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蓝 《新疆教育》2012,(19):55-55,54
苏教版小学数学中小数的教学分为两段,初步认识小数和系统认识小数。前者安排在三年级下册,两次初步认识分数之后,由十分之几引入认识了一位小数,主要是学生比较熟悉的长度和钱数,如5分米是十分之五米,就是0.5米;8角是十分之八元,就是0.8元,十分之几就是零点几,其中以钱数为主要支撑经验。后者安排在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也是以学生熟悉的钱数为支撑展开的。  相似文献   

2.
"小数的意义"一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小数的意义.怎么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只是记住"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这样的结论能称之为理解吗?学生三年级已经初步认识小数,四年级教学"小数的意义"如何精准定位?选用什么学材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小数概念?小数意义的本质是什么?小数与分...  相似文献   

3.
一、小数课时教材分析举例(一)一位小数的初步认识认识一位小数是在亿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基础上教学的。认识一位小数是学生认识小数的开始 ,是进一步学习两位小数、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教材先通过十分之几米、十分之几元可以分别写成零点几米、零点几元使学生认识“一位纯小数” ,再用实际例子说明“一位带小数”的写法 ,最后抽象概括“像0 1、0 2、1 3、1 4等都是小数” ,接着介绍一位小数的读法。几个具体内容环环相扣 ,逐步深入 ,构成一位小数的认识的整体。教学时 ,选通过十分之几米可以写成零点几米…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88~89页。目标确定:1依托具体的直观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小数,并初步学会读写小数;理解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知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相似文献   

5.
苏教版"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是在学生三年级已初步认识一位小数,会读写一位小数,能进行一位小数加减运算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对于"小数的意义"的认识,学生既具备生活中一些零散的经验和基础,也是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的需要。让学生通过理性的思考构建更为完善的小数概念,通过大量感性材料的支撑使学生在个性化的思考中自主交流、探究发现小数的意义,故老师在教学中要刻  相似文献   

6.
正"认识一位小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是小学阶段认识小数的起始课。教材结合长度单位和商品价格,帮助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初步感知整数、小数、分数之间的关系。贯穿全课的主线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操作实践,体验一位小数的本质内涵——这也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正>内容本质小数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进行计数的,这一方法使得小数能够像整数一样进行计数和运算。从数的意义上说,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这就是说,学生需要先认识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才能更清晰地认识小数的意义。但是,由于分数意义的多元性,在不同的情境中,分数可以从平均分物的结果、除法的商、两个量的比、运算的算子等角度加以理解,  相似文献   

8.
"小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80~81页"认识小数"第一课时的内容。一、对教材的研讨与解读小数的认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一节概念课,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北师大版教材把小数的知识分两个阶段进行教学,第一阶段是在三年级上册,主要是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具体情境和具体的量...  相似文献   

9.
【课前思考】《小数的初步认识》是认识小数概念的起始课。不同版本的教材都把小数的认识安排在两个学段,第一次出现在三年级,借助具体的量,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小数;第二次出现在四年级,通过计数单位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0~32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五第1~6题。【教学目标】1.借助直尺,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联系。2.在经历小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中积累数学思维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相似文献   

11.
袁红霞 《考试周刊》2012,(25):65-66
最近,听了一节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认识小数"的《比较小数的大小》,感觉这节课上得很顺畅:先比较整数部分的数,再依次比较小数部分的十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也没什么难度,教师讲解的、反复练习的似乎都是学生一看就会的知识,40分钟的教学效果在5分钟内已经全部体现了,教师却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教这些知识点。  相似文献   

12.
"小数的意义"是小学数学的一节经典课,北师大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都安排在四年级下册学习,虽然编排体系不同,但都是在"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我尝试结合两个版本教材的不同编排体系,对这节课重新设计。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课本数学第七册第一单元是《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四年级学生学习过第四册,对小数已有初步的认识。现在开始系统地学习小数。把这一单元学好了,才能够顺利地学小数的四则计算。现按这一单元的各部分内容的先后次序分别谈谈我的教学体会。一、小数的意义(包括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材首先通过实例说明小数的产生,接着通过米尺示意图说明,把1米平均分成10、100、10000……份,得到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来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实践为例,围绕主问题:任意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会有新的数存在吗?从0~1以内的一位小数的探索,形成整体进入的牵引力;任意两个相邻的整数内一位小数的研究,形成认知结构的支撑力;生活中小数意义的发掘,形成课堂活动的凝聚力;关注发展,形成后续学习的推动力,这几个方面引领学生层层深入地探究,感悟数学本质。  相似文献   

15.
三年级:本月学生主要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数学广角的相关知识,通过学习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会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二、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  相似文献   

16.
王荣香 《新教师》2021,(3):92-93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91页至92页例1,以及练习二十的第1题至第4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小数,知道一位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借助小数单位认识小数,知道零点几就表示几个的0.1组成。  相似文献   

17.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的意义》一课是在三年级下册初步教学一位小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为后续学习小数的性质和计算打下基础。李晓梅老师和焦肖燕老师在教学设计中重视学生参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概括、归纳和推理,从直观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在理解小数意义的同时获得数学思考的一般方法。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凸显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数除法"第一课时"精打细算"时,为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找准教学的真实起点,课前我们做了两次前测。  相似文献   

19.
北师大版教材将小数的认识分两个阶段编排:第一阶段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将小数认识与人民币(元、角、分)和长度(米、分米、厘米)等常见的生活情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第二阶段安排在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小数的意义(一)"是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通过分数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进行十进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在本课中学生将脱离具体情境从更高层次理解小数的意义。希望通过本次尝试,引领学生对小数的认识能从"形式模仿"走向"意义理解"。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1~92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图使学生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不超过两位的小数。2.通过观察、比较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类推能力。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教学重、难点:认识一位小数的意义,认、读、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