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时着我国“神舟”号宇宙飞船的五次发射和回收成功,宇宙飞船和人造地球卫星问题再度成为中学物理教学的一个亮点,相信它也将成为高考的热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对卫星的变轨问题认识比较模糊,特别是对变轨涉及到的几个速度大小区分不清.本文就如何区分这几个速度大小问题作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中的卫星变轨问题是一个教学难点,学生对卫星变轨时到底是加速还是减速,以及变轨时切点处的向心加速度是否发生变化,都感到困惑。文章对卫星的变轨问题进行数学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卫星变轨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中物理卫星变轨问题常涉及到的三个物理量周期、速度、加速度是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模糊和比较难掌握的问题,为此,在此文中尝试先从介绍卫星变轨的相关知识来对这三个物理量进行专门的分析,便于大家更好地理解与掌握。  相似文献   

4.
1变轨道发射同步卫星知识简介 目前我国发射同步卫星多采用变轨道发射.这种方法消耗的燃料少,也不受位置的限制.但变轨过程中比较复杂,必须利用多级火箭给卫星不断提供能量,并要多次调整位置,是一项高尖端技术.  相似文献   

5.
卫星的变轨     
人造卫星在运动时,如果万有引力与向心力相等,卫星将做匀速圆周运动.如果万有引力与向心力不相等,卫星将做变轨运动.与卫星变轨运动有关的问题一般有下面几类:  相似文献   

6.
徐继芳 《考试周刊》2011,(55):164-164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天体的发射和运转问题得到各地高考命题专家的青睐,而卫星在发射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变轨也成了考试的热点,在各地的高考试卷、质检考试卷,以及大学考试卷中都已屡见不鲜。但卫星变轨问题对很多学生来说一直是较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  相似文献   

7.
孟庆光 《考试周刊》2011,(82):176-177
航天技术是高中物理教育的热点,也是高考的必考点。在卫星变轨问题上学生往往容易出现错误,特别是加速度与向心加速度的关系学生更容易混淆。  相似文献   

8.
卫星变轨问题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其原因在于学生对变轨问题的理论推演较难理解.如果我们将卫星变轨问题的理论推演改为实例推演,那么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推演就能很快的掌握卫星变轨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神舟”号宇宙飞船的五次发射和回收成功,宇宙飞船和人造地球卫星问题再度成为中学物理教学的一个亮点,相信它也将成为“3 X”高考的一个热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对卫星的变轨问题认识比较模糊,特别是对变轨时涉及到的几个速度大小区分不清。本文就如何区分这几个速度大小问题作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0.
伍青松 《考试周刊》2014,(84):136-136
人造卫星变轨问题是高中阶段的热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文章从同步卫星的一般发射过程入手,分析卫星转轨过程中的速率变化、能量转化。  相似文献   

11.
万有引力与卫星及天体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之一.卫星、天体的运动涉及的知识较多,有万有引力定律、圆周运动知识、牛顿运动定律.在解答此类问题时,不论是定性分析,还是定量计算,首先要理清思路,要抓住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和星球表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近似等于星球对它的万有引力这一基本关系,将卫星和天体运动当作匀速圆周运动处理;然后再根据题设条件,依据下列等量关系选择等式,加以分析.在分析卫星变轨问题时,要抓住做向心运动和离心运动的条件进行分析,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万有引力与卫星及天体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之一。卫星、天体的运动涉及的知识较多,有万有引力定律、圆周运动知识、牛顿运动定律。在解答此类问题时,不论是定性分析,还是定量计算,首先要理清思路,要抓住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和星球表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近似等于星球对它的万有引力这一基本关系,将卫星和天体运动当作匀速圆周运动处理;然后再根据题设条件,依据下列等量关系选择等式,加以分析。在分析卫星变轨问题时,要抓住做向心运动和离心运动的条件进行分析,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王文亮 《物理教师》2010,31(8):33-34,36
2007年10月24日“嫦娥1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随着“嫦娥2号”探月卫星预计于2010年年底发射升空,嫦娥探月工程将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卫星发射过程中要经过多次变轨,与此相关的问题也悄然进入中学课堂.  相似文献   

14.
惠永 《物理教师》2011,32(7):41-42
流行观点1:关于卫星变轨问题的解释. 如图1,比较卫星分别在轨道3和轨道2运行时经过B点时的加速度的大小、运行速度的大小.  相似文献   

15.
万有引力定律在航天科学上的运用,是万有引力定律这一章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而卫星的变轨问题更使学生难以理解。  相似文献   

16.
卫星环绕地球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的情景是近年高考的热点之一,那么,当卫星经过近地点和远地点时,应该用变轨运动还是圆周运动分析呢?这一问题因研究思路不同有以下两种回答.1环绕地球做变轨运动卫星环绕地球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的情景中,地球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星、地间距(卫星与地心间的距离)不断变化,在卫星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过程,星、地间距不断增大,卫星做离心运  相似文献   

17.
杨海燕 《物理教师》2010,31(2):12-13
人造地球卫星“变轨”问题,是一个很“时尚”的问题,由于很“时尚”,所以这一问题常以不同形式出现在各类考题里.事实上,要清楚地解释这一问题,仅用高中教材的知识是不够的.鉴于很多人对这一问题感到兴趣,笔者在此对这一问题作一详细解释.为了清楚地解释这一问题,先对关于人造卫星的知识作如下补充.  相似文献   

18.
卫星从某一稳定轨道转变到另一稳定轨道运动的过程,简称卫星变轨,这一过程通常出现在发射阶段和回收阶段或调整卫星姿态阶段。由于卫星跟科技、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因而卫星问题成为考试的热点问题,但历次版本的教材对该问题叙述都极其有限,因而成为学习中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9.
卫星从圆轨道变轨为椭圆轨道涉及圆周运动和离心运动、加速度与向心加速度这些概念的理解,本文从常见的错误解析出发,通过概念分析和数学推导,说明在卫星变轨的问题中,变轨前后在轨道相切点的向心加速度不变.  相似文献   

20.
1.卫星的发射 例1 如图1是“嫦娥二号”奔月示意图,卫星发射后通过自带的小型火箭多次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被月球引力捕获,成为绕月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