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按:目前已知李叔同留学日本期间有两幅题为《朝》的油画作品。此幅曾刊于1920年7月《美育》第4期。发表时题为《朝》,标"油画,北京美术学校藏",署名"李叔同"。  相似文献   

2.
王昊阳 《美育学刊》2020,11(1):I0008-I0008
《李叔同——弘一大师行踪图典》是陈星教授在弘一大师研究领域的又一力作。作为一部“图典”,该书以图片为主要呈现方式,对李叔同(弘一大师)曾居住过的地点逐一考证,并对其在该处的主要事迹作简要概述,书中近千幅图片大多是编著者亲自一一考察拍摄并予以甄选,直观地讲述了李叔同(弘一大师)的行踪。  相似文献   

3.
(1)在西方经济学家中,承续《资本论》和伯恩斯坦,最早注目于股份制研究的人,是美国制度经济学的早期代表凡勃伦。1904年,他发表《企业论》一书,和《资本论》的认定相同,提出股份制是“信用手段”的一种新的使用方式或曰“信用经济”(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64页,第85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492—493页),是“借助于信用筹集资金以扩大资本的简化程序,在现代工业公司的改组与合并中达到了发展的顶点”(第67页)。由此,凡氏认  相似文献   

4.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新旧唐书人名索引》第3册第1253页万回有两出,一万回之回作繁体,另一回字作简体。前者出自《旧唐书》,后者出自《新唐书》,明显是把繁简不同的回字视作两人。据《索引》,《旧唐书》卷95睿宗诸子传云:“惠庄太(扌为),子睿宗第二子也。本名成义,母柳氏,掖庭宫人。(扌为)之初生,则天尝以示僧万回。万回曰:‘此儿是西域大树之精,养之宜兄弟。’则天甚悦,始令列于兄弟之次。”此“回”作繁体。《新唐书》卷81睿宗诸子传:“惠庄太子(扌为),本名成义。初生,武后以母贱,欲不齿,以示浮屠万回,回诡曰:‘此西土树神,宜兄弟。”后喜,乃畜之。”此“回”作简体。两载同人同事,不应单独出条。关于“万回”的来历,《太平广记》卷92异僧类“万回”条记载:“万回师,阌乡  相似文献   

5.
《史记》卷7《项羽本纪》(中华书局点校本1982年版,第298页)记载:“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未能下。闻陈王败走,秦兵且又至,乃渡江矫陈王命,拜梁为楚王上柱国。”读此段文字,似乎(项)梁被拜为楚王、上柱国,这令人生疑。古代有封王之称,未见有拜谁为王的记载。据此段文字记  相似文献   

6.
《韩非子评论》是我国现代著名哲学家熊十力先生(1885—1968年)的重要著作,现被编入《熊十力全集》第5卷(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重新出版,它的出版对于我们全面了解熊先生的学术思想有着积极的作用。《全集》采用横排繁体字,注释文字以小字随文出现,其中书名、专用名分别以波浪线、横线标出。不管是材料搜集还是文字校勘,《全集》都是花费了很多心血的,其态度是严谨的,但也不免疏误,现试举三则如下:(一)《韩非子评论》第7部分,第312页,第2、3行小字说:“难四篇云:‘术者藏之胸中,是虚静而无所事也’。”据今本《韩非子》,“术者藏之…  相似文献   

7.
有关李叔同—弘一大师的年谱资料,长期以来一直以已故学者林子青的《弘一法师年谱》(以下简称"林谱")为依据。林子青对弘一大师研究贡献巨大,但"林谱"的"本谱"部分相对较为简约,全书30万字,但三分之二以上是注释和史料录存。又由于彼时学术界对谱主生平中某些历史事件缺乏深入研究,对各类史料的挖掘也不够,"林谱"中的许多条目仍不够准确,诸多书信年代考证也有失误,而被遗漏的资料更多。  相似文献   

8.
不同注本句读之差异可由多种原因引起 ,其中注者对数量词功能的判定不同 ,可致句读结果之不同。如《孟子·万章上》第 6章之句读 ,有如下不同 :北京大学 1999年版《十三经注疏》横排本《孟子注疏》曰 :“伊尹相汤以王于天下。汤崩 ,太丁未立 ,外丙二年 ,仲壬四年。太甲颠覆汤之  相似文献   

9.
声明     
<正>本刊2015年第三十一卷第三期(中旬)第44页所刊论文《地方高校英语师范生教案文本分析及思考》系2014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地方高校英语师范生教师能力培养与发展研究"(课题编号:12542172)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特此声明。  相似文献   

10.
“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见《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版第1404页)这是《礼记·文王世子》开头一段中的一句话。对此句中的“在”字,历来解释不一。郑玄《礼记》注:“在,察也。”唐孔颖达、宋朱熹、元陈澔、清朱彬等人亦以諯滴恰H欢迓娇蛉衔恕霸凇辈荒苎滴安臁?当以“视寒暖之节”的“视”字训为“察”。他们的分歧在于断句上。郑玄等人是受了孔安国、王肃等注《尚书·舜典》“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的影响。此“在”训为“察”。如以郑玄等人的说法,从文  相似文献   

11.
作于1905年农历十一月李叔同致徐耀廷(月亭)明信片正面,署名“A.Li”。明信片背面写曰:“沼津,日本东海道之名胜地,郊外多松柏,因名其地曰千本松原。有山耸于前,曰爱鹰,山岗中黄绿色为稻田之将熟者。田与山之间有白光一线,即海之一部分也。乙已十一月用西洋水彩画法写生。奉月亭老哥大画伯一笑!弟哀时客日本。”  相似文献   

12.
《左传·僖公六年》载:“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士舆榇。”杜预《注》云:“缚手于后,唯见其面,以璧为贽,手缚,故衔之。”《史记·宗微子世家》载:“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史记·索隐》:“面缚者,缚手于背而面向前也。刘氏云‘面即背也’,义亦稍迂。”此后,多数学者及权威著作多用杜预《注》及《史记·索隐》的说法。如周寿昌《思益堂日札》(岳麓书社1985年版)卷1载:“面缚:僖六年《传》:‘许男面缚。’注:‘缚手于后,唯见其面。’案:面,背面也。”《辞源》第4册(商务印书馆…  相似文献   

13.
饮马桥,是汉长安城东去大道上的一座重要桥梁。关于它的位置,著名史学家杨宽先生认为:“汉代的东郭门和外郭亭,在饮马桥以东”,即“饮马桥在东郭门以西”(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4页)。他的依据是《洛阳伽蓝记》卷2城东“石桥南景兴尼寺”条  相似文献   

14.
此为李叔同1911年在东京美术学校毕业前夕所作的油画自画像,藏于今东京艺术大学。吉田千鹤子在《上野的面影----李叔同在东京美术学校史料综述》一文中写道:“西洋画科学生进行自由课题和自画像的创作(均为油画),后者按规定保留在学校中。按照惯例,毕业创作作品在毕业式的当日和翌日两天,陈列于校内的毕业成绩展览会上,供有关人士参观。”  相似文献   

15.
邓宝珊是一位重要的民国人物,其生平事迹和我国近现代史中的许多重大事件有关,在党史研究中,一些人物和事件亦涉及到他.1979年版《辞海》中邓宝珊条目的内容颇多谬误(见缩印本第481页;历史分册之《中国现代史》子册第163页),特作订误.  相似文献   

16.
此为李叔同1911年在东京美术学校毕业前夕所作的油画自画像,藏于今东京艺术大学。吉田千鹤子在《上野的面影----李叔同在东京美术学校史料综述》一文中写道:“西洋画科学生进行自由课题和自画像的创作(均为油画),后者按规定保留在学校中。按照惯例,毕业创作作品在毕业式的当日和翌日两天,陈列于校内的毕业成绩展览会上,供有关人士参观。”  相似文献   

17.
《朱子语类》(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2 0 0 2年版 )卷 4 4《以德报怨章》 :“又问 :‘“以德报怨 ,宽身之仁也 ;以怨报怨 ,刑戮之民也。”此有病否 ?’曰 :‘此也似说得好。“以德报德” ,自家能饶人 ,则免得人只管求怨自家 ,故曰“宽身之仁也”。如“以怨报怨” ,则  相似文献   

18.
张荀 《美育学刊》2021,(6):55-62
在中国近现代文化教育史上,李叔同—弘一大师是一位倡导美育的先驱者和实践者。他在艺术方面的自我提升和教育事迹,包含了一种“人格美育”的教育思想。通过对李叔同“人格美育”思想的渊源、主要诉求、特征及境界高度进行分析,可探讨李叔同在建立完善人格来养育审美之心、“先器识而后文艺”、“德才兼备”等方面的美育主张与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9.
面对21世纪新的挑战,日本及时调整和修改了各学科《学习指导要领》,最新的2008版体育科《学习指导要领》已经分别于2011年(小学体育课)和2012年(中学保健体育课)正式实施。本研究在深入分析日本2008版体育科《学习指导要领》的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日本体育科《学习指导要领》改革对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思考,以供广大学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李叔同 《美育学刊》2021,(5):F0002-F0002
按:此画于1910年十三回展览,编号47。同年6月被收入《庚戌白马会画集》。本次展览共展出作品657件。据1994年《明治期美术展览会出品目录》,《朝》标价50元。1910年6月15日《都新报》载三角子《白马会を觀る》一文,评价曰:"47号李岸的《朝》,用笔用色都很大胆,原非清国人所擅长的笔法,好像是刚刚学来的,然而作为新时代的一个清国人,如此新奇独特的画法倒是很有意思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