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出版编辑赴英学习小组第一批六人,于今年一月赴英学习半年后,已于七、八月间先后回国。他们这次学习时间虽不太长,但由于勤奋刻苦,收获甚大,国外反映亦甚好。这是他们回国后共同总结学习收获时所谈有关改进我国出版工作方面的建议,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2.
试论独立的编辑职业的形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编辑是现代社会职业之一种,在书报刊出版机构及其他传播机构中都有以编辑作为自己的专业工作的人。在遥远的古代就已经存在编辑活动。编辑工作在何时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是编辑史研究不能不涉及的课题。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古代出版业编辑活动的一些情况 编辑形成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需具备以下一些条件:1.在出版机构等传播机构内部具有明确的专业分工,编辑工作有专人负责;2.编辑工作具有普遍性和连续性,比较多的传播机构都有长期聘用的编辑人员,他们有一定的选题选稿权;3.社会上具有这样一种固定的专业,人们可选择来作为谋生手段.现代各种传播机构的编辑工作的基本内容为:依照一定的方针开发选题,选择和加工稿件以供复制向公众传播.编辑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活动是从它成为出版工作的一部分之后开始的,因此独立的编辑职业的形成过程需结合出版史来研究。  相似文献   

3.
第七届全国出版科学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5月9日至13日在广西桂林召开。这届出版科学学术讨论会,集中研究我国近现代编辑、出版、发行工作的优良传统问题。这个课题,最早是宋木文同志于1990年4月间在上海调查研究出版工作时提出来的。1991年3月,中国出版科研所把这个课题列入科研计划,成立了课题研究组,并上报新闻出版署,获得批准,纳入署科研计划之内。与此同时,中国出版科研所先后商请上海版协、  相似文献   

4.
一说到编辑工作,人们常常会想到出版编辑、报刊编辑、音像编辑等等,那么,在电视台工作的电视编辑——这里主要谈新闻性节目的编辑——的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工作程序等是怎样的呢? 电视编辑工作和书刊编辑工作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其特殊的工作范围、工作内容、技术特点和要求。一般来说,电视编辑工作有  相似文献   

5.
提高图书出版质量,编辑工作是关键。《试谈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一文,在阐明编辑在出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编辑对图书出版质量的影响,提出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这个讲座是编辑业务讲座,但我却不谈编辑工作,谈一些编辑工作以外的事,对同志们也许有些用处。编辑是把著译者同出版工作联系起来的纽带。编辑了解了整个出版工作的情况,也就可以帮助著译者了解出版工作。我先讲讲什么是“出版”。“出版”是用印刷的方法或其它方法把著作物进行复制,并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国外称  相似文献   

7.
在整个出版流程中,编辑是关键的一环,而编辑加工又是编辑工作的核心,它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出版物的质量甚至出版社的声誉。本期编辑工作基础知识讲座中的《编辑加工》一讲,较详尽地谈了这一内容。这一系列讲座已经刊出四讲,我们十分希望听到大家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新年伊始,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主任张国祚应邀来中共中央编译局,与中央编译出版社的编辑们进行了座谈。围绕如何不辱使命、做好出版工作,他谈了七点建议。这些建议对其他社科类出版社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第七届出版科学研讨会最近在九江市举行,到有出版系统理论工作者70余人,入选的论文含编辑、出版、音像电子、印刷、发行、版权、教育等各个方面,其中编辑出版方面的论文占半数以上。这是近几年来内涵最丰富的一次科研盛会。论文以十五大文件为指针,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提出的研讨课题和  相似文献   

10.
2001年第2期的<编辑学刊>刊登了邬红伟的文章<也谈"著编合一">.该文从两种编辑谈起,否定了"著编合一"的可能性和存在性,又根据刘光裕"有出版才有编辑"的观点,经过一番引经据典,得出:"从编辑职业的形成过程看,在出版活动中,‘编'与‘著'是分离的","只要出版还存在,即使到了知识经济社会,进入网络出版时代,编辑这门职业仍将存在,'著'与'编'作为两项不同的工作,两者不可能合一".  相似文献   

11.
祝愿与期望     
最近看到贵刊1996年第1期,感到内容丰富,文章形式多样,均涉及当前编辑、出版、发行中的实际问题。这样一份刊物,无论对湖北省或全国出版工作者,都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大家得到交流经验、增加知识的机会。 在这一期中,我特别感到兴趣的,是蒋曙晨同志写的《吕叔湘同志谈出版工作》一文。吕先生一向是我们编辑工作者敬佩的一位长者和学者。但他负担的工作很多,即使在北京,也很少能见到他,听到他的  相似文献   

12.
北京出版社在1981年曾编辑出版过《编辑杂谈》,汇编了1980年以前发表在《出版工作》和其他报刊上的有关编辑工作经验体会的文章。接着,又选编了近一年多来的同类文章,最近继续出版了《编辑杂谈》第二集。这是一本关于书刊编辑出版工作的综合文集。虽然出自不同的作者,却也比较系统、深入。文章论述了编辑工作者在当前两个文明建设中的职责和  相似文献   

13.
△50年来,特别是近20年来,我国出版编辑队伍不断壮大和发展,队伍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全国出版系统有博士生200多名,硕士生3000多名,本科生30000多名,一大批编辑、出版、发行从业人员有了专业技术职称,出版教育已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等一批著名大学开办了编辑、出版、发行专业。与此同时,新闻出版署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开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编辑》2005,(1):20-20
《编辑心语》是中国青年出版社编审、原副总编辑郑一奇的编辑工作研究文集。郑一奇从事编辑工作近30年.这部书既是他编辑工作研究的心血之作,也是他多年来编辑业务教学成果的汇集。全书分8个部分:出版理念、编辑实务、编辑案例、出版调研、读者工作、图书点评、史学散论、出版史与出版人物。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编辑学界认为“编辑与出版并无必然联系”的人已见减少,同意编辑活动是出版业或传播业中的一种专业活动的学者日渐增多。不过,何谓出版这早已存在的分歧,却又在京、沪两地的刊物上公开争论起来。编辑概念与出版概念或许将长期困扰中国学术界,尚难说这是幸抑或不幸。笔者曾数次撰文谈编辑概念,此文则谈出版概念。 日常用语中的“出版”含义并非科学概念 日常用语中出版一词的含义,经常是指书籍的印刷制作。比如,出版社中设立的“出版部”或“出版科”,其职责就是管理文稿在编好以后所需印刷制作方面的工作。再如,一些名称是“出版学校”,实际上只有印刷专业或者再加校对专业。然而,现在所有的印刷机构还是称其为“印刷厂”,不称其为“出版厂”。再进一步看,最近十来年的各地以出版命名的科研机构如“出版研究所”等,其研究对象并不限于印刷,更注意编辑和发行,最近十多年各省市新编的《出版志》,其内容并不限于印刷,同时还包括编辑和发行等。因此读者不难发现,上面所说“出版部”、“出版科”、“出版学校”中“出版”一词的含义,与“出版研究所”、《出版志》中“出版”一词的含义,两者并不一致,甚至是差别相当大。前者仅指书籍的印刷制作,后者则包括编辑、印刷、发行三方面。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出版业引进策划这一做法的本身无是非可谈,但要使之真正地发挥作用,达到出版主体的预期目的,关键还在于出版主体如何灵活地去运用它。由于各出版单位在对出版工作进行策划时的做法不同,从而使“编辑”与“策划”二者有了不同的组合形式,即策划编辑制和编辑策划制,并具有迥异的意义与效果。 所谓的策划编辑制,就是出版单位从编辑或全体职工中把那些(一人或数人)头脑灵活、知识面较为宽泛、市场意识和社会活动能力较强的人员挑选出来,专门从事选题策划工作,有些出版单位还为此而成立了独立的策划编辑部或编辑…  相似文献   

17.
北京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编辑杂谈》是一本有关出版编辑工作的文章选编。自1981年以来陆续出版。最近出版的第三集,编选了1982年至1983年间报刊上发表的探讨出版和编辑工作的等二十五篇文章。内容有一定的系统性和针对  相似文献   

18.
日本出版人提出“编辑力”的概念,认为成熟的编辑应该是具有“完整人格”和非凡能力的人;不具备“编辑力”很难做好编辑工作.从中国近现代出版人的出版理念和实践中,可以提炼出有意义的、体现“编辑力”的精神.这种出版精神,对于编辑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位在新闻事业园地里辛勤耕耘了近40年的老同志,利用两年多的业余时间,专心致志写作,终于捧出了一本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新闻业务论集《新闻写作百例谈》。这本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闻书籍,初版2万册一销而空。从1989年12月底至今,已重印第3版。最近,记者采访了它的作者、浙江日报主任编辑林永年同志。老林今年58岁,当过记者、编辑,现在浙江日报夜编二版工作.提起这本书,他十分动情地说:“我的新闻生涯也是从业余通讯员开始的,所以我对新闻业余爱好者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能在有生之  相似文献   

20.
一、抓住一个中心:出版工作包括编、印、发、物、管等五大环节,是一条龙的工作程序。其间编辑工作占中心地位,是出版工作的主要矛盾,必须把编辑工作放在头等位置来抓:①要充实编辑力量,有一个健全而坚强的编辑部。②从政治上、业务上不断提高编辑的素质,这是提高出版工作质量的前提。③编辑部内部信息要灵通,各部门能贯彻编辑工作的意图。二、打好一个基础:制订选题是编辑工作的起点,也是编辑工作的基础,有了好的选题,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