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上,研究型博士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学术研究人才。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等世界主要的博士生教育大国中,博士到学术界之外就业的比例越来越高,工程科学领域尤为明显。博士就业的多元化成为世界性的趋势,博士研究生教育与传统上学术职业之间的联系正在逐渐解耦。虽然中国的博士生教育起步较晚,但研究型博士的授予规模在2012年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在规模的急剧扩张之后,到高校、科研院所之外就业的博士比例也逐渐增高。这些趋势对传统的博士生培养模式提出了诸多挑战,世界各国也出台了一些应对措施,如稳定博士规模、培养可迁移的技能、跟踪博士就业状况,等等。  相似文献   

2.
以上海交通大学2015—2019年博士毕业生就业相关数据,着重探究不同学科博士毕业生学术职业选择的现状与趋势,剖析职业选择变化的核心因素。分析显示,博士毕业生职业选择会受市场供需关系、职业发展意愿、不同学科特点和培养体系内容等因素影响,呈现选择多元化的趋势。建议适应时代变化逐步厘清学术职业内涵,完善多元评价体系,从精准培养、就业引导和凝聚共识等方面促进博士毕业生更理性地选择职业。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博士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及教育主管部门缩减博士招生名额等情势下,台湾各大学的博士生培养亟待转型发展。台北科技大学在“技术导向”博士生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显现出与“学术导向”博士培养不同的特征:兼具学术研究能力、实务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培养目标,依托产学合作、注重学生实践经验与管理素质的培养方式,严格并具有应用导向的培养标准,学术与技术双重体现的毕业论文答辩等。这不仅在台湾技职教育中开创了博士培养转型的先河,也对大陆职业教育体系内高学历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博士毕业生就业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由于个体微观层面数据的缺乏,导致对博士毕业生就业的研究并不深入,特别是缺乏对就业趋势的关注。基于2011—2015年X大学博士毕业生个体微观层面就业数据进行的量化分析发现:博士毕业生的职业选择呈现由学术领域不断向非学术领域扩散,且在学术市场上的选择不断由重点大学向非重点大学扩散;在就业地域选择上不断由“属地就业”向“非属地就业”扩散,且就业地域流动性越来越强;在出国(境)选择上不断向更多国家和地区扩散的新趋势。认为博士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呈现的这些新趋势和新特点,要求政府、高校及个人应积极做好多元化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德国版的大学重点资助政策“卓越计划”提高了受资助机构的科研资金收入,这些资金主要被卓越大学用于科研人员支出,博士候选人成为其中最大的受益群体。证据表明,受到“卓越计划”资助的德国卓越大学扩大了博士候选人的培养规模,科研发表产出继而提升。德国高等教育领域历来视博士候选人为“科学继承者”,给予博士候选人正式的科研人员地位,在绩效导向和周期特性的大学重点资助政策背景下,体现出了更高的科研效率。  相似文献   

6.
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科学界的女性成为科研创新的重要力量,但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理工科中女性教师比例较低仍是一个突出问题。本文聚焦学术职业管道中的工科博士就业,力图分析精英学术职位获得中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女性博士都有继续从事学术职业的意愿,并且从就业结果来看,不同性别博士获得学术岗位的概率在统计上并没有显著差异,但女性获得精英学术职位(原“211工程”高校和中科院)的几率比男性低30%。进一步,通过Oacaxa-Blinder分解可知,男性博士获得精英学术岗位的概率比女性博士高出11%,且几乎100%都被归为“模型不可解释的部分”。结合本问卷调查中有60%的女性博士认为在就业过程中受到了性别歧视对待,可谨慎认为,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仍以某种难以观测的方式继续存在。  相似文献   

7.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探究了博士毕业生非学术职业选择的形成机制。通过分析13所“双一流”建设高校1333名博士毕业生的调查数据发现,经济压力、导师指导及就业环境是形塑博士毕业生物质偏好和职业前景认知的重要因素。经济压力并不能直接作用于博士毕业生的非学术职业选择,而是通过影响他们的物质偏好产生间接作用;导师指导和就业环境不仅直接影响博士毕业生的非学术职业选择,还通过影响他们的物质偏好和职业前景认知对其非学术职业选择产生间接作用。男性博士毕业生承担了更多的经济压力,且这种经济压力对其物质偏好的形塑作用显著高于女性博士毕业生。导师指导对博士毕业生物质偏好及非学术职业选择的影响在30岁以下博士毕业生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东部地区就业环境对博士毕业生物质偏好和非学术职业选择的影响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可以通过鼓励博士生树立多元化的职业价值观、为他们提供结构化的职业认知渠道和有针对性的就业支持等措施,帮助博士生理性应对不断变化的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8.
博士研究生是学术职业的后备军,学术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取决于是否有足量的、优秀的、具有科研潜质的博士毕业生加入。本文关注的研究议题是“我国博士生选择学术职业的数量是否充足以及哪些群体的博士毕业生更愿意选择学术职业”。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对“中国博士毕业生调查数据”的6344份脱产学术型博士生的就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有七成博士生选择学术职业,三成博士生流向非学术职业;在院校层面,“双一流A类高校”博士生选择学术职业的比例最低;在学科层面,医学、经济学和工学选择学术职业的比例最低;在个体层面,女博士、普通招考和具有留学经历的博士生更倾向于选择学术职业。  相似文献   

9.
德国经济繁荣和“工业4.0”计划的顺利推行,离不开独特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所培养的高层次人才的支撑。以慕尼黑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为例,从培养理念,课程、师资与实践,就业与社会声誉等方面解析德国理工类大学经管类研究生培养模式,聚焦我国理工类大学经管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出了创新培养理念、推进“管工结合”融合发展,构建“管工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与实践、打造学科交叉教研团队,加强“管工结合”职业发展支持、提升人才培养品牌声誉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应对学术型研究生就业多元化趋向,在政府的引导下,澳大利亚高校普遍重视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就业能力。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和澳大利亚著名高校,昆士兰大学建立了全面的就业能力培养体系。该培养体系以职业发展框架为核心,以课程和活动为两翼,以职业发展奖学金为支撑,始于学术型研究生入学,贯穿整个学习阶段,升华于毕业阶段,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就业能力并使其成为行业领袖与社会精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