刊、广播、电视等项新闻事业的历史经验,对于继承和发扬毛主席、周总理以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培养的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指导现时的新闻工作更好地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有关松本君平<新闻学>的研究目前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本文在槙美贵江研究的基础上,试图有所推进.本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松本君平的生平与著述.我们通过研读东京博文馆藏版<新闻学>,发现中译本正文大约存在750处的翻译问题,并作了简要的举例说明,<新闻学>以新闻事业为论述重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对新闻事业本身也不乏批判精神.<新闻学>出版后,在日中两国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影响,我们认为松本君平的政治新闻学定位,是评价其影响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蒋瑞森 《新闻世界》2013,(3):113-114
《大公报》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在中国新闻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也是目前中国唯一一份历经百年仍在出版的中文报纸。从它诞生到发展,一直所秉持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为我们现今新闻事业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读完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高继辉的新作《珍视理性》一书,感受颇多,其中景主要的一点是:要提升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就必须加速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本书的作者从大学新闻专业毕业,从事新闻工作至今35年的实践和认识正是佐证。新闻业既是一项政治性很强又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要操作好难度较大,不是像有的朋友所认为的那样:“只要有文化,会写文章就行了。”因为新闻与其他学科一样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性,且较为复杂:一是新闻有新闻的规律,新闻工作有新闻工作的规律,新闻事业有新闻事业  相似文献   

13.
新闻宣传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为了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和新闻实践的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我党原有新闻思想中的精髓和优秀理论成果的基础上,认真审视国内外新闻传播大环境,对我国新闻宣传工作的路线、方针做出了一系列意义重大的创新。这些理论创新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添加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晏燕 《新闻传播》2010,(4):23-24
徐宝璜先生是我国最早的新闻学者和新闻教育家,他一生都致力于新闻事业,并提出了许多有影响、有价值的新闻思想,不仅对当时新闻思想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对我们当今的新闻事业也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以徐宝璜先生的《新闻学》著作为例,通过分析他的一些新闻学术思想,并结合目前我国新闻界的状况,以更好地促进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白润生著<中国新闻通史纲要>(下简称<纲要>),论述我国新闻事业迄今为止的历史,并以其发展脉络为基础,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为我国新闻事业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可资借鉴的轨迹.  相似文献   

16.
《新闻前哨》2006,2005(6):15-15
2005卷《中国新闻年鉴》将问世,这是自1982年创刊以来连续出版的第24卷。 这部反映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基本情况的大型资料性、综合性工具书,包括图片、要、法规与件选载、全国新闻事业专项综述、中央主要新闻媒体、社团概况、地方新闻事业概况、新闻工作经验、传媒及受众调查、新闻学论要。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新闻侵权纠纷成为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它深刻地反映了我国新闻体制改革工作过程中新闻自由、舆论监督与公民个人权利的冲突与矛盾.如何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实则关系到我国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和新闻法制的完善.由河北经贸大学田韶华副教授等撰写的<新闻侵权法律制度研究>(已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作为系统研究新闻侵权法律制度的学术性著作,在许多方面都有新的进展,是新闻侵权领域的一部有较高质量的新作.通览全书,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欧阳丽  王坤 《新闻窗》2011,(2):56-57
我党新闻事业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党的工作的开展和对敌斗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建国之初,形成了以《人民日报》、新华通讯社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核心的新闻事业网。新闻事业在经济建设成就报道、抗美援朝报道和重大政治活动宣传报道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在随后的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大跃进”运动中.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十年文革中,  相似文献   

19.
田勤 《图书馆杂志》1998,17(2):50-51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中,周恩来同志是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我党新闻事业的卓越领导人和活动家,他十分关心党的报刊工作,为报刊撰写过大量的文章,精心修改过许多重要新闻文稿,对党的报刊工作实践与理论作过精辟的论述。早在五四运动时期,周恩来是天津地区五四运动的一位卓越领袖,他负责主编了《天津学生联合会  相似文献   

20.
瞿秋白从1919年开始一直奋斗在我党的新闻战线之上。他办报刊、当主编、做采访、写稿件、培养新闻人才,并于这些实践活动中形成了丰富的新闻理念,为我党新闻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基于此,本文阐明了瞿秋白在"五四"时期、旅俄时期、五卅运动前后以及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主要新闻活动,总结了其发挥报刊的宣传功能、倡导新闻工作的群众性、促进党报文风的通俗化等特征,旨在为更好研究瞿秋白的新闻业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