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吐字发声,是播音创作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作为一名播音员,吐字发声上应该符合这样的要求,即语音要准确、清晰,声音要优美动听。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一些播音员在用声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中,鼻音问题是比例较大、相对突出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AI合成主播已然给播音主持专业带来巨大冲击。但是真人播音员与AI相比仍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文章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认为在播音的吐字发声、语流音变、语言表达等方面,AI的确拥有准确清晰规范的优势,但是却有着无法克服的先天问题,那就是吐字发声无法声随情动,语流音变无法灵活变化,语言表达没有内外技巧处理。这也正好提醒了专业播音员主持人一定要规避AI的缺陷,才能在播音主持领域永保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3.
我省拥有不少相当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受到广大听众观众的喜爱;但是,也确实存在着部分播音员、主持人基本功比较差,从而导致节目质量、格调、品位都不高的问题,这主要反映在“说话”时“吐字发声不规范”、“重音、断句不准确”、“表达做作、不真实”等几个方面。一、关于“吐字发声”。语言,是播音、主持的最基本手段。可是,有些在岗人员平翘舌不分,前后鼻音不分;有的舌面音发音位置前移,出现尖音,调值、四声不准、儿化音发不好……这些都是当前推广  相似文献   

4.
一个播音员在用声基本功方面应该抓住三个主要环节:呼吸、共鸣和吐字归音。气息在播音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所理解。吐字归音的准确与规范乃是播音员的擅长,都很看重。只有共鸣目前在播音员中还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说还没有把它摆在应有的高度来认识。这主要是对共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的。共鸣及其意义为了认识共鸣的重要性,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人的发声过程:气息冲击声带发出微弱的声音,经过咽、口、鼻、胸等共鸣器官成为语言。这里,气息是头等重要的。气息是发声的动力,  相似文献   

5.
张长明 《大观周刊》2012,(10):20-20
声腔艺术是一个专门的艺术领域,她包含了发声、吐字等多种技巧。而其最终目的则是以她独有的形式发挥着表达感情感染观众的功能。无论什么艺术门类,她受益群体都是观众,没有观众欣赏的自我陶醉艺术无任何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素珍 《声屏世界》2010,(10):42-42
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播音是个“技术活”,要达到一定的播音水平.仅靠天赋是不够的,必须掌握相应的播音理论和技巧。初学者要学会否定自己。一切从头开始.改变原先的呼吸发声方法.学会胸腹联合呼吸的方法,学会正确的用声和正确的吐字归音。  相似文献   

7.
文素珍 《声屏世界》2012,(12):34-34
加强基本功练习。声音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播音的效果,良好的播音发声需要从呼吸的控制、口腔的控制和共鸣的控制来进行。呼吸控制能够直接决定在播音主持时说话节奏的掌控。可以胸腹联合呼吸作为基本的呼吸方式,吸气时需要打开两肋,呼气时要持久、稳定,换气时到位,句首换气。口腔的控制就是播音发声里的吐字归音,其根本要求是字正腔圆。可以通过提颧肌、挺软腭、打牙关、  相似文献   

8.
一、呼吸是发声的动力和基础正确地表达稿件的思想感情,首先取决于播音员对稿件内容的理解,同时又与播音员的音质、发声、吐字等有很大关系,而播音员的呼吸则是掌握好这些技能,达到预想播出效果的重要条件。做一个播音员必须具有一些医学解剖知识。对于口腔、喉头、面部结构、共鸣器官以及肺部、横膈膜和整个呼吸器官必须了解,这对于播音是有益的。人体的发音器官分为三个部分。即呼吸器官、振动器官和共鸣器官。呼吸器官包括气管、肺  相似文献   

9.
汉语绕口令是一种具有汉民族传统的语言艺术。因为它的"绕口"和趣味性,被大量的用于播音主持中的语音训练。本文通过对绕口令的语音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绕口令在播音发声中的作用。通过绕口令训练可以帮助播音员主持人加强吐字归音改善语音面貌,增强气息控制和声音的弹性。  相似文献   

10.
学习普通话是每一位播音员主持人的必要素养,在普通话中发音部位的咬字是普通发声的重中之重,口腔控制对普通话来说也有着重要作用,所以要了解如何做到口腔控制,并且吐字归音也要掌握基本要领。本文整体上概述了普通话的关于普通话的咬字的研究以及遇到普通话发音的问题时做出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黄斌  柯琦 《文化遗产》2016,(4):112-120
正程良美,1940年生,湖北汉阳人,中共党员。汉剧著名的表演艺术家,一级演员,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59年6月毕业于武汉市戏曲学校,并分配到武汉汉剧院从事汉剧表演艺术工作至今,1986年任武汉汉剧院演出团业务团长,1995年任陈伯华艺术基金会主任。他师承汉剧三生大师吴天保,长期钻研吴派发声、吐字、行腔的规律,具有调门高、底气足、气口好、吐字清的特点,深得吴天保大师亲  相似文献   

12.
播音员应具备的声音与吐字的基本技能是需要通过正确的练声以及实践逐步掌握的。在教学中,练声是训练学生正确的发声状态的一种方法。基本技能的练习看来是枯燥的,甚至是单调的,需要付出极大的劳动和代价,但如果能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那么在播音中就会熟能生巧,应付自如。这正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相似文献   

13.
刘楠 《中国广播》2005,(7):59-61
播音,从广义上讲,是指电台、电视台等传播媒介所进行的一切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传播信息的活动。本文所指的“播音”,是播音员和主持人运用有声语言在媒体中进行的传播信息的创造性活动,且主要侧重于对其有声语言本体(播音员或主持人的吐字、发声、播读表达技巧等)及其外部听感印象上的考量。  相似文献   

14.
赵军 《新闻前哨》2000,(10):28-28
众所周知,节奏是诗歌 的灵魂。其实,除了诗歌、散 文,像小说、文章、广播电台 的新闻节目等,它们在有声 语言表达时都离不开节奏。 就连日常生活中的说话也离不开节奏。没有节奏,也就失去了语言的生命力。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节奏是一切有声语言的灵魂。 新闻播音是新闻稿件的文字语言经由播音员再创作而成的有声语言,它同样具有“节奏”方面的要求。 节奏是韵律,节奏是色彩。当我们对播音的吐字、发声、呼吸等等多种技巧都已经掌握了的时候,一定要认识到“节奏”在新闻播音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新闻播音员在平时工作中,接触到…  相似文献   

15.
张陆 《新闻实践》2002,(8):104-105
我省拥有不少相当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受到广大听众观众的喜爱;但是,也确实存在着部分播音员、主持人基本功比较差,从而导致节目质量、格调、品位都不高的问题,这主要反映在"说话"时"吐字发声不规范"、"重音、断句不准确"、"表达做作、不真实"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王祖明先生的文章《对播音发声的声音位置的辩证认识》中的某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播音发声的声音位置只能是根据表达需要在人中至头顶的区间移动;播音发声通过声挂硬腭和声束在硬腭的前后位移来解决声音的靠前与靠后问题;“声音位置”的简称应该使用“声位”而不是“音位”;播音发声与歌唱发声是两种不同的发声方法,不同意“歌唱和播音的基本发声方法是一致的”的观点.播音发声训练和研究可以借鉴歌唱发声的某些方法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张陆 《新闻实践》2002,(9):104-105
我省拥有不少相当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受到广大听众观众的喜爱;但是,也确实存在着部分播音员、主持人基本功比较差,从而导致节目质量、格调、品位都不高的问题,这主要反映在“说话“时“吐字发声不规范“、“重音、断句不准确“、“表达做作、不真实“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宏宽 《声屏世界》2001,(3):37-38
一位颇有些名气的男主持人总是将后鼻韵母说成前鼻韵母,“北京”成了“北jin”,“争取”成了“zhen取”……听着这些字音陆续地蹦出来,再加上一些含混发音,不禁觉得很别扭,也为这样的主持人有如此缺陷而觉得遗憾。 类似这种语音不准确的现象还有一些,比如:吃字、吐噜字、口齿不清、捏嗓子、吸气声重、声音发虚,还有辞不达意、言不由衷……形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吐字器官无力,口腔控制力差,吐字归音不到位,发声位置与方法不对,不会正确的呼吸方法,语言表达技巧不扎实。 这些不足在当今播音员主持人队伍中屡见不鲜,尤其…  相似文献   

19.
康序今 《声屏世界》2009,(10):43-43
理论引导实践。总结一套适合自己的播音训练方法播音员的普通话不仅要发音标准,还要清晰、圆润、流畅,声音集中、饱满、有力。要达到上述要求,播音员必须用心去揣摩,勤学苦练。初学者要学会否定自己,一切从头开始,彻底改变原先的呼吸发声方法,学会胸腹联合呼吸的呼吸方法,学会正确的用声和正确的吐字归音,并将其运用于训l练中。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常有些论述有关节目主持人和播音员的文章提到“播音腔”一词。一些作者提及主持人节目如何受欢迎的原因,强调主持人如何重要以及谈到培养主持人这样的话题时,总要将主持人与播音员做一番比较,指责播音员的种种不足,进而对播音传统口诛笔伐,似乎只有如此才能说明问题。还有个别作者把播音员字正腔圆的吐字发声、规范严谨的语言表达和使用纯正的普通话贬斥为“播音腔”而加以批评,这是极其错误的。 一、“播音腔”的内涵 对“播音腔”,北京广播学院张颂教授早有论述:“播音腔,实质上应体现播音语言的特点,那就是:规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