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王延军  温娇秀 《软科学》2011,25(7):61-66
借鉴修正后的两变量SVAR模型对我国各次产业波动中的供求冲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供给冲击相对于需求冲击来说在我国各次产业产出波动的形成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这在第二产业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其次是第三产业,最后是第一产业;在第一产业中,供给冲击对于价格水平波动的形成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在第二、三产业中,需求冲击比供给冲击则具有更高的相对方差贡献率。  相似文献   

2.
钟美瑞  宋婉婷 《资源科学》2020,42(8):1580-1591
本文基于产业安全视角,采用2006年8月—2018年12月的月度数据,将影响战略性金属矿产价格波动的直接和间接因素同时融入统一的分析架构中,并构建TVP-FAVAR实证分析模型,提炼出反映战略性金属行业波动本质的综合因素,全视角分析供给冲击、经济需求冲击、战略性金属特定需求冲击以及金融投机冲击导致的战略性金属矿产价格波动对战略性金属行业产出的影响及时变特征。结果显示:①战略性金属矿产价格冲击的行业影响效应具有时变性,在不同时间尺度与不同时间点,其影响效应呈现异质性;②供给冲击对战略性金属矿采选业产出的影响最大,而经济需求冲击主要影响战略性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出;③战略性金属矿产价格波动对中国战略性金属行业特别是战略性金属矿采选业产出产生显著抑制作用,严重影响了中国战略性金属产业安全,在当前中美贸易战背景下,其负面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王波  倪国江  韩立民 《资源科学》2019,41(2):289-300
结构调整与经济波动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厘清结构调整与经济波动的关系对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产业结构视角分析了中国海洋渔业经济波动的引发动力,并采用动态面板模型检验判断了海洋渔业产业结构演进是熨平还是放大了海洋渔业经济波动。结果显示:①海洋渔业产业结构演进能引起海洋渔业经济波动,不同海洋渔业产业结构形态影响海洋渔业经济波动的差异明显;②海洋渔业产业结构高级化、加工系数影响海洋渔业经济波动的“杠杆效应”明显,且高级化的放大效果更加显著;③海洋渔业产业结构合理化、软化与养捕结构对海洋渔业经济波动影响的“熨平效应”显著,且合理化的抑制效果要高于养捕结构,但低于产业结构软化。为平稳推进海洋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认为在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中,要注重产业结构合理化、软化对海洋渔业经济波动的熨平作用。  相似文献   

4.
朱军 《资源科学》2013,35(6):1115-1124
目前鲜有文献基于政府配置的财政资源和政府控制的自然资源供给变化讨论中国宏观经济波动问题.并且目前涉及到的宏观DSGE模型较少基于“贝叶斯”参数估计进行脉冲响应研究.据此,本文构建了含土地供给冲击、财政支出冲击的“动态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研究了中国的宏观经济波动问题.研究发现:中央公共资源配置与地方公共资源配置的经济效应是类似的;土地供给量与土地房产税负的经济影响存在很大的差别;政府土地资源配置对实际产出会形成即期的扩张效应,但随后即形成“挤出”效应,并且其对实际产出的波动影响程度大于土地房产税负的影响;土地资源供给冲击对实际产出和通货膨胀波动方差的贡献是逐渐增加的.  相似文献   

5.
以1980-2008年的美国、欧盟15国和中国为研究样本,从油价冲击来源角度对石油价格波动与经济增长的负相关性逐渐减弱,甚至两者并行不悖的原因进行了探讨.首先采用滚动VAR方法对两者的动态变化关系进行了检验,然后采用SVAR模型将石油价格冲击分解为供给冲击、经济需求冲击和预防性需求冲击,且近10年油价波动主要由经济需求冲击推动.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供给冲击和预防性需求冲击推动的油价上涨与经济增长呈现负相关关系,并且由于石油强度下降、低通货膨胀环境等原因,两者负相关性逐渐减弱;经济需求冲击推动油价上涨时,短期内需求冲击的经济拉动作用大于油价上涨带来的负向作用,油价上涨与经济增长会呈同向变化,这一结果在三个经济体中均得到了验证.因此,考察石油价格波动与经济增长关系时,要区分油价冲击来源,这一结论对政府部门确定油价上涨应对策略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煤价波动成因及其价格发现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迪  张言方  殷琴  聂锐 《资源科学》2013,35(8):1643-1650
以秦皇岛煤炭平均价格为例,借助时间序列分析的多种计量方法,从长期均衡关系和引导关系两个方面对我国煤炭价格波动的成因及其价格引导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国内煤炭价格与国内煤炭供给、煤炭需求、国际煤炭价格和国际原油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其中,煤炭供给与煤炭需求对煤炭价格波动呈非对称影响,煤炭供给对国内煤价的影响相对较小,国际煤炭价格对国内煤炭价格的影响远大于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主要耗煤行业煤炭需求、国际煤炭价格、国际原油价格均对国内煤炭价格波动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而煤炭供给的引导作用并不显著;现阶段国内煤炭价格下滑是内需不足与国际能源价格冲击的结果,两者对国内煤炭价格发现的综合引导能力为54.17%.  相似文献   

7.
投资波动性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投资波动是形成经济周期的主要原因,投资波动性具有经济增长率的减损效应,因而最优投资路径应该具有适度的光滑性。实证结论表明,目前我国投资增长率和投资率与经济增长的趋势水平之间具有方向不同的相关性,投资需求波动的平稳性是经济波动稳定性的主要原因。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当中基础设施等低产出投资比重过大,导致投资率形成较弱的产出驱动能力。为此积权财政政策需要适度修改期限结构和投资结构,以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8.
《软科学》2015,(12):111-116
通过构建平滑机制转移空间面板模型探讨了在国际市场冲击下国内25个区域性有色金属市场的波动效应。结果表明:国际市场对国内有色金属市场的冲击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国内有色金属市场表现出了空间异质性:相比国内其他地区的市场,在受到相同强度的国际市场冲击后,呼和浩特、上海和西安等地的市场会出现更大的震荡,这导致了跨地区套利机会;国内区域性有色金属市场表现出了空间依赖性:市场波动具有空间扩散效应,呼和浩特、上海、杭州、济南、长沙和西安等地市场的波动扩散效应最为显著。波动扩散效应具有明显的地理区位特征,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扩散效应会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9.
王增文 《科学学研究》2016,34(9):1336-1346
采用DSEG理论分析框架建立了社会保障与技术创新、技术扩散的动力系统模型来研究其对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的影响。基于中国2000-2014年的经济数据对动力系统模型进行校准与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目前的经济形势,解释力达到了81.76%,方差分解与IR分析结果表明,与社会保障冲击在短期内与引发的经济波动不同,技术创新技术扩散变量冲击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并且持续地增加潜在的技术存量,从而,促使生产部门进行更多的研究与试验性发展投入,使得经济产出在更高水平上达到均衡。然而,社会保障对经济的影响效应体现在对其它经济变量的"传递"和"联动"方面。社会保障投入的正向冲击能够对就业、技术存量等具有正向的传递效应;而与工资的"联动性"能够对经济产出产生更大的提升作用,从而使得中国经济不断地达到新的更高均衡水平。  相似文献   

10.
降水对蔬菜价格波动有重要影响,分析降水的蔬菜价格冲击效应对菜价预测及市场供需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包含降水因素的蔬菜供需动态模型,揭示逐日降水对菜价的影响机制,并阐明了降水对不同蔬菜冲击效应存在异质性的原因;然后基于广州市2004-2018年逐日的菜心、生菜和豆角3种蔬菜零售价格数据及降水数据,采用VAR...  相似文献   

11.
沈俊杰  黄书培 《资源科学》2022,44(5):994-1008
铜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近几年国际铜价出现频繁而剧烈的波动,成本的变动将影响中国工业经济的平稳发展。为了探究国际铜价对中国工业经济的结构性冲击,本文采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MSVAR)和波动率向量自回归模型(TVP-SVAR-SV),将国际铜价格结构性冲击分解为供应冲击、总需求冲击、投机需求冲击、特殊需求冲击,然后利用2004年8月—2019年12月的LME期铜价格数据,分析了国际铜价波动对中国工业经济指数(包括工业品进口价格指数IMPI、工业增加值IAV、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的时变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国际铜价冲击在相同区制、滞后期、特殊时期对中国工业经济的影响有较大差异。总需求冲击是对中国工业经济指数中IAV和PPI的影响作用最强;供应冲击在不同区制下都对工业品进口和出厂价格上涨都起反向冲击作用;投机需求冲击加剧工业品进口和出厂价格波动,在金融危机期间表现更加明显。②铜价格结构性冲击对工业经济各个指标的影响程度呈现工业品进口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工业增加值。此外,各种冲击产生的影响维持时间限于短期(4个月),中长期影响较弱且影响方向与短期作用效果相反。这些发现有助于市场监管者防范国际铜价波动风险,为工业部门生产和工业品价格调整及投资者投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余源源 《软科学》2008,22(6):11-16
利用中国1978~2005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就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短期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收缩效应";在长期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扩张效应"。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作用较小,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影响作用的程度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3.
苗淑娟  李北伟  刘鑫 《情报科学》2006,24(9):1306-1310
创业企业融资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信息不对称。本文在对创业融资中资金供需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分析的基础上,借鉴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机理,提出基于时间动态性的资金供需双方间的创业融资信息传递机制的研究框架。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在参与主体、传递对象、传递手段和传递规程等四方面,提出相应的支撑创业企业融资的信息传递机制的具体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4.
《Research Policy》2023,52(5):104740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mpact of Demand-pull (DP) and Technology-push (TP) on growth, innovation, and the factor bia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a two-layer network of input–output (market) and patent citation (innovation) links among 307 6-digit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 1977–2012. Two types of TP and DP are distinguished: (1) DP and TP are between-layer spillovers when market demand shocks pull innovation and innovation pushes market growth. (2) Within-layer DP arises if downstream users trigger upstream innovation and growth, while TP effects spill over from up- to downstream industries. The results support between- and within-layer TP: Innovation spillovers from upstream industries drive market growth and innovation. Within the market, upstream supply shocks stimulate growth, but this effect differs across industries. DP is not supported but shows a factor bias favoring labor, while TP comes with a shift towards non-production work. The results are strongest after the 2000s and shed light on the drivers of recent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its factor bias.  相似文献   

15.
《普罗米修斯》2012,30(3):297-305
Market efficiency is essential in a world of scarce resources, but it is a secondary concern if human survival depends on a market that can provide reliable agricultural supply. For example, the projected increase in the frequency, magnitude and severity of extreme weather events (as increasing CO2 emissions make the world warmer) has profound implications for the reliability of the multilateral agricultural market. Market reliability is assumed to be embedded in supply and demand price transmission, although this assumption may not hold in a changing climate. This paper examines these concerns and makes recommendations 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and to leaders of national governments about rethinking the balance between interdependence on a multilateral agricultural market and national independence (not self-sufficiency) based on development of multiple food delivery systems to protect against periodic agricultural price shocks. Once established, via the WTO Doha round, a non-distorted multilateral agriculture market will become the primary global food security system, but national governments may also wish to examine a range of secondary food security systems.  相似文献   

16.
于娱  马代鹏  王贤梅 《资源科学》2022,44(10):2006-2021
铁矿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其生产和消费对世界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铁矿国际贸易网络韧性对保障未来铁矿供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考虑铁矿上下游5大类产品,构建国际贸易网络,从静态和动态(中断模拟)两方面对网络的韧性进行测度,并对5类铁矿产品网络中全球20大经济体的抗干扰性水平进行测度和层级划分。结论表明:①铁矿石和块矿贸易网络综合韧性水平较低,废钢贸易网络综合韧性水平中等,钢材和生铁贸易网络综合韧性水平较高,说明产业链上游的铁矿原材料贸易网络韧性低,受到外界干扰后网络受到的影响大;而产业链中下游的铁矿产品贸易网络韧性高,受到冲击后的影响小。②在铁矿石、块矿、生铁和钢材贸易网络中,中国的节点抗干扰性水平表现较强,处于第一层,但在废钢贸易网络中处于第二层,因此需加强对废钢产业发展的重视以逐渐提升其抗干扰水平。本文结论对保障全球尤其是中国铁矿产品供需安全、稳定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京津冀高技术产业技术供需协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高技术产业技术供需复合系统序参量指标体系,运用距离协同模型并融合熵理论对京津冀技术供需系统2005—2015年的协同水平进行研究发现:京津冀高技术产业技术供需协同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并实现从弱协同到基本协同阶段的过渡;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对技术供需水平的提高起重要推动作用;各地技术资源禀赋异质导致高技术产业技术供给要素与需求的协同水平及需求要素与供给的协同水平呈差异性,且专利技术供需协同面临较大挑战。基于此,在推动技术需求驱动的技术交易市场体系建立,提高有效技术评估、筛选与供给,完善区域技术供需对接机制,推进技术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促进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供需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港口供需匹配是港口科学发展最为关键问题。本研究在借鉴文献[12]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港口供需匹配模型。本研究首先构建了较为合理的港口供需匹配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借助非均衡分析理论框架,建立了港口供需匹配非均衡评价模型,最后,采集上海港2006-2013年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海港2006-2013年期间潜在供给小于潜在需求、处于严重或轻度供给不足状态,不过供给需求缺口逐年收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