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朱蕴波 《今传媒》2009,(12):69-70
一、高校综合性学报面临的困境高校学报是科研信息交流的重要桥梁,是高校科研成果展现与转化的主要平台,在科学研究的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近些年来,我国高校学报的发展却普遍出现了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报办刊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程英  孙广增 《编辑学报》1996,8(2):110-111
目前,高等院校学报界对于办刊模式的改革进行了非常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笔者也试图对此问题加以探讨。1 现行高校学报的办刊宗旨 一个最常用的词“窗口”,经常被用来说明高校学报的作用;另一个词“学术讲坛”也常用来说明办刊的宗旨。全仁和指出,高等学校编辑出版学报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反映高校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并将研究出来的成果推向社会广为运用,创造社会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更好地为国家的四化建设服务。笔者认为,这基本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学报的办刊宗旨。  相似文献   

3.
刘娟 《编辑之友》2013,(3):46-48
"以问题为中心"是学术期刊强烈关注的话题,是一种淡化学科界限,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渗透,使"问题"贯穿于办刊的全过程,强化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新的办刊模式。突出问题研究,走综合性学报专业化办刊的道路——跨学科问题综合研究模式,是高校综合性学报改变困境、力求突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张楠 《编辑之友》2011,(3):45-48
正一对"同构"的理解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学报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与此同时对学报的研究也经历了从逐步发展到全面深入的过程。在关于学报的诸多研究讨论中,高校学报的"同构"现象一直是一个不衰的话题。学报"同构"并没有一个精准的定义,研究者们在研究中对学报"同构"的突出特征归纳得出了大致认同的印象,这一特征的主要参照对象是国内外的专业性期刊。对高校学报"同构"现象,大致理解是:学报在办刊宗旨、  相似文献   

5.
关于高校学报改革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高起元 《编辑学报》1995,7(1):51-53
1 正确认识学报改革的形势 市场经济的大潮猛烈冲击着我国的各个领域,冲击着科技界,冲击着教育界,也冲击着和科技、教育密不可分的高校学报。多年来,我国高校的办学经费一直比较紧张,相当一部分经费要靠学校想方设法自筹。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学校拨给学报的经费都显得不足,而印刷费用、纸张价格又连连上涨,致使学报的经费愈来愈困难,编辑待遇更是普遍偏低,编辑队伍难以稳定。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报不能自我封闭山东平邑县志办公室王照伦拜读《高校学报办刊模式的思考》(下称《思考》)后,感到作者的心情可以理解,对其中的若干观点却不敢苟同。《思考》把封闭模式看成“特色”,殊不知,这恰恰是高校学报陷入困境的症结之所在。《思考》说:“现存高校学报...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报的读者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读者第一的办刊原则,在高校学报界没有多少市场。长期以来,学报编辑固守学术性、高校性,奉行服务本校、实际上服务作者的办刊原则。印数低,发行量小,似乎天经地义。学报是高校学术形象的窗口,办刊经费像购买化妆品似的,理所当然由主办单位如数掏包。然而,目前多数...  相似文献   

8.
“以问题为中心”的高校综合性学报办刊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问题为中心”是学术期刊强烈关注的话题,是一种淡化学科界限,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渗透,使“问题”贯穿于办刊的全过程,强化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新的办刊模式.突出问题研究,走综合性学报专业化办刊的道路——跨学科问题综合研究模式,是高校综合性学报改变困境、力求突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报联合办刊、专业化是必由之路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根本改革高校学报办刊模式的呼声越来越高,似乎高校学报已到了不从根本上废弃现有的办刊模式就无法生存的地步。面在研究者们所设计的方案中,又几乎众口一词地要求高校学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走联合办刊之路。“实现这一改革,将是学报走出困境,蓬勃发展,屹立于世界优秀期刊之林的必由之路。”^①改革高校学报是势所必然,各家学报在近年来都不同程度地对传统的一些具体做法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报:繁荣表象与学术危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颖 《现代出版》2000,(4):51-51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整顿报刊市场、大量压缩报刊数量的背景下,高校学报却得到了格外优待,不仅没有被压缩,而且数量大增。许多为争取公开刊号奔波了多年的专科高校学报,如今纷纷“转正”,喜不自禁。一些办刊历史很短、办刊经验相当缺乏的成人高校、职业高校的学报也有幸搭上了车。更有一些理、工、农、医类的高校不满足于只有品种单一的学报,纷纷申请创办社科类学报,竟也一一如愿以偿。如今,全国各类高校基本上达到“一校一刊”且均为公开发行,一校两刊、多刊的也不在少数。  高校学报的空前繁荣,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高度…  相似文献   

11.
开放办刊:高校学报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高校学报传统的运作方式,已使其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近几年学报数量的激增并没有出现质量的相应提升,而是呈现出“泡沫”式的繁荣。虽然呼吁学报改革由来已久,但在实践中却步履蹒跚、举步为艰。究其原因,主要是来自三个方面的阻力:一是官方文件对学报的定性和制约;二是学报对主办学校的依赖所导致的“软骨病”;三是学报自身长期以来形成的封闭办刊模式及行为惯性和惰性。要想改变学报的现状,必须以开放办刊来寻求发展,这除了学报自身的努力外,还需要有关部门的支持与推动,解除学报身上的束缚,让学报学会自己游泳。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报办刊模式改革问题一直是期刊管理部门和高校学报界探索的热点,也是期刊改革实践实现突破的难点.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学报办刊模式存在的问题,指出高校学报服务智库建设的必要性,提出国家期刊管理部门应引导高校学报调整期刊布局,高校学报也应主动突破僵化的办刊模式,依托国家、地方和大学逐步建立起的高水平智库,服务智库建设;建议除少数高水平理论刊物外,大多数高校学报可以将办刊方向和选题由浅层次向前瞻性、战略性,由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由学科研究向问题研究,由专业热点到社会热点等调整,使高校学报形成突出的内容特色,发挥显著的社会效益,为我国高水平智库建设和国家软实力的提升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3.
影响高校学报发展的主要问题:1.创新性稿件匮乏众所周知,一所大学,即使是国家重点大学,人才济济,科研能力极强,产出的学术论文也不会全都是高质量、高水平的,至于一般院校那就可想而知了。再加上高校学报的稿源主要来自校内,稿件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学校的各个学...  相似文献   

14.
<池州师专学报>的办刊特色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章礼强 《编辑学报》2000,12(3):178-179
高校学报的“综合性”冲淡了其个性,要满足读者需要,必须办出特色。高校学报办出特色有赖于编辑的创造性思维。在这些方面《池州师专学报》作了一些探索,办了一些诸如:“王希杰语言学研究”、“民俗文化研究”、“贵池巫傩文化研究”、“九华山分明教文化研究”、“皖南旅游文化研究”、“素质教育研究”等带有地域特色和学校特色的栏目,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5.
李勤 《新闻知识》2007,(6):82-83
目前,我国高校的办刊模式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知名大学和规模较大的师范大学主办的人文社科综合版学报和自然科学学报。第二种是专业性理工科大学或人文社科大学创办的本校学科方向的学报。第三种是部分高校主办的以本校专业方向命名的专业性学报。第四种是地方性综合大学或师范专科高等学校  相似文献   

16.
为对急于寻找改革方向的高校综合性学报改革提供借鉴,对具有代表性的、已经成功进行专业化转型的三种类型的高校综合性学报的转型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从新闻出版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导向,行业学会的鼓励和支持,期刊主管主办单位的认识,以及期刊管理者和从业者的决心和行动的角度对高校学报专业化改革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高校综合性学报进行专业化改革是高校综合性学报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7.
王会珍 《编辑学报》2019,31(2):214-216
以《赣南师范大学学报》特色栏目建设为例,探讨地方高校学报如何在期刊金字塔结构中,认清学报所处的地位,通过区域优势资源和特色产品,打造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发挥“小期刊,大贡献”的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提高地方高校学报核心竞争力,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开放办刊视野下的高校学报改革之路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高校学报开放办刊的环境条件是:国家政策允许开放;校内导向促使开放;同类竞争必须开放.专业化办刊和联合办刊都由开放办刊开始.开放办刊是高校学报改革的逻辑起点.从理念上认识开放办刊是高校学报改革的普遍法则,是办刊的过程性选择而不是权宜之计.  相似文献   

19.
湛江  朱宝林 《出版广角》2015,(12):67-69
文章研究不同类型的综合性高校学报的现状并与所有的高校学报进行比较,对学报转型问题进行思考.结果显示:自科类综合性高校学报的总体情况与社科类相差不大;综合性大学学报的情况略低于所有大学学报;综合性学院学报的情况明显低于所有学院学报;高职高专等学报整体情况较弱.提出综合性高校学报的发展和转型是必要的,我们应因地制宜,探索适合自身的综合性学报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专业性学报的“专”和“集中”,还是综合性学报的多学科性和跨学科性,归结起来,其作用都表现在它是文献内容的提供者.从文献应用角度和学科分析角度看,数字化打破了高校学报综合性和专业性学报的边界,是解决长期以来困扰高校学报专业性和综合性选择这一两难问题的突破口和融合点.数字出版的在线、互动、搜索引擎和大储存量,极大地满足了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