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博览群书的民族,是一个最有发展后劲的民族,因为它朝夕与人类创造的浩瀚文明紧密拥抱,人们在这座精神家园中潜心吸取全人类的智慧光芒和精神营养。21世纪劳动者最重要的素质是搜集和处理信息,也就是读书。阅读是现代人必须掌握的第四本护照,即一个现代人必备的技能之一。可是环境、压力使我们许多人离这座精神家园越来越远,就连我们师生这第一守护人也有很多渐离渐远。这到底是谁的过?令人深思,也让我们想到很多很多。读书,教师的立教之根书本是多情的沃土,盛产宝物,教师广博地阅读,把自己对课文的独特见解,深刻领悟,用满腔热情去感染学…  相似文献   

2.
师:同学们好,秋天在不知不觉中来到我们每个人的身边,然后悄无声息地离我们远去,尽管我们有些不舍,但谁也无法挡住秋天渐行渐远的脚步声,于是我们便有了叹息、感伤和留恋。  相似文献   

3.
曾几何时,突然发现儿时的朋友变得陌生,曾经纯真的友情也离我们渐远,原本敞开的心扉半遮半掩,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切的发生?……我们每个人都感到茫然。  相似文献   

4.
王丽冉 《考试周刊》2013,(44):44-45
字是一个人的第二张脸。可是,汉字书写正离我们渐行渐远。应让一手端庄漂亮的汉字成为点亮学生人生的一盏明灯。  相似文献   

5.
孟德斯鸠说: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但丁说: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道德力量来引领我们的时代精神: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容忍传统美德与民众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6.
孟德斯鸠说: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但丁说: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道德力量来引领我们的时代精神: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容忍传统美德与民众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7.
《上海教育》2013,(30):57-57
徐丽遐: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显得有点严肃,是“鲁迅,离我们有多远”。这不应该算是新话题,最新的信息就是,本学期一开学,人教版的初一上学期语文教材,将鲁迅先生的文章《风筝》给删除了,这是不是意味着鲁迅与我们这个时代渐行渐远了呢?  相似文献   

8.
一、培养良好的阅读心境 在这样一个极尽功利化的社会里,盛行浮躁之风。即使是我们中学生也不例外地受其熏染,心境总是浮泛而不沉静,急欲成功而渐离成功愈远。实际上,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冷静、沉静、宁静,正像古人所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心境永远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我们都已经是成年人,早就是了,甚至都快要老了,所以我们恐怕对于童年已经没有什么熟悉的感觉,童年的乐趣,童年的心思.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们熟悉的都是我们成年人自己的东西,我们的向往,我们的期望,我们的担忧,我们知道的很多“真理”,很多”原则”,很多“规定”……我们的确知道的东西很不少了,可是我们毕竟已经不是很知道童年了。这是一个蛮怪诞也蛮正常的事情,是一个蛮可惜也蛮不必遗憾的丢失。长大就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0.
回忆起往昔的教育教学经历,我发现很多时候,我所扮演的是一个审讯官的角色。用心谛听孩子的心声已经离我渐行渐远了。在我的口头禅中已经不自觉有了“为什么?”“是不是?”匠气式的话语,这一话语也使得我的教育教学行为走向了僵化,教育效果自然打了折扣。  相似文献   

11.
梦想这个词,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若隐若现、可望而不可及的词语,尤其是对刚刚毕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很多时候,他们都是力不从心的"小白",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面前,很多人选择放弃最初的梦想。找一份安逸的工作,过着相对稳定的生活,年轻时的梦想离他们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12.
一、培养良好的阅读心境 在这样一个极尽功利化的社会里,盛行浮躁之风。即使是我们中学生也不例外地受其熏染,心境总是浮泛而不沉静,急欲成功而渐离成功愈远。实际上,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冷静、沉静、宁静,正像古人所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心境永远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子石 《中国考试》2005,(11):1-1
一个人从生下来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到上小学、中学、大学……,用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专司学习。即使如此。走上工作岗位。又会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亦或感到所从事的工作离自己的喜好、所学专业渐远.于是重操书本。就算退了休,修身养性之学又丰富多采起来。可见。学习将伴随我们的一生。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人的生命历程就是一个认知和学习的历程.整个人类的历史也就是一个知识传递、积累和创新的历史。特别是当今时代。知识已经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知识的传播、继承和创新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而学习正是这个关键的起点。  相似文献   

14.
从民族国家的意义上来说,母语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主要语言。它是一个民族社会思维和交际的基本工具,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载体和精神家园;从个体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上来说,母语是一个人思维和交际的基本工具,也是一个人赢得认同.获得归属感、安全感、尊严感、自豪感的最基本的途径,因此。无论是出于增强民族国家的凝聚力,发展民族国家的科学文化考虑,还是为个人生存和发展提供基本保障来看,每个国家都把母语教育放在课程最重要的位置,极其重视母语教科书的编写和认定。  相似文献   

15.
古往今来,已经有无数哲人提到要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精神家园是一个漫长而又古老的命题,人类诞生的那一天就在寻找,而现代人的这种渴望似乎更强烈了。精神家园是分层次的,不同层次的人有不同的精神家园的标准。当满足这个标准时,可以认为已经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人有自己的精神家园。但是世间没有完美的永恒,人们的要求也是无止境的,精神家园的标准也在变化,或提高,或降低。寻找精神家园,就是在寻找真理和幸福。作为教师,怎样才能符合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实现自己耕耘中不求最好但求更好的理想,寻找到我们的真理和…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六月     
这个标题借用了朱自清、叶圣陶等人上世纪20年代在上海出版的一本同人刊物名称。当年叱咤文坛的大师离我们渐行渐远,但他们思想的光芒却永远照耀着我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17.
在人们的印象中,"老外"们的"雅致生活"离咖啡、下午茶、Party 等西方式的生活比较近,离东方人的生活比较远,离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就更加远。其实,民族的、传统的、文化的东西不同于经济的发展,"独特"才是它真正的内涵,也是它吸引另一个民族的人"眼球"的生命力所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所建立的精神家园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如何重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成为当代中国文化面临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和挑战。当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精神家园的重建,既不能走复古的道路,也不能走西化从而否定传统的道路,而应当在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外来文化之间保持一种张力。现代只有根植于传统才有深厚的生命力,正如传统只有再生于现代之中才获得生命力一样。当代中国文化重建的方向应当是立足于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视角,汲取传统与外来文化的精髓,创造出既不属于古代又不属于西方,同时又表现出了我们时代根本精神的新的文化形态。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这一复兴的过程同时也就是新的精神家园建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信仰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仰在现时代越来越失去其重要意义,甚至成为一些人嘲讽和讥笑的对象。在这种状况下,很有必要揭示信仰在整个人生中的作用和地位。这首先需要我们自身具有坚实的信仰。多少年来,宗教神学所揭示的信仰愈加理性化,离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的生活愈来愈远;同时世俗性信仰也暴...  相似文献   

20.
黄松海 《新作文》2004,(5):36-37
【作指导】马远离了时代,远离了人群,渐行渐远。奔腾的影像模糊于现代人记忆的湖底.静止在十二生肖的图案之中。只有当马跃上历史的平台——马年,它才闯入我们的视野,逐渐清晰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