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个体差异是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个体差异因素中包括年龄、性别、语言学能、动机、人格、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其中最主要的是学习动机。文中主要论述的是国内国外的动机分类,影响动机的因素,动机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以及激发学习动机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韩笑 《课外阅读》2011,(8):10-10,78
在英语学习中,研究者们越来越注意到学习者个体因素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关于学习者个体差异的研究是目前二语习得研究的热点之一,至今已取得一些成果。学习动机作为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中情感因素差异中的一个方面,可以导致学生学习效果的差异。了解动机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作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是外语教师的一项重任务。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进行研究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学习成效。本文基于对学习动机理论的论述对英语学习动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孙明磊 《考试周刊》2007,(45):61-62
大学外语教学中计算机和网络广泛的运用,为教学多样化、个性化创设了条件。在肯定它们的同时,我们也应考虑影响这种教学模式效果的诸多因素,尤其是学生个体特征的差异对多媒体外语教学的影响。本文从学生学习的先前经验、性格、学习动机和学习风格等方面分析学生个体差异对多媒体教学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 ,个体差异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有很大的影响。个体差异因素包括性格、语言能力倾向、学习动机、认知风格和年龄因素。现在的研究成果还无法说明哪些个体差异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 ,对于第二语言习得产生影响的还有其它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了Rod Ellis(1999)的理论框架来分析影响英语学习者的个体差异的因素,即:普遍因素(年龄、学能、认知风格、动机以及个性特点)和个体因素(小组动态、对老师以及学科的态度以及个体学习方法)。结合一些相关研究,文章最后讨论了这些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教育心理学中,学习动机被定义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起着激活、定向、维持和调节的重要作用,直接决定学习策略的选择,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学习行为的重要因素。在心理学中,一般将学习动机分为两类:一类是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兴趣、好奇心或成就需要等内部原因引起的动机;另一类称为外在动机,即个体由于期望得到外在奖励或避免惩罚等原因而产生的动机。  相似文献   

7.
近一二十年来学习者个体因素研究逐渐受到重视。一些学习者变量的结合最终对外语学习起重要作用,需要特定背景下的研究。个体差异是指个体由于主客观原因在思维和行为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或差别。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性格特征等因素。目前,我国外语教学还存在着诸如应试教育倾向和单一的教学模式等问题。研究学生个体差异,了解其基本情况,有利于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本论文主要阐述个体差异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性格特征与外语习得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为主的个体差异性与语言学习效果关系密切。调查结果显示:1.音体美学生学习策略使用、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总体上不理想。他们的学习风格明显趋向视觉型、实践型和个体型。2.高分组与低分组在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及自我效能上都有显著性差异,但在学习风格上没有显著差异。3.音体美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风格、自我效能和学习动机四因素两两之间都达到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以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为主的个体差异性与语言学习效果关系密切。调查结果显示:1.音体美学生学习策略使用、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总体上不理想。他们的学习风格明显趋向视觉型、实践型和个体型。2.高分组与低分组在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及自我效能上都有显著性差异,但在学习风格上没有显著差异。3.音体美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风格、自我效能和学习动机四因素两两之间都达到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个体差异是指学习者自身特征或个人因素的差异影响第二语言的学习,主要包括年龄、语言能力、认知风格、学习动机和个性等因素。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影响着第二语言习得。从目前研究成果来看,我们无法说明哪些个体差异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成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该文试图对目前个体差异研究领域成果进行综述,旨在揭示个体差异研究对学习者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未来该方面的研究提供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11.
外语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诸多因素影响外语学习的效果。学习者个体差异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这些因素包括:年龄、智力、语言学能、学习策略、认知风格、动机与态度、性格情感因素等。对这些因素的研究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共同认识外语学习的规律,探索最有效的教学和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2.
论第二语言习得中非智力因素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语言习得不仅受社会因素、语言的输入及其与语言习得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外部因素影响,而且受学习者个人差异等内部因素影响。本文从非智力因素概念出发详细分析了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从而论证了激发学习者非智力因素,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强化学习动机是成功习得第二语言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为了调动冷漠型学生的学习动机,本文从非智力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出发,进而分析动机作为期望值的结果,旨在从动机的角度帮助第二语言老师和学习者改善其教学和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4.
二语习得研究是当今外语教学研究的热点,其主要焦点在于如何提高二语习得的绩效。影响二语习得绩效的因素较多,包括语言学习能力与学习策略、认知方式与学习动机、性格与情感、年龄与性别、文化背景与母语水平等。本文研究的重心,在于分析学习者的文化背景与母语思维的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动机是影响二语学习诸个体因素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对于语言学习的结果具有较强的预测性。本研究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以语言型大学二外日语学习者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考察语言型大学二外日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与成绩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考试竞争型、兴趣型及成就型动机与成绩呈明显的正相关,而盲目从众型动机对成绩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体存在有诸多的特征差异,其外部表现有年龄、性别、民族、习惯等方面;其内部差别有学习动机、能力倾向、认知风格以及情感状态等。重点就内部差异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7.
男女在生理特点和心理活动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导致男女在英语学习动机上的不同,从而影响了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的选择,使得男女生语言学习的效果有明显区别。融合型动机是指个人学习外语时对语言本身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并希望可以融入所学语言的文化为改善大学生因性别差异造成的不良学习后果。鉴于此,在对男女大学生的语言学习动机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科学分析了差异存在的合理性,并利用融入型动机理论,提出激发学生的融入型动机水平的具体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认知风格,学习风格直接关系到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选择和运用,学习策略又直接作用于语言学习,从而影响到学习效果和成绩.本文在研究学生的语言学习风格倾向基础上,从语言学习策略的角度探索大学英语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