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大学生观看电影的心理、行为和态度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调查数据分析大学生观看电影的心理、行为和态度等,以期通过大学生这一观众群体了解我国电影观众的特性和电影文化的现状,探析我国电影产业面临的问题并为探寻可能的出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果然 《新闻世界》2013,(5):242-244
随着20世纪后期台湾"新新电影"的发展,大陆观众越来越多的接触到台湾电影,并借助电影逐渐了解和认知台湾文化。本文试从大学生这一年轻受众群体出发,并从台湾电影进入大陆这一角度入手,通过定量研究的方式来探究大陆大学生借助台湾电影认知台湾,解读台湾文化方面的效度,以期获得有关在促进两岸文化传播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电影被称作20世纪最伟大的杰作,视觉知识以其为载体所产生的价值影响极其深远。电影不仅融入了绘画、摄影、音乐等诸多艺术,课堂中运用电影艺术进行教育,不仅有助于知识的传递,有助于弘扬主旋律、开展大学生家国主义的情怀教育,更有助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文从电影艺术对大学生家国情怀的教育培养视角,探讨电影艺术怎样塑造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厚植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问卷抽样调查,重点考察了大学生的观影习惯与媒介依赖情况,从票价、电影类型、国产电影偏好、观影效果等多个角度,以华莱坞的视角,考察了大学生对华莱坞电影的认知和态度,探索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和反思。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以《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为首的西方魔幻电影风靡全球,在我国当代大学生中也大受欢迎。本文运用传播学中拉斯维尔的5W模式,结合调查研究,从"传者"、"文本"、"受众"、"传播环境"等方面对西方魔幻电影在大学生中走红的原因及其传播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65岁的李仁堂,以自然、质朴的精湛演技,在电影《被告山扛爷》里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农村老共产党员的形象,真实可信,亲切感人。一举夺得了一年一度的中国电影最高奖(原“政府奖”现名“华表奖”),最佳男演员奖。影片还获得最佳故事片奖与最佳编剧奖。在之后不久的第三届大学生电影节上,李仁堂获得了大学生们的一致好评,被大学生们评为最佳演员奖,电影获最佳故事片  相似文献   

7.
李瑞华 《新闻世界》2013,(6):278-279
宫崎骏动画电影以它清新的画风、对真善美的追求,编织出令观众迷醉的动画乐园,赢得了众多的观众群,大学生群体就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本文从客观的环境因素、电影的话题表现以及审美层面对大学生需求的满足来分析其受欢迎的原因。最后,重点分析电影在认知、态度、行为三个层面对大学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情绪智力通过感知、理解、应用以及情绪管理来监控自己的情感,并使用情绪信息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电影作品作为视听作品,传导情绪的功能显而易见.闽南语台词出现在了很多电影作品中,因其迎合了受众的方言情结,能够更容易激发海峡两岸大学生的积极情绪.情绪智力测量工具的开发上运用视频作为测量材料目前还是非常缺乏,伴随两岸文化的交流沟通,对于大学生群体情绪智力的测量则更应与时俱进地运用新方式与新材料.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闽南语电影台词对两岸大学生的情绪智力的调动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亲切感满足归属需要、熟悉感激发感同身受、陌生感引发好奇心.  相似文献   

9.
孙友欣 《东南传播》2010,(8):138-140
大学生校园DV剧是大学生自己创作、编演,展示校园生活和青春文化的影像作品。产生于当前视觉文化的语境中,产生于科技进步带来的阅读、创作方式改变的传播环境中。校园DV剧的传播内容多是展示大学生真实的校园生活和心灵历程,主要表现为爱情的追寻与反思,青春的迷茫等。校园DV剧呈现出影像的多元性、篇幅精短等特征。网络空间、大学生电影节等成为大学生校园DV剧传播的重要渠道。相比于青春校园电影,大学生校园DV剧仍有许多局限,但是却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损害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社会公众的心理健康,阅读推广活动可以起到一定心理疗愈作用。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推出了“书香战疫”系列阅读推广活动,根据阅读疗法、电影疗法和艺术疗法的机理,基于“资源保障”“资源推荐”“分享与交流”“创作与写作”四个层面,通过好书推荐、电影推荐、真人图书馆、读书分享会和书评影评大赛等形式开展,持续为大学生输送精神能量,疏导负面情绪,发挥阅读的心理疗愈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洋 《新闻界》2014,(1):2-6,16
本文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通过焦点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实证方法,考察了新媒体语境下,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受众群体在电影预告片收视方面的"使用与满足"现状。本文分析了收视动机、选择标准、使用行为等影响因素的关联,在检验理论的同时,从受众角度提出了优化电影预告片生产制作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05年,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作为国家一级学会,为纪念中国电影的百年诞辰,特地在2005年举办、协办了一系列学术活动:5月,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联合主办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之“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学术研讨会”;6月,参与协办了由北京大学艺术学系、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美国亚洲电影协会联合主办的“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电影与亚洲电影、中国电影百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10月,与本刊编辑部联合主办了“百年中国电影与大众传媒”学术座谈会。这一系列活动充分体现了学会致力于“推进影视教育事业,繁荣影视文化与学术”的宗旨。为集中体现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纪念百年中国电影的成果,本刊特约请学会的会长、副会长从不同角度各自撰文,集结成这一“纪念专辑”,以纪念。  相似文献   

13.
DVD近年的普及,深度参与了中国社会的启蒙。甚至没有 一门功课,能比碟片对大学生们的影响更深刻。当然也没有一 门功课像电影这样缺乏统一教材  相似文献   

14.
微电影是近年来在电影和电视剧艺术上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型电影艺术,因为其制作成本较低,制作周期短、时效性强,更贴近大众生活等特点,受到大学生爱好者的广泛热爱。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借助微电影这一载体,充分挖掘校园资源,把抽象的理论化为鲜活的故事,有效传播正能量,让思想教育和学生管理鲜活起来、轻松起来。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大众电影》编辑部陆续收到约三十万份读者意见调查表,对其中的两万份做了一些分析.十月间,《大众电影》编辑部在北京大学、北京158中学和北京葡萄酒厂分别召开了大学生、中学生和青年工人的座谈会,了解他们对近年上映的影片的看法和欣赏电影中的问题.现将我们了解到的这些情况向大家做个简要的汇报,做为一方面的信息,供大家在研究如何引导青  相似文献   

16.
高清单反摄像技术的应用伴随着单反相机的普及逐渐流行起来,并体现出越来越多的技术优势。普通大学生,包括从事影视专业学习的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专业电影拍摄的设备。本文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探讨以低成本获取高品质图像的实用性及对短片创作的意义,进而进一步探讨其对大学生短片创作的影响以及对专业教学实践思路的扩展。  相似文献   

17.
高清单反摄像技术的应用伴随着单反相机的普及逐渐流行起来,并体现出越来越多的技术优势.普通大学生,包括从事影视专业学习的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专业电影拍摄的设备.本文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探讨以低成本获取高品质图像的实用性及对短片创作的意义,进而进一步探讨其对大学生短片创作的影响以及对专业教学实践思路的扩展.  相似文献   

18.
为庆祝贵州大学图书馆读书会成立15周年,彰显读书会“勤学深思、团结共进、交友增智、律己助人”的宗旨,丰富大学生的生活,活跃校园学习氛围,贵大图书馆读书会于4月24日——29日在贵州大学北校区、南校区、蔡家关校区举行了15周年庆活动。活动内容包括:“我与读书”征文赏评及颁奖、读书会历史进程展览、大学生读书现状交流座谈、电影展播、灯笼灯谜有奖竞猜等。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20世纪末,英国学者在<文化和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媒介素养"这个概念.目的是在面对以电影为首的大众传媒所带来的流行文化的时候,唤醒人们的批判意识,呼吁维护传统价值观念和精英文化.  相似文献   

20.
我上大学的时候,交过一个女朋友,她是个文学女青年,中国文学她喜欢张爱玲,能找到的张爱玲的书她大概一本没落,通读至少一遍,外国文学中她喜欢《简爱》,那个时代我印象中几乎是个女大学生就喜欢《简爱》,电影《简爱》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