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当前高校的考试制度,制约和影响着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及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文章分析了目前高校课程考试的弊端,就改革高校考试制度,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改革考试制度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需要依靠科学的考试制度来促进。当前现代远程教育的考试制度与考试管理存在的弊端已成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障碍之一。改革现行的考试制度和考试管理,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良好的思想环境、人文环境,创建合理的考试环境、科学的课程环境以及和谐的管理环境,才能有力地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考试作为一种衡量教育过程与结果质效的手段,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影响重大。而高校现有的考试形式、考试内容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和发展,不利于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改革高校考试方式与考试制度势在必行。首先,坚持高校考试形式的多样性;其次,确立以创新能力考核为主体的考试内容;第三,加强高校考试管理。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创新型人才,然而当前大部分高校的课程考试仍然深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成为制约培养创新人才的瓶颈.通过对当前我国高校课程考试现状与弊端的分析,以及国外高等教育发达国家课程考试的优秀经验的借鉴与吸收,提出在树立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考试理念基础上,辅以相关部门的配套改革和互联网技术的充分运用,从而建立一种具有持续动态的教学反馈、多样化的考试方式、全面的考试内容,且有科学考核评价标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全过程考试.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考试制度和考试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国家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为使我国高校学生能适应知识经济和时代发展,培养我国创新型复合高级人才,针对目前高校考试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高等学校的评价形式、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过程化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建立适应创新型人才的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考试制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考试制度,在新的形势、新的人才质量观下,已不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在对高校考试制度现存的弊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考试改革时于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的必要性,并就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考试制度改革,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21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各高校责无旁贷的任务,而考试又是衡量各高校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但现行考试制度对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存在着不足。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考试的作用的现状,提出了改革考试制度的方向和应采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8.
大学考试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中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主要手段。由于现行大学考试制度存在着诸多弊端,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大力推进高校考试制度改革,已成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改革高校考试制度 加强学生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21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各高校责无旁贷的任务,而考试又是衡量各高校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但现行考试制度对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存在着不足.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考试的作用的现状,提出了改革考试制度的方向和应采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0.
考试是现代社会人才培养与遴选的重要机制。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考试制度不利于人才成长的弊端,提出把考试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与突破口,从增加考试形式、拓宽考试内容和激励考试管理中教师参与三个方面提出完善考试制度安排,改进教学质量,培养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校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才的关键在于培养,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则在于造就一支创新型教师队伍。通过改革管理体制、重视科研、强化职业修养及引入新人才等途径,构建高校创新型教师队伍,以确保培养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2.
研究型大学的高考招生工作,需要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导,选择未来的知识创新者,综合素质基础的社会服务者和领导者,多元智能方面的特长者,多元文化的学生集体,以培育更具有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精英人才。  相似文献   

13.
创造性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由自我探索期、集中训练期、才华展露与领域定向期、创造期、创造后期五个阶段构成;早期促进经验、研究指引和支持、关键发展阶段是指引这五个阶段的三种主要影响因素;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社会背景是三种重要的创造性素质;营造创造性环境、实施创造性教育、培养创造性能力、塑造创造性人格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活动课程培养模式、课堂教学创新模式、高校与中学联合培养模式是三种有效的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新时期地学教育,就必须实施创造教育,就必须建立一支富有创造能力的高素质创造型教师队伍,就必须培养大批创造型人才。实施创造教育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首先,要树立创造型人才观;其次,要全方位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第三,要强化创造型教师的培养和培训;第四,要努力营造创造性的校园环境,实施创造型的学校管理;第五,实施创造型教育的关键是要有创造型的校长。  相似文献   

15.
公务员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政府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服务公众的水平。而参加公务员考试的群体中最多的是学生,高校对他们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今后我国公务员队伍的素质。随着公务员考录工作科学性提高,对高校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要适应社会需求导向,提升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才能肩负起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使命。  相似文献   

16.
高校实行期首考试制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每学期进行的期终考试对检查学生该学期所学课程情况起着最终的总结性评价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学生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养成了较强的应试能力,使得这种课程考试的方式既不能充分发挥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又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要求,同时,期终考试的时间安排对其总结性评价作用的效果又有着很大的影响。将期终考试时间改为下学期期首进行,实行“期首考试制”,有助于充分发挥期终考试的导向作用,使学生全面、牢固掌握所学课程。  相似文献   

17.
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不仅要成为我国开展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与合作、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地,同时也要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延伸中心,建立多元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本文还提出了以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为核心,建立"金字塔式"的科研网络体系,同时建立全新的重点实验室开放性管理体制,从而使之成为实施科技强国、创新型人才培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依托和支撑点。  相似文献   

18.
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应重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素质。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培养有创新素质的高层次人才,对于教育机构的领导和决策者来说,关键是人才观的创新;对于学校教师和导师而言,重要的是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将创新教育理念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的始终。目前应逐步建立完善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倡研究生教育的多样化、自主化、高效化、研究化、国际化和个性化,以适应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9.
创新型人才培养与远程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体现和实现这一灵魂的,则是创新型人才。从远程教育实践来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不容乐观。要加快远程教育改革,必须端正教育指导思想,合理组织教育教学过程,创建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建设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推动创新教育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以行政化制度下党外人才发展的现状为切入点,论述了去行政化视野下党外人才的发展以及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去行政化有利于党外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形成民主、自由的教育环境,构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有利于教育制度的改革,形成文明、和谐的管理环境,构建"教授治校"的大学领导机制;有利于统战文化作用力的发挥,形成政治文明生态环境,构建现代大学教育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