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节奏加快、生活闲暇减少,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对媒体上的每一条新闻都从头到尾地阅读,而是先看新闻的标题,标题有吸引力,读者就会往下看,反之则弃之一边.这就是"读题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新闻媒体要想赢得读者,就必须在标题制作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商业利益在操纵内容的时代。一方面,我们有太多的内容要看,看都看不完,而一方面,内容的深度、人文精神极度缺席,媒体的看法变得短视而浅薄。然而,这又是一个孕育着变革的时代。  相似文献   

3.
我们生活在一个经济至上的时代.从世界看,各国政府纷纷将GDP增长率、失业率、本国货币坚挺作为目标,竭尽全力实现;从国内看,股市、楼市,几乎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不是套在股市,就是在炒房子,闲着的人几乎成了稀有品种.因此,在经济至上的年代,大多数公民都非常关注股市、楼市行情的走势与变化.  相似文献   

4.
我们生活在一个娱乐化的时代,娱乐化时代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是看你有没有"娱乐精神".那什么是娱乐精神呢? 笔者认为,首先,"娱乐精神"是一种"玩得起"的精神.这好比两个人,一个高高在上,一个卑躬屈膝,他们肯定玩不到一块儿、玩不起.要玩得起,只能是平等的.当然,这里说的是相对平等.  相似文献   

5.
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电视竞争"的时代.不是我要看电视片,而是我要看"好的"电视片.有人形象地把这描述为:今天的电视观众就是一群手拿遥控的人--更换频道,随时随地,任由我心.  相似文献   

6.
21世纪的最开始是一个文化转折时期,从一个电讯时代转到信息时代,是一个文化大规模改变的时代。文化显然是要向一个新的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就不能容许西方中心论独霸天下。我们解决文学、哲学、历史问题都应有大家的声音,有多元文化的声音。解决一个文学问题,也应该看一看中国人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过去的中国人怎么看,现在的中国人怎么看。我们有了这样一套书,就有了一个基础,他们在解决所有有关世界文化的问题的时候,要参阅一下中国人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所以,这套书非常及时。   同时, 21世纪一个最大的斗争…  相似文献   

7.
张秋 《编辑学刊》2012,(4):51-55
中国的电影刊物,大约可以分为两个时代:一个是《大众电影》时代,另一个是《看电影》时代。《看电影》将"迷影"的能量转换为"迷刊"。它给读者制造的阅读狂欢,和观众坐在影院里的观影感受互为呼应。"《看电影》模式"的核心可以归纳为两个字:激情。  相似文献   

8.
迪士尼作为世界娱乐巨头,其制作的动画电影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也刻画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女性形象.从《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到最近上映的真人版《美女与野兽》,迪士尼的动画电影中女性形象生动而鲜明.本文通过对迪士尼电影女性经典形象的分析,看20世纪以来,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渠道霸权"时代的终结--兼论未来传媒竞争的新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在回想起来,我们曾经历过何等"美好"的时代啊:只要拥有一个传播渠道(无论是一个频道、频率还是一张报纸或者一本杂志等),我们就几乎拥有了阿拉丁神灯似的魅力--要社会效果有社会效果,要经济回报有经济回报.用今天的眼光看,那时的一切都那么地轻松和简单.只可惜"初恋时我们不懂得爱情",那时我们不谙市场为何物.在那个传播渠道短缺的时代,谁拥有了渠道这样一种稀缺资源,谁就拥有传播市场的霸权地位.  相似文献   

10.
王卿 《青年记者》2016,(6):70-71
《互联网时代》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解析互联网的纪录片,在央视财经频道播出之后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在《互联网时代》中,科技性、专业性的材料居多,如何让受众不感到枯燥高深,产生继续看下去的冲动?选择一个有价值并且能引发受众好奇心的题材只是吸引观众的前提,在主题内容确定的情况下,要把主题表达得更加吸引人、打动人,叙事技巧的运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从2009年到2011年,北京晚报每年都创作年度大型特刊,连续获得巨大成功,上至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下到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从北京新闻媒体业界、相关行业知名人士,到北京晚报百万普通读者,嘉奖纷至,好评沓来.无论从创作规模上看,还是从读者反响上看,抑或是从获得奖项上看,《国家》、《梦幻》、《江山》这三大特刊,都无愧于一个名称:北京晚报年度特刊.而这三大年度特刊的成功,意味着传统报纸探索出了在新媒体时代的生存之道:故事为王.  相似文献   

12.
一、"青春"的烦恼 作为一个概念并不明确的文学类别,诞生于20世纪的中国青春文学是一种文学样态的宽泛性描述.在百年中国文学史的每一个具体时段划分中,青春文学都呈现出了当下的时代氛围,从内涵上看往往侧重描述青年主人公在社会变迁中的成长和挣扎,抒发鲜明的情感和个性特征,倾向于呈现个人叙事和反抗.也就是说,20世纪以来的中国青春文学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考察时代主题和审美需求最直接的渠道,在艺术手法上往往也展现出超前性和引导性.  相似文献   

13.
江苏电视台的<非诚勿扰>因为契舍了剩男剩女时代、爱情速食年代、看与被看时代,因此成为当下最为火爆的电视栏目之一.它因为打破平衡的叙事技巧、悬疑手法的运用、程式化的包装技巧而显得标新立异.而由它引起的各种争议,我们应当辩证看待.  相似文献   

14.
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发展,涌现了大量的自媒体人,他们依靠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吸引粉丝和流量,实现变现.然而,在如今风云变幻的互联网时代,仅仅以文字等内容实现变现的微信公众平台早晚会被消耗殆尽.专业的运营团队、多元的盈利模式、打造品牌化传播策略才可能在自媒体时代占领新的制高点.本文将基于微信公众号"胡辛束"这一个案,探析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的转型,看胡辛束是如何实现以品牌化取代个人化的.  相似文献   

15.
看看中国社会从"女神时代"转变到了"女奴时代"是如何的历史吧.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性形象是创世纪的女神--女娲,她头带冠帽,身着宽袍,下体是蛇形图腾,这与西方的女神形象截然不同,我们很难从外观上看到其明显的性征.她"抟黄土以作人"、"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在这里,女性实则充当了创造生命和保护生命的双重责任.  相似文献   

16.
杨莉 《编辑之友》2010,(8):50-51
网络是一个不见底的江湖,它可以将一个默默无名的草根在短时间内捧成明星,也可以让一个真正的"强人"立即变得地球人全知道.现在,各大网站的博客更是日益发展壮大,已成为一种新型媒体,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平台,可以与网友同步交流、互动的载体.像新浪、搜狐、网易、天涯等各大网站的博客空间,一方面,各路名人开博写博不亦乐乎,博客成为他们向公众开放的私家领地;另一方面,无数"草根"也不甘只在网上充当看客,纷纷开起自己的博客.比如,新浪博客在全球范围内的注册用户已过亿,日浏览量超过7亿次.在这样一个博客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都习惯了通过这个通道,看与被看,做看客与秀客.  相似文献   

17.
数字出版时代的到来,使出版历史行进到一个新的交汇处.从国内外的发展战略看,数字出版已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许多出版社明知数字出版是未来发展方向,却面临不知路该何走的普遍尴尬.本文针对人民军医出版社在数字出版方面的实践与探索进行了总结、分析,希冀对专业出版社开展数字出版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发展较晚,自20世纪80年代起至今经历了一个被归纳为“晚会时代”、“游戏时代”、“益智时代”、“选秀时代”的发展历程.这期间,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发展浮浮沉沉,一些曾经特别欢迎的综艺节目,如《正大综艺》、《综艺大观》也消失了.之后,新媒体的出现,国内外各种优秀的综艺娱乐节目让观众有了更多的选择,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对我国的综艺娱乐节目造成了不小的冲击.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我国电视综艺行业首先要看清楚自身存在的缺陷,其次要善于发现和借鉴国外同行业节目的优点.本文以浙江卫视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为例,看我国综艺节目发展的新走向.  相似文献   

19.
一位学者曾经说过:一个时代是否伟大,要看那些大人物:一个时代是否幸福,要看那些小人物。推而言之:风云激荡的重大历史时刻。最能彰显时代伟人的睿智和风采;波澜不惊的寻常日子里。最能打动我们的往往是身边平凡人物的闪光行为。正如一首歌中所唱: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的本性就是:创造时代新型范式、重建现有商业模式的创新式摧毁力!对于互联网的一大误区就是:互联网是一个梦幻般的神话。一个个一夜暴富的故事在互联网上层出不穷。从表象上看,如今无疑是互联网的造梦时代。但是有创造必然要破坏,互联网作为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