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探讨运动表象时训练不同大脑活动强度对老年人肌肉力量增长的效应。将26名健康老年人(平均年龄:74±8.3,7名女性)随机分为3组:低强度身体训练(30%最大自主收缩)结合高强度大脑活动组(HME组),低强度身体训练结合低强度大脑活动组(LME组),无训练控制组(CTL组),整个训练持续12周(10 min/天,5天/周)。在训练前后分别测试研究参与者右肘屈肌的肌肉力量、表面肌电图(EMG)以及运动相关的皮层电位(MRCP)。训练结束后,HME组的力量显著性增加(13.8%,P=0.002),而LME组的肌肉力量只增长5.0%(P=0.045),控制组的肌肉力量没有显著性改变;只有HME组的MRCP出现显著性增加(28.6%,P<0.005),但LME组(-2.9%,P=0.803)和CTL组(4.9%,P=0.539)均无显著性改变。因此,研究者认为与肌肉最大自主收缩相关的大脑活动强度在老年人肌肉力量的增长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比较女子田径运动员单组力量训练和多组力量训练的效果差异.27名有一定力量训练基础的女子田径运动员随机分配在单组力量训练组(SS组)(n=9),多组(三组)力量训练组(MS组)(n=9),以及控制组(CON组)(n=9).两个力量训练组进行6周、每周两次的力量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双腿屈伸、双腿弯举、腹肌收缩,坐位大腿内收外展、坐式卧推、坐姿滑轮侧下拉.SS组的力量训练为完成1组所有动作,每个动作重复6~9次直至疲劳;MS组完成3组所有动作,每个动作重复6~9次(组间间隔时间为2min).分别在力量训练前、力量训练后三天测试受试者腿屈伸和坐式卧推的最大力量.结果显示,两个力量训练组腿屈伸最大力量都有明显提高(MS组提高15%,SS组提高6%;P<0.05);坐式卧推最大力量仅MS组明显提高(提高10%).CON组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综上所述,多组力量训练与单组力量训练相比,更有利于女子田径运动员最大力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过度训练对大鼠腹膜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机械生长因子(MGF)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8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6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ontrol)和过度训练组(overtraining).过度训练组进行11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最后1次训练后36 h,记录体重变化并测定血液中血红蛋白和睾酮含量.断头处死大鼠并分离纯化腹膜巨噬细胞,中性红法测定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IGF-1和MGF基因表达.离体状态下用不同浓度的IGF-1或MGF与巨噬细胞孵肓2h,观察IGF-1和MGF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安静对照组相比,过度训练组大鼠体重、血红蛋白和睾酮含量均显著降低,分别下降了约19.3%(P<0.01)、13.5%(P<0.01)、55.3% (P<0.01).过度训练组巨噬细胞摄取中性红能力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下降约27%(P<0.05);过度训练组巨噬细胞IGF-1 mRNA水平约为安静对照组的21倍(P<0.01),MGF mRNA水平约为安静对照组的92倍(P<0.01);IGF-1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无显著影响,各浓度组与未加药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MGF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与未加药组相比,10 ng/ml、50 ng/ml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l00 ng/ml、200 ng/ml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l),各浓度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过度训练抑制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过度训练诱导产生的MGF可能在过度训练抑制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肖春梅 《中国体育科技》2012,48(3):100-103,128
目的:研究不同平衡训练方法对提高老年人抗摔倒平衡能力影响.方法:通过对36名分为单项平衡训练组(ST)、固定双重任务训练组(FP)和不定双重任务训练组(VP)健康老年人(70.65±5.48岁),进行为期8周、每周3次、每次45min的不同方法的平衡训练.在训练前、后分别进行BBS、TUG、ABC、SOT、LOS指标测试,进行统计分析讨论.结果:在CDP标准测试条件下SOT、BBS、ABC测试,3组训练后都有显著提高,P<0.05,FP、VP组比单项任务组明显高,FP组P<0.05、VP组P<0.001.LOS测试,3个对照组测试结果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TUG测试,3组训练后都有显著降低,P<0.05,FP、VP组比单项任务组明显降低,FP组P<0.05、VP组P<0.001.VP组比FP组测试指标表现出更好的平衡功能.结论:单项任务的平衡训练可以使老年人在双重任务条件下的表现部分提高,而双重任务条件下的平衡训练表现能更好地优化老年人在双重任务条件下的稳定性.VP条件下双重任务训练,注意力同时分配在认识与平衡任务上,是最佳化提高老年人平衡功能、防摔倒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乒乓球训练对男性大学生机体免疫力的影响.方法男性大学生乒乓球学员随机分为低强度训练组和中等强度训练组,检测首次训练前后和4周训练过程中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IL-6水平.结果首次训练后和训练4周后两组CD4 T细胞比例和CD4/CD8比值较对照组和训练前水平均显著增加(P<0.01).首次训练后两组的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训练前水平(P<0.01),而在持续训练4周后各组间IL-6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中强度的乒乓球训练可以提高男性大学生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低氧训练模式对大鼠肝脏及肾脏组织中MDA含量、SOD活性、GSH-px活性及CAT活性的影响,探讨不同低氧训练模式下机体自由基代谢的变化规律,为确定低氧训练方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n=8),常氧训练组(living low-training low, LL)、高住高练组(living high-training high ,HH)、高住低训组(living high-training low ,HL)、低住高练组(living low-training high,LH)、高住高练低训组(living high-exercise high-training low,HHL).分光光度法测定组织匀浆液中MDA含量、SOD活性、GSH-px活性和CAT活性.结果:1)与LL组相比:各低氧训练组肝脏组织中SOD活性、GSH-px活性及CAT活性均显著性增高(P<0.001或P<0.05);MDA含量也均显著性增高(P<0.001).2)与LL组相比:各低氧训练组肾脏组织中MDA含量均显著性增高(P<0.001);HH组和HHL组SOD活性、GSH-px活性及CAT活性均显著性增高(P<0.001或P<0.05);HL组SOD活性及CAT活性均显著性增高(P<0.001或P<0.05),GSH-px活性无显著性差异;LH组SOD活性及GSH-px活性均显著性增高(P<0.001).2)与LL组相比:各低氧训练组肾脏组织中MDA含量均显著增高(P<0.001);HH组和HHL组SOD活性、GXH-px活性及CAT活性及CAT活性均显著性增高(P<0.001或P<0.05);HL组SOD活性及CAT活性均显著性增高(P<0.001或P0.05),GSH-px活性无显著性差异;LH组SOD活性及GSH-px活性均显著性增高(P<0.001或P<0.05),CAT活性显著性降低(P<.001).结论:高住高练、高住低训、低住高练和高住低训模式,均可显著性增强力竭运动后即刻肝脏和肾脏组织中的抗氧化能力,但仍无法彻底清除运动中产生的自由基,导致自由基脂质过氧化损伤较常氧训练加重.低氧与运动对肝脏和肾脏组织自由基脂质过氧华损伤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年龄和性别因素对力量训练后肌肉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寻力量训练后,年龄和性别两个因素对人体肌肉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青年男、女各8名,以及年龄在65~75岁之间的老年男、女各8名作为实验对象,分别组成不同年龄及性别的4个实验组,对下肢主要肌群实行为期5个月的力量训练计划,要求每周训练3次.在实验前后,采用核磁共振(MRI)对大腿及股四头肌中部肌肉横断面积(MCSA)进行扫描与测定,并计算相应的肌肉量.结果:实验结束后,各组股四头肌肌肉量较实验前均有显著增加(P<0.01),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股四头肌与大腿总肌肉量之间存在正相关(r=0.65;P<0.01),大腿肌肉量与大腿中部MCSA也存在正相关(r=0.76;P<0.01).结论:1)力量训练后,年龄和性别两个因素均不对人体肌肉量的变化产生影响;2)与测量大腿中部MCSA相比,大腿或股四头肌肌肉量的测定对研究力量训练引起的骨骼肌肥大更为精确和恰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恢复手段对一次大强度训练后田径运动员血乳酸(BLA)清除的影响,以明确大强度训练间歇期最佳恢复手段与强度,为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效果提供依据.方法:15名青年专业田径运动员通过递增负荷运动实验测试最大摄氧量(VO2max)和乳酸阈(LAT).1周后,以90%VOmax强度运动5min,运动后即刻分别进行消极性恢复(0%LAT)和4种强度的积极性恢复(100%、80%、60%和40% LAT).于运动前安静时、运动后即刻以及恢复过程中每4 min取1次指血测定BLA,直到BLA恢复至安静水平.比较各组恢复期BLA清除速率以及BLA清除2/3所需时间(t2/3).结果:恢复期0~20 min各时间点消极性恢复组(0% LAT) BLA均高于各积极性恢复组(P<0.05),而40% LAT组则高于60% LAT组(P<0.05),后两者均高于80%LAT组和100% LAT组(P<0.05).80% LAT组和100%LAT组恢复期各时间点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消极性恢复组(0%LAT)在运动后24 min、40%LAT组在运动后20 min、60% LAT组在运动后16 min、80% LAT组和100% LAT组均在运动后12min恢复至安静时水平.积极性恢复各组t2/3均低于消极性恢复组(P<0.05),60% LAT组t2/3高于40% LAT组(P<0.05),80% LAT组和100% LAT组t2/3均低于60% LAT组和40%LAT组(P<0.05),而80% LAT组和100%LAT组t2/3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强度训练后进行积极性恢复对于BLA清除的效果明显优于消极性恢复,BLA清除速率依赖于积极性恢复的强度,两者呈剂量反应关系,且以达到或接近个体LAT强度进行积极性恢复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新型的肌肉无创诊断技术--肌肉功能状态分析仪(TMG),分析振动训练后下肢肌肉的机械收缩状态,评估振动训练的效果和慢性踝关节不稳(CAI)患者恢复过程中下肢肌肉功能状态的变化。方法:招募并筛选出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1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振动训练组,7人)和对照组(非振动训练组,6人)。振动训练组下肢功能训练在Power Plate振动台上进行,而对照组的训练在非振动台上进行。训练负荷及时间:持续时间30 min,刺激频率为45 Hz,一周两次,共8周。两组受试者者在病情、症状、体征、纳入标准上均无差异。测试指标:采用肌肉状态分析仪(TMG)测试肌肉的机械收缩指标,主要指标有肌肉收缩时间(Tc)、放松时间(Tr)、径向位移(Dm)。测试肌肉包括腓肠肌内、外侧(GM、GL)和胫骨前肌(TA)。结果:8周的训练后与实验前相比,振动训练组和对照组较实验前Tc都有所增加,但对照组增加的更多,两组较实验前都没有显著性差异。振动训练组GM的Tr时间缩短了12.3%,对照组增加了45.7%,较实验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变化的比率较振动训练组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 而TA和GL虽有变化,但无显著差异。振动训练组TA的Dm增长13.52%,对照组却缩短了0.25%,但都没有显著性差异。振动训练组GL、GM的Dm分别增长了42.7%、38.4%,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受试者睁眼单腿站立时间较实验前提高61.2%,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睁眼单腿站立时间较实验前提高44.9%,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AI患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TA、GM和GL的收缩时间和径向位移均增加,而放松时间没有明显的一致性变化,这提示振动训练可以提高CAI患者的肌肉收缩能力。振动训练和常规训练均可以提高CAI患者的平衡能力,但振动训练的效果更显著。TMG可以作为CAI患者康复过程中肌肉功能状态的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   

10.
以青少年男子标枪运动员为实验对象,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训练8周后发现对提高运动员的5项快速力量指标测试结果都表现出非常显著性的相关关系(P<0.01).对照组运动员5项反映快速力量的指标成绩表现出显著性相关关系(P<0.01).将这2组运动员运动成绩通过相关均值组内配对t检验得出(P =0.047 <0.05)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提高标枪运动员运动成绩效果更好.实验组有2项指标与运动员专项成绩呈现非常相关性(P<0.01),与1项指标呈现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1.
有学术素养的体育院校学报编辑当充分了解体育学科的特性,谙熟体育院校学报的办刊状况与学术水准,肩负起引领体育学科学术发展方向的责任,积极引导体育学科学术争鸣的动向,善于扶持体育科研园地中的学术新秀,努力倡导体育科研中的学术创新,坚决反对学术不端行为。  相似文献   

12.
上海体育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行业流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据统计研究方法,对上海体育学院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行业流向进行分析和比较。研完表明.我院毕业生仍以教育系统和各类相关事业单位为主:到普教、新闻、公安武警系统就业比例呈下降趋势;到医疗系统的就业率较低;参加考研、第二学位人数持续上升;非上海生源总体就业率高于上海生源。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体育社团运作方式探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访谈和个案分析对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生体育社团的运作方式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社团联合会与体育部“双重管理”模式,更有利于体育社团的发展,体育社团的多种组建方式为体育社团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体育社团将是大学体育课外活动的主要载体,“联合式”体育社团组建方式是“体教结合”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心理健康的积极方面探讨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心理健康的结构特点,构建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心理健康模型,在此基础上编制并检验量表.结果表明:目标与方向感、掌控环境、调控情绪、自我接纳、胜任感、自主性、自我表现,这7个维度能够很好地解释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心理健康模型;经信效度检验,该模型内在质量理想,量表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以作为评价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心理健康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5.
邱妙云  李勇俊 《精武》2012,(26):87-88
本文阐述了绿道体育健身环境概念和特点,提出建设绿道体育健身环境的最大效益、相对独立和分散集中的规划原则以及层级建设模式,阐述了绿道健身环境的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16.
武术的文化进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武术由一项原始格斗技术发展成文化载体的演进历程进行研究。认为:先秦文化的繁荣使武术初具文化特色;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的宋明理学的世俗化,促使武术成为成熟的文化载体,具有多方面文化特色;西方文化及竞技体育改变武术发展中的不良趋向,但降低了武术的层次。  相似文献   

17.
在梳理中国传统武术话语权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当前中国传统武术话语权式微问题的主要表现,即本质功能淡化、表层利益化严重、媒介记忆影响受众现实的真实性、媒介记忆受大众审美的影响等。进而提出话语权提升策略:传播主体方面,由"走出去"转为"互动化";受众方面,提高审美能力;媒介方面,关注社会记忆的责任与义务。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体育思想史书写形态形成了以社会精英体育思想研究为线索的循规性书写形态、以社会体育思潮研究为中心的话语性书写形态、以多元理论视角解读体育思想为路径的建构性书写形态3种逻辑脉络,构成了我国当代体育思想史研究的学术图景.我国体育思想史研究应进行逻辑重构,不断地扩张、分化和重组问题域,实现研究范式和理论自觉的自主性建构.  相似文献   

19.
关于体育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体育院校图书馆自建特色数据库的意义,探讨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原则,选题内容以及实施特色数据库建设所需的内外部条件支持等。  相似文献   

20.
软实力发展对于冰雪体育的发展同硬实力一样至关重要。本文以我国冰雪体育发展软实力为研究对象,以提高我国冰雪体育优势发展为出发点,本着理性分析与长远发展的原则,客观认识我国冰雪体育软实力发展现状,为我国冰雪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建议。研究认为:政府应加强规划与宣传,加强改造,打造我国冬季项目的亮点与特色,协调处理政府、赛事、市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