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篇文章首先对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的施工原理进行概述,从开挖方法、隧道支护、辅助施工三个方面,对浅埋深挖施工技术进行解析,并结合浅埋暗挖隧道施工造成地表沉降的影响因素,提出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地面沉降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大量的劳动力涌入城市,给我国城市的交通运输带来了巨大压力。为了缓解城市的交通运输压力,浅埋隧道工程开始纳入到我国城市的施工建设当中。但是,隧道施工必然扰动地层,从而造成相应的地层变形,并进一步对城市建筑物以及地下管线等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我们要对浅埋隧道的沉降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实际理论总结出相应的浅埋隧道施工所引发的地层变形规律,从而制定有效的措施,保证城市浅埋隧道工程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3.
周山隧道为双向六车道分离式结构型式,最大埋深70 m。隧道工程区为黄土地层,隧道出口段70m范围埋深在5-18m,属超浅埋黄土隧道。隧道开挖跨度达16.12 m,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坍塌并波及地表。洞口段采用大管棚进行超前支护,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及时形成封闭结构。施工效果表明,所采用施工方案能够有效控制地层变形,保证超浅埋段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4.
以厦门东通道(翔安隧道)右行车主洞陆域浅埋段为施工背景,对浅埋暗挖大跨度隧道常用的两种施工方法在强风化地层中的运用进行详细阐述,分析两种工法的适用条件及其优劣,为相关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厦门翔安隧道是目前世界上断面最大的海底隧道,其陆域段埋深极浅,有众多地表构造物,施工中采用双侧壁法,加强超前支护,根据洞内外监控量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使隧道顺利安全地渡过陆域浅埋段.  相似文献   

6.
《滁州学院学报》2020,(2):23-26
针对贵州某高速公路隧道左洞在开挖进程中出现的塌方冒顶事故,提出了岩溶区隧道浅埋段塌方的治理方案,根据该隧道左洞进口段处于岩溶区,且属于隧道浅埋段的地质条件,对引起塌方灾害的致灾诱因进行了深入探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对比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隧道塌方冒顶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岩溶浅埋隧的致灾诱因有软弱围岩体、丰富的地表水水量以及对岩溶区认识不足的工程因素等,其中隧道周围存在溶洞和施工开挖掘进是主要诱因,溶洞所在断面的应力释放主要发生在开挖瞬间。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托长沙西北下行联络线罗家一号隧道下穿新建杭长正线曾家岭一号隧道为工程背景,运用理论分析及数值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浅埋条件下超近距离立体交叉隧道施工力学行为及施工对策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以位移与衬砌应力增量控制为准则的浅埋条件下超近距离立体交叉隧道近接施工的影响分区标准,确定了浅埋条件下超近距离立体交叉隧道近接施工的影响分区标准,即强影响区、弱影响区以及无影响区,找出了近接施工过程中控制的关键环节,进一步指导了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8.
厦门翔安隧道,是中国大陆地区第一条大断面的海底隧道,其陆域段埋深极浅,需下穿一条省道,地表建有众多构造物,施工中采用CRD工法,使隧道顺利安全地渡过陆域浅埋段.目前,海域段软弱围段正应用本工法施工.对陆域段浅埋暗挖段CRD工法,在全强风化地层中的运用进行详细阐述,为相关工程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浅埋偏压等典型问题是黄土隧道施工过程中常见难题,本文以米拉湾隧道为研究背景,通过采用预加固桩提前加固山体,多种超前支护措施,施工加强围岩监测等多种综合施工方法的综合应用,有效的控制了米拉湾隧道浅埋段的过量变形。施工全程的围岩监测数据表明该方案切实可行,能够达到预期施工效果,可在同类型黄土隧道施工过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三南铁路温泉隧道下穿綦万高速公路,以此提出超浅埋隧道安全施工技术,即在隧道下穿施工前,采取大管棚超前支护,隧道下穿时洞身采用三台阶七步预留核心土弧形法机械开挖、利用满铺钢栈桥加强高速公路路面防护,同时根据路面下沉监测及洞内监控量测反馈信息指导施工,并采取限速、封闭施工区域行车道等交通管制措施,实现超浅埋隧道安全穿越既有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11.
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基于二维地层-结构法计算分析了不同埋深下衬砌背后拱脚空洞对隧道结构安全性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拱脚空洞的存在,浅埋隧道水平和竖向位移近似对称分布,最大位移位于拱腰位置;深埋隧道最大位移位于空洞位置.衬砌背后围压与隧道埋深呈反比关系,当埋深大于300 m后,其值稳定在初始围岩压力的12%左右.随着埋...  相似文献   

12.
以莞惠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工程GZH-13标城市地下浅埋暗挖隧道为工程背景,对浅埋暗挖法施工设计进行分析,提出优化方案,并介绍具体的施工措施,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地下工程的开挖即隧道开挖,会经常出现坍塌现象.其主要原因有在隧道开挖过程中破坏了原有土体的平衡及土质自然密度不足.隧道施工根据埋深情况的不同,采用的处理方法也不同.浅埋隧道坍塌的处理方法可以采用盖挖法和压浆法.深埋隧道坍塌的处理方法可以采用移动支架法和超前压浆法.  相似文献   

14.
地下工程的开挖即隧道开挖,会经常出现坍塌现象。其主要原因有在隧道开挖过程中破坏了原有土体的平衡及土质自然密度不足。隧道施工根据埋深情况的不同,采用的处理方法也不同。浅埋隧道坍塌的处理方法可以采用盖挖法和压浆法。深埋隧道坍塌的处理方法可以采用移动支架法和超前压浆法。  相似文献   

15.
双连拱隧道施工工序复杂,致使围岩应力发生多次重新分布。尤其在浅埋、偏压情况下,如果施工工序不合理,必然导致衬砌裂缝的出现。以铜黄高速公路汤屯段富溪隧道为背景,指出偏压荷载、地下水和不合理的施工工序是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根据不同成因,分别采用设置挡土墙、地表排水、注浆加固、先施工浅埋侧等方法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6.
新建贵广铁路双界顶隧道全长4476米,隧道进口向出口方向设计为8.86‰单面下坡,进口段位于浅埋偏压地段,洞身穿越花岗岩全风化层,全风化层多呈砂土状,围岩富水.因围岩沉降收敛,施工过程中隧道正洞部分地段结构发生较大变形.本文介绍了在这种复杂地质条件下,通过围岩监控量测配合系统支护,合理调整支护参数及施工方法,并在工艺上加以细化,总结出了该类地段的施工方法,对同条件下浅埋偏压富水软岩地段的隧道施工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开裂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连拱隧道施工工序复杂,致使围岩应力发生多次重新分布.尤其在浅埋、偏压情况下,如果施工工序不合理,必然导致衬砌裂缝的出现.以铜黄高速公路汤屯段富溪隧道为背景,指出偏压荷载、地下水和不合理的施工工序是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根据不同成因,分别采用设置挡土墙、地表排水、注浆加固、先施工浅埋侧等方法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介绍了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中超前支护及预加固施工要求,包括超前支护要求以及注浆要求,其次分析了施工技术中隧道开挖方法以及监控量测,最后提出了隧道防排水的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以新建铁路云桂线云南段YGZQ-6标新发一号隧道为例,结合该隧道浅埋、偏压、膨胀土施工难度大等特点,详细介绍CRD法在膨胀土隧道中的主要施工工艺、控制要点和安全保证措施,为膨胀土隧道提供技术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监控量测是新奥法施工理念三大支柱之一,对翔安隧道陆域浅埋段洞内外监控量测回归分析,及时应用其成果调整相关施工参数,使隧道顺利安全地渡过该地质不良地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