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杀秋大戏     
秋庄稼是个急性子,前脚踩着后脚,"啪啪啪"一阵,就全都成熟了。练习"啪"这个发声的,到底有哪些秋庄稼呢?第一是芝麻,毒太阳一晒时间长了,那些芝麻梭子就晒得咧嘴傻笑,嘴都合不上的工夫,"啪",梭子里的芝麻就晒爆炸了;第二是黄豆子,项城农村的那种珍珠黄,晒久了,"啪",豆荚里的东西就都爆炸  相似文献   

2.
赵兵兵 《辽宁教育》2013,(4X):76-77
<正>2009年初,我校开始进行"小班化"研究,对我而言,"小班化"这个名词是陌生的。从毕业以来,我教的都是大班,从教十多年来,我习惯了面对一片"黑压压"的脑袋讲演,习惯了在好学生的准确回答中陶醉,习惯了在成堆的作业本中耕耘。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我认识了一个崭新的名词——"小班化教育"。班额的改变,带来的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教师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的改变。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固有的思想观念,重新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一向要强的我陷入了迷惘和慌张。时间不允许我犹豫,我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学校学习和实践"小班化教育"的洪流中。一、学习"小班化教育"理论,树立"小班化教育"观念什么是"小班化教育"?如何开展"小班化教育"?这是我最想弄清楚的两个问题。刚开始,我觉得小班化教育就是人数少了,桌椅摆放变化了,教室的环境美了。经历了多少次的培训交流,多少次的专业引领,多少次的思想碰撞,多少次的反复实践,多少次的课堂观察后,我渐渐明白,小班化教育不仅仅是我最初所想的那样,而是在教学上更加强调关注每一个。我开始改变,改变自己的备课、教学,让自己更深入地读懂学生,改变自己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说说"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晒客"可谓是眼下网络中最新潮时尚的"身份"了.2006年12月1日,"晒客中国"诞生了,这将是继博客、播客、换客、彩客后又一新兴部落."晒客",译自英文share,"晒"古有晒书,现在引申为"显摆",现在意指在网络上与网友分享自己的资源,包括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生活方式等等,这群人被成为晒客.  相似文献   

4.
儿子的遗产     
索尔德·奥弗拉斯是那个教区最富有和最有影响力的人,瘦高的个子,为人诚实可靠。一天,索尔德走进牧师的书房。"我有儿子啦!"他兴奋地说,"我想把他带来接受洗礼。""想给他取什么名字?""芬恩——沿用我父亲的名字。""就选择下星期六,中午12点。还有别的事吗?"牧师问。"没什么。"索尔德卷起帽子,好像要准备离开。这时候,牧师站了起来,严肃地看着他的眼睛:"上帝祝愿这个孩子会给你带来幸福。"  相似文献   

5.
大嘴有话说:春节到了,美食当前,"创粉"们可不要只顾着吃,厉行节约和锻炼身体更重要呢!此外,别忘了为爸爸妈妈分担一点家务哦!现在,全国都在提倡"光盘行动",人们纷纷响应,不挑食、不浪费食物。这一天,班主任周老师在早餐时间向我们宣布:"为了响应习主席的号召,我们今天也进行一次‘光盘行动’,同学们能吃多少就盛多少,不能有一点浪费!"我一听,心里不由得咯噔了一下:学校的早餐跟爷爷奶奶烹饪的美味佳肴比起来差远了,每次我都是勉强吃了几口,就将剩下的倒进泔水桶里,这下可怎么办?  相似文献   

6.
1.引入法采用适当的引语导入新课,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例如,有一次上课时,班长喊了"起立"之后,部分学生还在交头接耳,甚至打闹,我就学着体育老师喊口令的样子喊道,"向前看"!同时举起了手中的《钳工工艺学》课本.接着我问,"同学们有谁知道,一根头发丝有几毫米"?看到学生中无人应答,我拿出一把干分尺说,"今天我们就用它来测量一下,那么如何进行呢"?这时,学生的注意力立即转移到课堂上来了.  相似文献   

7.
读者驿站     
之一:晒书拾趣与《聊斋志异》的作者清初文学家蒲松龄同时代的人中有个叫洪家军的人。他当了大官后,家中藏书万卷,平时却很少读书,但又偏爱卖弄,经常吩咐家人把书搬出来在人家门口晾晒。有一次碰上蒲松龄路过此地,看到洪家军又在得意洋洋地指挥着家丁晒书,便想逗一逗他,让其出丑,蒲松龄想了想,就脱下上衣躺在洪家门前的上马石上,闭起眼睛晒起太阳来,洪家军感到奇怪,大热天的蒲松龄不怕晒出病来!于是,他走过去关心似的询问躺在石板上做什么,蒲松龄眼也不睁回答说是: “晒书”,洪家军更觉奇怪,问晒的书何处,到底有多少?蒲松龄这才拍着肚皮说我的书都装在这里,有多少我也记不清楚啦,洪家军一听,猛然醒悟到蒲松龄是故意在嘲弄他不读书,只好羞愧地走了,从此不敢在门前晒书。却留下了一段趣事。  相似文献   

8.
拉勾上吊     
捉弄牧师有一位牧师在讲坛上说教,马克·吐温讨厌极了,有心要和他开一个玩笑。"牧师先生,你的讲词实在妙得很,只不过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见过。你说的每一个字都在上面。"那牧师听了后不高兴的回答说:"我的讲词绝非抄袭!"  相似文献   

9.
甲:嘀嘀嗒……太阳晒到屁股啦!该起床喽!乙:这是怎么回事?甲:唔,我还没睡够呢!呼……乙:我明白了,是你家人在喊你起床哩!甲:那是我家的"司号员",就是我那和蔼可亲的爷爷在喊我。乙:你家还有"司号员"?  相似文献   

10.
幽默细菌     
《同学》2003,(6)
麻醉病人进牙医诊所开始猛掏腰包.牙医:“你不用先付钱。”病人:“我不是要先付钱.而是想在你给我麻醉前,算清我钱包里有多少钱。”牧师的总部空中小姐在飞机上递了一杯酒给牧师。“现在离地面多高?”牧师问。“二万英尺”“我看我还是不喝的好……因为这儿离我们总部太近了。”  相似文献   

11.
<正>在教授《地球上的王家庄》一文时,很多学生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文中究竟谁是"神经病"?或曰:此文读不懂,莫名其妙,神经病也;或曰:"我"是神经病,因为我总是数不清有多少只鸭子,文中结尾也明确说我成了"神经病";也有的认为"父亲"是神经病,因为父亲总是表现出与王家庄人不同的面貌,王家庄人也如此称呼他。更多人在主旋律的解读模式下,"睿智"地认为"王家庄人"才是神经病,那么,究竟该怎么理解?一、以文本细节深入寻因由文本解读立足文字细节,这是阅读的基本素养。然  相似文献   

12.
五、我被上帝强迫"救赎"了虽然我的生活近乎快乐幸福,但也有小的摩擦时时刻刻不断发生。面对并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我交换学习中的一大挑战。这天一放学,牧师就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关起门,一副神秘的样子:"大为,你相信上帝的存在吗?"我支支吾吾,不知道该怎样回答。牧师说:"我不是强迫你相信,你有你自己的观点,相信和不相信是你自己的选择,我不会过多干涉。""我觉得我相信科学。"我回答说。"没错,我们也是相信科学的。但是你想一想,是上帝创造了这一切,自然他也就赋予了人类探究科学的力  相似文献   

13.
一个学生走近老师,问道:"老师,一个人应有多少朋友——一个还是好多?""一切都很简单,"老师答道,"你瞧,最高的那根树枝上结了个红苹果,你这就去把它摘下来吧。"学生仰头看了看,而后回答说:"可这苹果高挂枝头,老师!我够不着呀。""你去招呼个朋友,让他来帮你。"老师答道。这学生唤来另一名学生,然后站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优质学校?我没有研究。我心目中的一所小学是否可以看作"学校优质教育"的一种实践模式?或者能否称得上是"优质学校"?我要说的是江苏省的东洲小学。东小有一种魅力一般说,"名牌学校"的特征之一,大多是有自己悠久的传统和文化。如果用这一点  相似文献   

15.
正我是一名草根教师,每天上班下班,一日三餐;工资不高,两千多元;孩子上学,柴米油盐;没有汽车,房子三间;生活清贫,心情坦然。我没有的很多,但有的只是一项,就是有点成就感。我的成就感不是有多少学生考上名牌大学,不是学生考了拔尖的分数,不是自己分了多少奖金,不是评上什么劳模奖励,而是日常生活中师生交往的点点滴滴。现在我就"晒"一下我的"成就"。我20年前的学生现在和我称兄道  相似文献   

16.
晒书     
像《西游记》里晒(shai)经书一样,我们也晒了一回教科书。昨天晚上下大雨,今天一大早我到学校一看,惨(can)了——教室的窗户忘了关,雨水飘了进去。我的座位靠着窗户,摆(bai)在桌上的课本全被淋湿(lin shi)了,不过,"倒霉(mei)蛋"可不只我一个,全班有七八个同学都是"受难者"。你听,"我的书,老天爷……"教室里一片混乱(hun luan),"嗨,怕什么  相似文献   

17.
吃臭豆腐     
年总有值得留念的事情.(这句话似离题太远,而且与下一句也缺少内在的关系.)今年我破例尝了一回我平日最厌恶的食物臭豆腐.啊,就这一回,真让我难以忘怀!臭豆腐,"臭"是一大特点.过去我闻到它的味道,便要远远地躲开,因为它的确"臭不可闻".……  相似文献   

18.
《平凡世界的卓越人生》一书中,牧师罗伯特·H·舒勒写道:"多年来,我反复向听众宣讲:任何傻瓜都能数出一个苹果里有多少粒种子,然而只有神才知晓一粒种子里面有多少个苹果。"作为舒勒先生的一名听众,农场主安斯利·米勒对这句话深有体会,他给舒勒先生寄去了一封夹有一粒大豆种子的信。  相似文献   

19.
曾听过这样一节公开课:执教的老师非常善于赞美,"真棒"、"棒极了"等赞美之词不绝于耳,一节课下来,光"家"就封了几十个,什么"小作家"、"小演讲家"、"小科学家",等等.如此频繁地、廉价地赞美让我想起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起初,他认为牧师讲得很好,深受感动,准备捐款.过了十分钟,演讲还没讲完,他变得不耐烦了,只想捐一点钱.  相似文献   

20.
(背景大屏幕动态演示故事情节开题)有一天,一个牧师正在准备讲道的稿子,他的小儿子却在一边吵闹不休.牧师无奈,便随手拾起一本旧杂志,把夹在里面的一幅世界地图扯成碎片,丢在地上,说道:"小约翰,如果你能拼好这张地图,我就奖励你."牧师以为这样会使小约翰花费上午的大部分时间,不会再来影响他的工作.但是没有10分钟,儿子就来敲他的房门.牧师看到小约翰手里拿着拼好的地图,感到十分惊奇:"孩子,你是怎么拼好的?"小约翰说:"这很容易,在另一面有一个人的照片,我就把这个人的照片拼到一起,然后把它翻过来.我想如果这个人是正确的,那么,这幅世界地图也就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