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以传播知识、创造文明而存在的高等学校的现代职能集中体现在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个方面,而依附于高等学校的学报尤其体现出这种综合职能的特性.发挥高校学报报的综合职能与学报编辑人员的素质有着不可分开的关系.学报编辑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报水平的高低、质量的好坏.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报的综合职能,学报编辑必须强化主体意识、读者意识、政治素质和法律意识、创新意识和策划意识等"五种意识".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等学校学报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其潜在和显在的效益均呈现出特殊的综合性。这一模式历久不衰的原因在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综合特质与现实社会经济和管理制度的多重关联。作为高校社会职能表现方式的学报的效益,历来是具体高校的学术与科研实力的综合反映,新世纪学报综合效益理想状态的主控方向,在于以科教兴国战略为指导,把握信息联动与共享的时代特征,以学术积累促进知识创新,实现编辑工作对高校整体学术科研质量的提升与推动。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加入WTO、期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高校学报实施品牌战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扩大社会影响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使品牌战略得以实施,必须改革目前的管理体制,变手工作坊式的生产为现代化大生产,全面提升学术质量;必须正确理解办刊宗旨,切实将为社会服务作为学报的使命与职责,充分发挥学报在高校教学科研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必须全面提高编辑素质,尤其应注重选题策划与决策能力、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的养成,大力彰显学报的个性与特色。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报的职能及其传播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高校学报的职能,即高校学报是学术信息的传播器;是发现、扶持、培养人才的园地;是传播创新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器.提出了拓展高校学报的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西方文化差异中的大学社会服务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产生有着其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它最初的含义是大学从为宗教服务转变为为世俗社会服务;而中国的传统主流文化一直是"入世"的文化,中国的教育本来就是现实社会的一部分.我们所理解的美国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更多的是为经济服务,这其实是一种中西文化差异下的误读.为社会服务是每个社会组织的责任,大学为社会服务的最有效方式就是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这是由其组织特征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侯俊晖在《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撰文指出,高校是高层次人才聚集的地方,作为高校学报编辑,必须努力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要在自己的本专业下功夫,做学者型编辑。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专家、学者们的理解和尊重,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一)广博的知识面。高校学报编辑由于编制所限,一般一个编辑要承担几个栏目甚至几门学科的审稿编辑任务,这就要求高校学报编辑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能熟悉几门学科的基本原理,避免说外行话,做外行事。(二)精通编辑学知识。编辑学是高校学报编辑的专业知识,学报编辑在工作中一定要加强业务学习,精通编辑学,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做编辑行家。[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学报在新建高校学科建设中的职能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科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报与学科建设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本文结合实际分析了高校学报在学科建设中的职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高校职能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历程,从最初的单一教学职能到现在的职能多元化.创业型大学的产生正是这种认识发展变化的产物,而威斯康星思想的产生,促进了创业型大学的形成.本文试图分析高校职能观对现代大学发展方向的影响,了解美国的创业型大学,理清为社会服务高校职能对美国创业型大学的影响,期待为我国的高校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9.
章探索高校学报的发展,研究学报的特色,针对学报是展示本学校教学水平,学术水平以及科研成果的窗口,提出编辑应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的最新成果为己任,要在善于发现现在的作品的同时,还要善于发现未来的作品;在处理好内向性与外向性,高校性与社会性的关系,研究如何发现年轻作,培养年轻作队伍以及如何培养新的读群;研究如何尊重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和教学水平的再提高;特别要注重,以高质量和显示地方性大学学报的优势来形成自己的个性和特色,从而提高学报的品味和格调,这样学报才有生命力,学报才有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学学报特色论”不应否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刊的属性、编辑工作的规律决定"大学学报特色论"应该成立。大学学报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大学学报特色论"是学报同仁思索办刊方略的外化。从理论和现实来看,"大学学报特色论"不应轻易否定。  相似文献   

11.
高校文科学报审稿机制的科学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稿不力是导致当前高校文科学报质量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保证和提高高校文科学报质量,抵制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就必须从强化学报编辑对"三审制"的认识、建立以编辑为主导的审稿决策机制、实行学科专家复审和专职主编终审、建立审稿专家数据库、实行专家匿名审稿、缩短审稿时滞、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甄别稿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审稿制度,使审稿机制科学化。  相似文献   

12.
如何评价学报质量,是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学报质量包括外在质量和内在质量,其核心是内在质量,关键在于评价标准。同属学报客观上存在地域上的差别以及隶属关系、内容、形式、受众面的不同,使用同样的评价标准,其公平、公正将受到怀疑。学报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不论其进入哪种检索系统,相互之间并不具备质量评价的功能,更不具备对作者文稿质量以及作者本人的评价。作者文稿是学报质量的主体,但任何学报的刊载或转载表现为文化知识的传播与再传播,对作者文稿质量毫无提升的意义。现行的评价方式,对究竟是作者文稿质量决定学报质量,还是学报质量决定文稿质量,多少有些模糊,导致学报质量的评价进入误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国内外高校期刊的出版现状,阐释我国高校学报采取开放存取出版的方式,并指出我国高校学报采用开放存取模式应注意的几个方面。以期高校学报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术期刊在公共利益方面的效能。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校学报网络电子版可行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校学报目前实行规模狭小的办刊方式、自我封闭的管理模式以及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优势。组建高校学报集团,开发中国高校学报的网络电子版,有利于充分发挥高校在学术科研上的资源优势,通过互联网来拓展学报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生存空间,取得在知识传播、创新和产品经营中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5.
分析高校学报差错的类型,介绍高校学报校对的基本方法,总结高校学报文字出错的规律,认为"了解高校学报差错的类型、熟悉高校学报校对的基本方法、掌握高校学报文字出错的规律"是提高高校学报编校质量的3个最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报作为新闻出版业的一部分,具有双重性,它既是一种事业,又是一种产品.现阶段高校学报不可能作为完全的经营性企业进行完全的市场化经营,也不会像党报和党刊一样永远作为公益性事业享受财政补贴.高校学报要提高自身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除要提高办刊质量,扩大读者群外,还必须根据变化了的教育市场需求,组建高校学报产业链,进行联合办刊、分层管理.  相似文献   

17.
林锋 《许昌学院学报》2005,24(5):154-156
通过对高校学报发表的论文中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翻译、中图分类号和参考文献等5个项目执行《CAJ—CD规范》的调查,结果表明: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的规范化情况很差,英文翻译、中图分类号和参考文献的规范化情况相对较好,办刊时间较长的本科学报规范化情况比办刊时间较短的本科学报和专科学报好,高校学报整体规范化情况不理想.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学报编排的规范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功能是指某一事物所发挥的有利和不利作用或效能。高校学报最基本的功能是反映本校最高的科研成果、并具有理论教育、学术研究、信息交流和人才培养等功能。学报的负功能主要表现为:学报作者和读者的有限性;学报稿件采录范围的有限性;学报特色的有限性和学报经济效益的有限性。我们学报编辑的责任,就是要充分发挥学报的正功能,尽量避免和减少学报的负功能,使学报能最大限度地为科学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19.
分析高校学报目前的发展现状,分析目前科技期刊评价体系对综合性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版发展的不利因素,对其发展途径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希望通过相关的探索,发现高校学报发展的途径,推动综合性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