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在指导学生复习平面几何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时候,运用发散思维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提供给教师们参考。小学几何初步知识,主要是研究简单的几何形体的求积问题,而求积问题又是从长方形的面积开始导入的。例如,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扇形,这六个图形的面积公式都是以长方形的面积为基础,直接或间接地把各图形分别转化为长方  相似文献   

2.
今年上半年,我参加了扬州市“百节好课”的优课赛,所做的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材——“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得到了与会老师的充分肯定。现将其中一个片段中的两个问题(见★处)摘录如下,以飨读者。在复习了六种最基本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形、梯形)的面积公式以后,黑板上出示了这六种图形的图片以及相对应的面积公式,而且排列的顺序比较乱。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小学阶段我们首先学习的是什么图形的面积? 生1:长方形。师:为什么先学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呢?能不能请同  相似文献   

3.
为了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启迪学生智慧,培养他们探索未知世界,发现客观规律的创造能力,我们在教小学数学第六册94页练习“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时,作了一次尝试。为使学生不仅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算,而且能掌握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思维规律,我们决定把这个习题作为例题来教。先分别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具各一个,让学生观察后说出它们各是什么图形,怎样求它们的面积。继而进行演示,将它们拼合成一个组合图形。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继续观察,问:能不能利用已学过的面积公式直接求出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学生说不能。接着要求学生动脑筋想办法,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复杂转化为简单。我们采取以下办法帮助学生实现这一转化。  相似文献   

4.
王咏梅 《辅导员》2015,(3):25-27
【案例背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知识。这节课的编写意图是由主题图引出需要计算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然后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数方格数出两个图形的面积,再比较两个图形的底和长、高和宽,引发猜想,接着是合作、探索、交流,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我上这节课的时候,由“买车位”的情境引入,  相似文献   

5.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材中有“圆的面积”公式推导一节。这节课可分为四段进行教学。第一段约5分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圆的图形)感知圆的面积的概念。第二段约20分钟,教师为学生创设圆的面积推导的条件,指导学生将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将圆的面积的概念转化为长方形的面积的概念,完成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建立圆的面积公式的新概念。第三段约13分钟,教师安排适量的口算题、笔算题和思考题,让学生进行三种类型练习,复习巩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第四段约2分钟,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评价。这…  相似文献   

6.
一、归类整理训练在总复习中,我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整理已学过的知识,提高他们善于抓住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能力。例如,面积的复习,先引导学生画出图形之间的联系图,在画图、观察、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以长方形面积公式为基础,用割补法把平形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再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为重点,把其它平面图形如梯形、圆等通过割补、拼合转化成长方形或平行  相似文献   

7.
导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五单元中“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知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学习了长度单位、理解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含义,并学会了用面积单位直接量图形面积的基础上安排的,也是学生今后学习正方形、平形四边形、三角形等其他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必备基础。由于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是学生学习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开始,因此,学生切实学好这一知识显得尤为重要。鉴于上述对教材的分析和认识,可把“学生掌握并运用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又由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的思维正…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六册第123—125页。教学目的 :1 使学生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原理 ,并能熟练地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运算。2 认识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在单位不统一时能自觉地统一单位。3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迁移、概括能力。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1 下图中每个小方格是1平方厘米 ,试说出下面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2 求上图面积有几种方法?哪种方法最简便?3 总结(为过渡作准备)。求上面图形面积可以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数的方法 ;第二种是加法 ,一行一行地加 ;第三种是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从历年情况来看,每到小学六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就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原五年级中等学生人数迅速变化,学困生比例逐渐增大。究其原因,教学内容编排跨度大是重要因素。一、教学内容编排跨度探析⒈几何图形从平面骤升到立体从三年级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公式开始,到五年级下学期认识圆的特征,学习圆的周长、面积,学生几乎都在学习平面图形的知识,而六年级的第二单元,就开始深入立体图形知识的学  相似文献   

10.
六年制七册四单元求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应用题,包括已知长、宽(或边长)求面积和求组合图形面积两种类型。为让学生较快掌握这部分知识,教师应把握教材的编排特点组织教学。1.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发现和理解面积公式。为便于学生理解、熟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材安排了例1、例2两个例题。例1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实践,让他们自己在实践中发现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六册第23~125页的内容。知识目标: 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运应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相似文献   

12.
通用教材第六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一章节里,安排了组合图形的初步认识及其面积的计算。我认为编者安排这一内容的意图在于:1、通过分析组合图形的组成,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与想象能力;2、使学生在弄清图上所标的尺寸和计算面积所需要数据之间的关系时,进一步明确长方形、正方形概念的内涵;3、通过组合图形  相似文献   

13.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学习计算图形面积的开始,今后不少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都得借助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推导。因此,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不仅是本单元的重点知识,也是几何初步知识的重点和关键内容。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独立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一、习旧引新,设疑激趣 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尽可能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数学意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心理和知识的准备…  相似文献   

14.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意义,了解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其它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有层次地操作、观察,从中发现长方形的长和宽与面积的关系,归纳出它的计算公式。然后通过应用检验,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并灵活运用公式,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参与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为了突出这一教学重点,可设计如下教学过程。一、设疑引题1.提问:什么叫做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2.出示投影图。要求学生观察后回答这两…  相似文献   

15.
当师生共同复习回顾完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共六个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之后,出现了下面精彩的环节。  相似文献   

16.
精是少和好的结合。“精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突出,抓住主要矛盾。要做到精讲,教师必须熟悉教材的前后联系,明确教材的重点。如讲授面积这一章时,我们会发现只有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直接求出,其它图形的面积都要利用长方形面积的公式间接求出。所以,只有求长方形...  相似文献   

17.
精是少和好的结合.“精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突出,抓住主要矛盾.要做到精讲,首先,教师必须熟悉教材的前后联系,明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针对重点狠下功夫.如讲授面积这一章时,求各种图形的面积中,只有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直接求出,其它图形的面积都要利用长方形面积的公式间接求出.如讲圆面积时,用教具通过演示,学生就可以看出,由圆面积转化成长方形面积后,长方形的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宽就是圆的半径.因为圆的周长=直径×π,那么半个圆周长就是半径×π,从而推导出求圆面积的公式:圆面积=半径×半径×π.  相似文献   

18.
统编《数学》六册的长方形面积公式,一般采用数一数方格图,就推导出计算公式,再运用公式进行计算的教法。这样,学生虽能掌握公式,但他们在头脑中很难保持方格图形的表象,致使今后一个较长时间内,只知道按公式列算式,不理解已知条件是长度单位,而计算结果却是面积单位的道理。为克服这一弊端,我们将原教法改成连续观察不同的图形,使方格图有一个从有到无的变化过程,学生对长度单位转化为面积单位也有个思考过程,教学效果较好。简要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六册91页例1、92页例2。教学要求:理解并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及公式的推导。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5分钟) 1.口答: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②观察下面各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每一小格是1平方厘米,以下同)  相似文献   

20.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是学生探索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的基础,是学生学习面积计算的起始课。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通过数小正方形去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的方法,学生对于图形大小的概念建立在数小正方形的基础之上,这是本课教学的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