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金艳 《华章》2011,(33)
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语言实践.学习语文在于吸收、积累语言和习得、积淀语感,从而形成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以“语言学习”为核心的语文教学常规课堂教学结构应包括:感受语言,触发语感;品味语言,领悟语感;实践语言,习得语感;积累语言,积淀语感.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语文学习离不开语言文字的品读,但隐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力量更是推进了学生的成长,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背后习得语言生成的规律,获得语言运用的技能,感受语言的文化熏陶,值得语文教师不断探究与深思。  相似文献   

3.
金艳 《文教资料》2011,(35):47-49
语文教学是一种能力建构。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语言实践。学习语文在于吸收、积累语言和习得、积淀语感,从而形成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以“语言学习”为核心的语文常规课堂教学结构应包括:感受语言,触发语感;品味语言,领悟语感;实践语言,习得语感;积累语言,积淀语感。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善于把握“语文元素”,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品味、揣摩中习得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审美情趣。一、直击文字:体味汉字的意蕴汉字是最基本的“语文元素”。学习语文时,首先入眼的是一个个中国的汉字.只有从一个个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才会获得阅读的感受。所以,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5.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指以课文为凭借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习得语言,形成能力。从语言学习与运用的角度看,就是要读写结合,以读促写。那么,如何摒弃旧有的教学观念,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通过课文内容学习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进而通过相应的语文实践发展语言呢?  相似文献   

6.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做了明确的说明,将语言文字的运用提到了一个核心的地位。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凭借文本语言,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习一篇课文仅仅关注其“写了什么”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语言、方法和形式来准确表达真情实感的,即对语言形式的把握和运用。  相似文献   

7.
钱明辉 《江苏教育》2023,(44):82-83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因此,学生言语素养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应建构有效的真实情境,进行适切的言语引导,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习得,在习得中运用,以发展学生的言语素养。1.找准思维兴趣点激活言语场境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强调要在真实的语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要给学生打下“语言发展的底子”,这是语文教师肩负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一直以来,语文教学到底教什么、怎样教,这样的研究在不断深入,而我们在语文教学的改革中也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再次着重阐述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把着力点放在了“运用”一词上。《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可见,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求应从帮助学生“学习语言”向“学习言语”转变。  相似文献   

9.
从“幼儿学语理论”谈正确理解“听说领先”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语教学的“听说领先”原则,是建立在“幼儿学语”理论基础之上的。但成人在习得一种新的语言习惯时,不可能把头脑中的语言空间还原到幼儿时的原始状态。成人应运用其特有的“自觉地学习语言的能力”,充分发挥理性思维作用,通过掌握语言规则,培育一种生成和运用语言规则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习得一种新的语言习惯。仅靠单纯地听说,是不能掌握一门外语的,所以应正确理解“听说领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统编版教材中“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告诉我们:精读课文学习方法,略读课文运用方法。开展略读教学时,教师需要把握好“略”的度,有取有舍,取舍得当,依据略读教学“运用方法”的功能。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能关注“提示”,紧扣“要素”,把握“文体”,聚焦“表达”,并巧用“目标串联法”“语用训练法”“任务推进法”和“言语习得法”四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重在“用”字.通过课堂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注重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将童年生活的状态及经验同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相结合;以语文知识、方法和语文技能,即本体性教学内容为目标展开教学.准确把握年段特点,尊重学生对文本内容个性解读的同时,注重在阅读过程中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等语用能力;充分利用学生对课文的深度阅读、理解,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并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去尝试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找准“语用”点,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2.
施翼玲 《广西教育》2013,(25):40-4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定义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崔峦提出,在阅读教学中,要从语言文字人手,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情感而得意;更要关注语言形式、表达方法而得言。然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常常忽视语言的学习运用,忽略学生的已有水平,缺少学习方法的指导,而侧重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甚至是与语文学习无关的内容。教师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完成识字、学词、理解内容等任务,很多学生不曾习得阅读方法,没有养成阅读习惯,阅读能力没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什么?王尚文先生说:“就小学而言,语文就是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在阅读教学中,要从语言文字入手,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情感而得意,更要关注语言形式、表达方法而得言。”如何根据文本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学会“语言文字的运用”呢?我认为阅读课上,抓住词、句、段、篇等细节,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里细品慢嚼,语言的本真韵味才会充分散发出来。  相似文献   

14.
陈苑 《海南教育》2014,(16):55-56
当下的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老师们引领学生到文本中"来",却没有带领学生从文本中"回",即在关注言语内容的同时,淡化或忽视了言语形式。《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去关注语言文字,去探究文本中优美巧妙的语言形式和匠心别具的表现手法,让学生去感悟语言、习得语言,进而更好地运用语言,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5.
<正>2022年版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从而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统编本教材中生动的表达、精妙的词语不胜枚举。三年级作为正式习作表达的起始年级,教材编写了许多可以开展“读写融合”教学的内容。细细揣摩这些内容,结合“读写融合”教学经验,笔者发现,“读写融合”教学与学生思维的培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6.
<正>语言运用是2022年版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之一。课标在“课程性质”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祖国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习情境创设大都比较重视,但由于对“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解读不够,创设出的情境很难调动学生语言运用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紧扣“真实”“语用”两个关键词进行情境创设,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那么,“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应该如何设计呢?  相似文献   

17.
2016年中国教育学会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和2011年发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共同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核心概念,强调语文教学"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文课堂作为语言学习的主要阵地,肩负着带领学生"语言习得"的使命,让学生在不同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学习运用语言文字,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因而,如何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所要关注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阅读、思考、表达"这三种能力的迁移和运用,引导学生重视语言形式的学习,注重表达方法的领悟.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引导学生发现语言文字的规律和言意融合的妙处,习得阅读方法、思维方法和表达方法,并加以迁移运用,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9.
“接受理论”从心理学的视角剖析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接受规律。探讨“接受理论”在学生英语学习动力的产生与驱动中的运用策略,从“接受”视角对学生英语习得相关问题加以探研,有助于进一步掌握语言习得规律,提高英语学习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课程定位突出了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是要实现学生的"言语习得"。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文体的特点,更要在品味文字的同时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并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理解文本内容、体悟表达方式,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