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天体在圆轨道上稳定运行(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恰好提供其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当某时刻速度发生突变,所需的向心力也会发生突变,而突变瞬间万有引力不变。为了分析问题的方便,本文把天体的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一、变轨原理分析1.制动变轨:卫星的速率变小时,使得万有引力大于所需向心力,卫星做近心运动,轨道半径将变小,线速度、角速度变大,周期变  相似文献   

2.
万有引力与卫星及天体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之一.卫星、天体的运动涉及的知识较多,有万有引力定律、圆周运动知识、牛顿运动定律.在解答此类问题时,不论是定性分析,还是定量计算,首先要理清思路,要抓住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和星球表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近似等于星球对它的万有引力这一基本关系,将卫星和天体运动当作匀速圆周运动处理;然后再根据题设条件,依据下列等量关系选择等式,加以分析.在分析卫星变轨问题时,要抓住做向心运动和离心运动的条件进行分析,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正>我在学习中发现涉及万有引力定律的习题大多以天体运动为核心,如运行速度、估算天体质量或平均密度、变轨问题等,解题的中心方法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和常用的"黄金代换式"(GM=gR2)。1.赤道上的物体、近地卫星、同步卫星运行参量的比较问题近地卫星与赤道上物体的轨道半径相  相似文献   

4.
万有引力与卫星及天体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之一。卫星、天体的运动涉及的知识较多,有万有引力定律、圆周运动知识、牛顿运动定律。在解答此类问题时,不论是定性分析,还是定量计算,首先要理清思路,要抓住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和星球表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近似等于星球对它的万有引力这一基本关系,将卫星和天体运动当作匀速圆周运动处理;然后再根据题设条件,依据下列等量关系选择等式,加以分析。在分析卫星变轨问题时,要抓住做向心运动和离心运动的条件进行分析,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是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它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起来,第一次揭示了自然界中物体间普遍存在的一种基本相互作用规律,对天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具体应用有:根据其规律发现新的天体,测天体质量,计算天体密度,研究天体的运动规律,同时也是现代空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天体的运动时,首先要弄清两个问题:一是物体做圆周运动需要向心力,二是谁提供它需要的向心力。只有当提供的力能满足它需要的向心力时,即"供"与"需"平衡时,物体才能在轨道上稳定的做圆周运动,否则物体将发生变轨现象——物体远离圆心或靠近圆心。对于人造卫星而言,在某一轨道上以某一速度运动,万有引力与向心力相等时,卫星在该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如果卫星的线速度变  相似文献   

7.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中的卫星变轨问题是一个教学难点,学生对卫星变轨时到底是加速还是减速,以及变轨时切点处的向心加速度是否发生变化,都感到困惑。文章对卫星的变轨问题进行数学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卫星变轨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这节课,既是该章的教学重点,又是该章的教学难点,特别是在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判断人造地球卫星变轨过程中,参量变化的问题上,学生往往会出现错误。究其原因,首先是学生对人造地球卫星变轨前的运动状态理解不透;其次是学生对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和所需条件掌握不牢;两者兼而有之者只能是硬套。在此,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探索,进行一个实例的分析:例:用火箭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过程中,人造地球卫星与火箭的脱离靠连接螺栓的爆炸来完成,求人造地球卫星与火箭脱离后,其运动轨道半径…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阶段,天体运动与圆周运动、机械能守恒联系比较密切,公式繁多关系复杂,致使很多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推导和理解比较吃力.本文就天体轨道运动和变轨道问题的教学谈谈我的体会,希望对学生学习有所帮助.一、卫星在轨道上运行卫星在圆轨道上运行的学习关键在于对轨道参数的理解和推导.卫星在圆轨道上运行由于仅受到万有引力而且做匀速圆周运动,故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其运动参数只由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天体运动时,明确天体运动的轨迹、圆心及半径,建立天体运动的空间图景,适当运用几何关系,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当研究了太空飞行物绕地球或者其它行星运动的特点时,可以看出运动的初始条件和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决定了它们的运动特点.如果除万有引力之外,物体还受到其他作用力,物体的运动性质又将发生哪些变化呢?太空飞行物靠近地球大气层时,人造地球卫星(自带动力)的变轨,就属于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2.
卫星做椭圆运动解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体的运动轨迹往往是圆或椭圆,而现行物理教科书中对圆形轨道的介绍较多,轨迹为椭圆的天体运动则介绍甚少.针对参加物理竞赛同学在解答卫星做椭圆运动一类试题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考纲要求考生掌握轨迹为椭圆的天体运动.本文对如何解答此类问题进行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自然界中物体间普遍存在的一种基本相互作用规律和行星运动的本质原因.从此把地上的运动和天体的运动统一了起来.万有引力定律的具体应用有:根据其规律发现新天体,测量天体质量,计算天体密度,研究天体的运动规律,同时也是现代空间技术的理论基础.这一部分内容是高考的热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普遍反映公式变化较多,各种关系复杂,但在教学中如能让学生分清下述一些相近或相关的概念,就可以很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4.
1.自转模型:F引≥F向,r≤R 在自转天体表面上相对天体静止的物体,以天体自转轴七某一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它的圆轨迹依附在天体表面上,角速度等于天体自转角速度.在天体表面上不同位置的物体,轨道半径不同,所需的向心力不同.向心力由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提供,另一个分力为重力.  相似文献   

15.
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自然界中一种基本的相互作用规律,并且它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与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了起来.我们知道,地面上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差别很小,在一般  相似文献   

16.
卫星变轨问题是高中物理一个难点,对很多高三学生来说仍是如此.教师在讲述卫星变轨问题时,一般都是从物体做圆周运动、离心运动或向心运动的条件(即万有引力与向心力的大小关系)出发再结合功能关系进行分析.这种方法因简便易行而得到广泛使用,它的不足是对其中的难点"卫星经过不同轨道上的同一点时速度大小不同"很难做出易被学生理解的解释.笔者提出解决问题的一种办法,即借用曲率半径的概念处理一般曲线运动的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理论推演.希望对高中物理教师突破卫星变轨的教学难点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物体运动的轨迹可根据参数方程分析、确定,如:确定平抛物体运动的轨迹,建立如图1所示的坐标系,则物体运动的参数方程为:消去参数t,可得: 此方程为抛物线方程,故平抛物体运动的轨迹为抛物线. 例1 半圆光滑槽质量为M,半径为R置  相似文献   

18.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于1687年在其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得出所有物体之间都有万有引力作用的结论.从而把天体的运动同地面的物体运动纳入到统一的框架之中,实现了人类科学认识的一次重大综合和飞跃,自从那时起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一、高考对相关知识的考查分析与预测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人造卫星及天体的运动 ,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其形式多以选择、计算题出现 .随着我国空间技术的不断发展 ,神州 3号、4号宇宙飞船相继上天 ,航天技术日益成熟 ,预计在今后的高考中 ,对天体运动的考查题仍将会出现 .1 .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 ,其向心力由天体间的万有引力提供 .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题有两条思路 .①在地面附近把万有引力看成物体的重力 .GMmR2 =mg ,主要用于计算涉及重力加速度的问题 ;②当天体转动时 ,有 :GMmr2 =mv2r =mω2 r =m( 2πT…  相似文献   

20.
赵鹏 《甘肃教育》2010,(9):55-55
在不考虑天体自转的前提下,物体在天体表面附近的重力大小可以认为等于天体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大小.设天体表面一个物体质量为m,天体质量为M,g为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R为天体半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