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确立了绝对的霸主地位,这源于以美国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和美元霸权的实现。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对美国霸权和战后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伴随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趋势,当今的国际货币体系呈现出发展的新态势。  相似文献   

2.
贸易立国战略是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法宝,对解决日本资源能源贫乏和国内市场狭小的问题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日本贸易政策的演变,以及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日本出口、进口以及贸易差额的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3.
二战期间,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居世界首位的黄金储备,与英法等国建立起布雷顿森林体系.但该体系自身的缺陷以及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相适应又导致了其最后崩溃。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再次探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由美元危机而引发的这场全球金融风暴,并对应付它方略的寻觅起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考情分析】专题热度:★★★★☆试题难度:★★★☆☆高频考点:十月革命的意义,苏俄(联)经济政策的背景、措施,斯大林模式与工业化,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及影响,罗斯福新政及影响,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福利国家,美苏"冷战",欧洲走向联合,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布雷顿森林体系,欧盟与欧元,北美自由贸易区,经济全球化趋势等。考题类型:所考试题既有选择题,也有材料解析题,尤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多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特点:所考试题多以文字、图片或表格  相似文献   

5.
美元霸权与国际经济秩序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元霸权下的国际经济秩序演变成为当前国际关系的核心。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霸权,而美元霸权的内在矛盾却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牙买加体系时代,美元霸权因路径依赖和相对强势得以继续维持。后金融危机时代,新兴大国经济迅速崛起,美元霸权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元霸权成为美国掠夺他国财富的重要工具,它加剧了全球经济失衡,增加了国际金融风险,制约了国际经济秩序向着有利于全球经济发展的方向演变。因此,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成为当前发展中经济体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6.
2015年12月1日凌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正式将人民币纳入"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作为IMF创设的超主权货币,SDR可理解为对其成员国可自由使用货币的潜在索取权。1969年创设之初,SDR被用于解决"布雷顿森林体系"下黄金和美元两种储备资产不足的问题。"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IMF官方将  相似文献   

7.
何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张志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传统的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持。1944年7月,包括中国在内的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国际金融货币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根...  相似文献   

8.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了解决国际货币体系混乱和战后有关国家复兴经济所需要的大批资金问题,在二战结束前夕的1944年7月1日,美国、英国、中国、荷兰等44个国家的70O多名代表聚集在美国新军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的华盛顿山大旅社,参加国际货币金融会议,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9.
1999年 1月 1日 ,欧元正式启动 ,并于 1月 4日入市。作为欧洲单一货币和国际货币体系内惟一能与美元抗衡的货币 ,它是欧盟实施其 1991年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迈向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步骤 ,体现了欧盟 15国实现欧洲单一货币体系的决心 ,标志着国际货币体系开始从一极走向多极。欧元前的美元———布雷顿森林体系虽已成为历史 ,但它推动了国际金融的发展 ,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曾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美国就企图取代英国 ,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二战后 ,各国实力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0.
美元长期疲软的原因及其影响钱建娣二次大战后,美元处于等同于黄金的地位,35美元兑换1盎斯黄金的官价一直维持到1971年;各国货币都以美元为中心实行固定汇率制;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就是建立在美元基础之上的.1973年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的崩溃,标志...  相似文献   

11.
布雷顿森林体系奠定了美元霸权的基石,而没有霸权并美元随布雷顿森林体系本身的瓦解而告终,反而使得美元霸权地位得以强化与延续,美国毫不负责的尽享美元霸权带来的收益——低储蓄率、高消费率,低利率、低通胀率与高经济增长率并存。美元霸权下的国际金融秩序在极力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和霸权利益的同时,也把美元霸权推上了断头台。这也向我们共和国发出了一份邀请。面对这份邀请,中国应在人民币国际化目标的指引下,认真做好"对外"、"对内"两门功课,养精蓄锐、厚积薄发,努力绘制一幅崭新的世界经济版图。  相似文献   

12.
张书林 《历史学习》2003,(11):29-29
有这样一道题:导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瓦解的直接原因是A.日本经济腾飞B.欧共体的成立C.197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D.美国经济进入“滞胀”(见优化设计世界史下册51页第3题)很多资料都有这道题,只是选项略有不同罢了,答案都是C或者与C相类似的说法。这其实是一个误解。众所周知,资本主义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建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初期美国工业生产、黄金外汇储备各约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二左右的基础之上的。随着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西欧、日本经济的腾飞,美国工业生产和黄金外汇储备在世界总量中的…  相似文献   

13.
<正>四十年来,在现代科技革命的直接影响下,战后世界经济获得了空前的跃进。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日本已从废墟上一跃而为“经济大国”,美国却从金元王国的宝座上跌为一个最大的债务国,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瓦解,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一个从高速增长到“停滞膨胀”的起伏变化(大致以七十年代初期为界);在另一方面,从中国和东南欧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到其他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逐步建立起来。一方面,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掌握了国际金融控制权。另一方面,又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二战后,世界经济中出现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集团是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这说明,在共同的机遇和利益的驱动下,地理位置相近、政治意愿趋同,但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组成区域性经济集团不仅有可能,而且还有一定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的国际金融体系中,美元仍稳稳地坐在头把交椅上,美元霸主地位的形成既有政治经济原因,也有历史传统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大发了战争横财,一跃而成为世界超级经济强国。在美国的主导下,联合国44个会员国的代表,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签署了《布雷顿森林协定》。次年12月协定正式生效,从此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其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实行两个挂钩,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和其它货币与美元挂钩;二是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当时确定的美元价格为1盎司(28.35克)…  相似文献   

16.
何涛 《历史学习》2003,(11):28-28
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第26题: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霸·主地位发生动摇的表现不包括A.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B.美国开始改变战后初期对苏全面强硬政策C.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D.日本、西欧成为强大竞争对手正确答案为B。但是,今年我校及安庆市其他同级学校的考生,大多数都选了A。学生们感到不解,有的甚至怀疑是不是答案印错了,或者是题目设计有问题。是A还是B,下面作一分析。首先,C项和D项可以肯定地排除。因为新、老教材都有清晰明确的阐述。再看选项A,结合有关联合国的知识,通过分析应该有如下认识:联合…  相似文献   

17.
一、明确考纲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2.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二、2013年高考预测全球化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从高考历史考试不回避热点、以问题为中心的命题特点看,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经济的全球化将越来越成为2010年高考历史命题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集中体现在美国的全球称霸战略中。但如果仅仅局限于对美国霸道、强权的揭露 ,还无法充分地说明在当今国际关系民主化浪潮中不少国家仍认可或追随美国霸权的原因。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冷战时期与后冷战时期两个阶段。冷战年代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内容是遏制苏联和所谓共产主义的全球扩张。其中 ,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和越南战争的失败为转折点 ,前期的对外战略具有明显的进攻性与扩张性 ,后期以势力收缩和对苏缓和为基调。布什政府和克林顿政府先后提出了冷战后美国的全球…  相似文献   

19.
主要国家货币国际化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发生了变化。日元不断升值导致其大幅度贬值,国际化未取得长足进展。德国在经济增长和马克升值的黄金期,输出等值681亿美元的马克,使马克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要谨慎选择其路径,尽量降低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加强区域金融合作,保持人民币价值的基本稳定,通过贸易、投资和借贷等多个渠道推进人民币的流出。  相似文献   

20.
当代国际金融体系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今的国际金融体系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逐渐形成的。其不合理性主要表现在危脆弱的国际货币制度、狭隘的国际金融霸权和国际金融资本无序流动等三个方面。脆弱的国际货币制度和狭隘的金融霸权是国际金融体系无序性的主要表现,也是当代国际金融体系持续动荡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