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程思政为在高校课程建设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载体,其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目标同向、内容互通、功能互补、方式类似等特点。在厘清课程思政视域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价值的基础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建构必须从内容建设、课堂环境创设、师资队伍建设、组织机制支持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2.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中融入课程思政建设不仅是协同发挥思政课、通识课、专业课育人效用的重要举措,更是直面就业困境,以生涯规划为切口,强化大学生使命担当,激发大学生家国情怀,服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课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思政建设以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相结合为育人导向,以实现就业能力与家国情怀双提升为育人目标,以保障学生个性发展与社会环境变化相匹配为育人内容。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从挖掘课程潜在的德育元素、发挥多元主体的协同优势、优化课程建设支撑保障体系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高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政教育耦合的内在逻辑体现为教育目标共通性、教育主体合一性、教育内容融合性、教育功能互补性。当下,高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政教育耦合在理念层面、师资层面、课程层面、载体层面存在突出,表现为育人旨归发生错位、育人能力有待提升、本土化课程有待加强、智能化媒介运用有待深入。要定向发力,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过程,强化两支队伍建设,精准对接学生需求,推进技术赋能,以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政教育耦合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经在全国各大高校展开,但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系统性、教师队伍不专业、课程教学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等.本文将论述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并试图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专业机构、加快课程改革等角度提出解决当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从"课程思政"与课程关系阐述着手,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包括"课程思政"引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必要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课程思政"现状分析以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践行"课程思政"的路径,以期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我国高校一门新型的职业指导类课程,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建设,对提升大学生个人竞争力,促进高校长期健康发展,推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以及维护社会繁荣稳定等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南昌教育学院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为例,探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的实施途径,以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融入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思政元素,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实际有效融入思政元素的典型案例,提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为发挥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思政创新思路.分析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以教学目标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度融合、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广泛融合、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有效融合为切入点,从课程思政视角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探索,设计6个专题模块,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  相似文献   

9.
思政教育的本质在于传播主流意识形态。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加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有利于高校进一步把牢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权、领导权和话语权。然而,部分高校在课程思政视角下加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存在忽视意识形态育人、对意识形态的教育不够系统、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不够灵活、课程思政建设协同不畅等问题。为此,高校要进一步用好课程教学主渠道,革新课程思政建设体系,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意识形态教育协同。  相似文献   

10.
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新型的职业指导类课程。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建设,对提升大学生个人竞争力,促进高校长期健康发展,推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以及维护社会繁荣稳定等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课程建设中存在对课程重要性认识不充分,课程内容与现实严重脱节,课程功能过窄、师资力量薄弱、实践环节较少等问题。针对于此,有必要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课程建设进行反思,以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两条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思政教育的深化和延伸。基于此,提出了实现两者互动的路径: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构建系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职业生涯规划活动为载体,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2.
邱颖明  许素华 《考试周刊》2012,(43):162-163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要使大学毕业生更好更顺利地实现就业,就必须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阶段,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必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的专业化建设,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鼓励大学生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很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新疆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由于起步较晚,当前存在高校对职业生涯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大学生个体对职业生涯规划认识不清、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不够、职业生涯规划缺乏针对性和连续性以及缺乏科学有效的职业生涯教育等问题,新疆高校应树立科学的生涯教育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职业生涯教育、优化和改革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加强职业生涯辅导咨询、建立职业生涯教育保障机制等,更好地为大学生的成才服务。  相似文献   

14.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职业生涯规划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高校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组织体系,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建立相应的理论体系和实施方案,拓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平台,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与测评体系建设,注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建设,为大学生成人成才服务。  相似文献   

15.
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进行探讨,以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为例,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顶层设计、育人模式改革、专业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协同发展、深化教学改革和加强党支部的模范作用等方面探究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6.
思政教育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手段,担负着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使命。在课程思政改革的大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堂作为贯穿大学生整个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一环,在思政教育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以思政教育融合为切入点,从两者的内在联系、必要性出发,结合学生学习成长规律,并从教学模式、师资团队、育人体系等方面探索两者融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既要从高校的整个人才培养框架内加以考察和确定,也要结合具体实际考察目标的发展与分步实现,即在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素质人才总目标的指引下,由低到高分层培养具有良好的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公民、自我职业定位者、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者。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标的这一理论特质,要求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设置不能脱离整个人才培养的体系框架,而应加强与相关课程的融合与贯通,同时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分层目标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伍力 《中国地质教育》2007,16(2):99-102
当前西部地区高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5方面,一是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二是职业生涯规划概念不明晰;三是学校教学管理机制的柔性不足;四是师资力量薄弱;五是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性支撑的缺乏。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的社会历史原因、课程设置观念落后等主客观原因。基于此,加强高校尤其是西部地区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应着力于将课程性质定位为必修课,逐步实现全程化的教学,强调实用性的内容,建设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和引导基层式的就业。  相似文献   

19.
加强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期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新举措、新方向。本研究从公安院校新工科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价值、现实困境展开分析,通过加强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开展课程思政元素设计、建设课程思政教学示范课堂、强化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健全课程思政建设标准与完善评价体系等途径,构建全方位育人路径,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20.
职业生涯规划是人生和事业成功的导航仪,对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指导作用。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高校应该从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构建全程化、系统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建设专业化、高素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建立健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开展职业训练等几个方面来不断完善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