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第三章隋唐五代时期的出版(公元581——960年) 第五节.隋唐五代时期的重要著作 (2) 散文隋唐五代时期的散文,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特别是经过唐代中期贞元、元和年间,韩愈和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对宋元以后散体文的发展发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尚存于世的文章数量,据清代严可均编纂的《全隋文》36卷,共收文680余篇,作者160多人;董诰等编纂的《全唐文》1000卷,共收唐五代文章18488篇,作者3042人。清光绪年间,陆心源又编有《唐文拾遗》72卷,收文3000篇;《唐文续拾》16卷,收文310篇。此外,再加上近百年来新发现的碑志等散佚文章,隋唐五代文数量之多,可谓洋洋大观。  相似文献   

2.
许安世,北宋治平四年(1067)丁未科状元,有《许少张集》一卷已佚。现考出其《公生明赋》一篇、《咏史》等诗五首、文三篇以为"辑佚",以及其忠州平都山仙都观(酆都宫)所存《阴真人诗》的学术考辨一例。  相似文献   

3.
南宋著名词人与思想家陈亮原有《龙川文集》四十卷、《外集》四卷,人元亡佚。至明成化年间汪海收拾断简残编,补辑而成《龙川文集》三十卷,流传至今。陈亮诗文多有亡佚,三十卷本《龙川文集》中也误收入伪篇。如卷十五中有《后杜应氏家谱序》一文,其中有"登宋咸淳中解榜,官至广东廉访司副"等语,显为元人  相似文献   

4.
贞观政要10卷(唐)吴兢撰(元)戈直集论明成化元年(1465)内府刻本民国十九年翟文选手书题记《贞观政要》是一部记录唐贞观年间政事的史书。全书凡10卷40篇,曰《君道》、《政体》、《任贤》、《求谏》、《纳谏》、《君臣鉴戒》、《择官》、《封建》、《太子诸王定分》、《尊敬  相似文献   

5.
读鲍存疑     
由于各种原因,鲍照作品自其死后散佚很多,南齐时虞炎奉文惠太子之命搜罗其作,在序言中已说"零落者多,今所存者,傥能半焉。"至于对其作品的全面诠释和研究,一直到晚清钱振伦氏出,方粗有补阙之作。直至今日,《鲍参军集注》还是注释鲍照作品的最精审之作。此书共分六卷,其中第一、二卷为文,钱振伦注,钱仲联补注集说。后四卷为诗,钱振伦注,黄节补注集说,钱仲联增补集说。本书一九五七年由原古典文学出版社出  相似文献   

6.
晁错是西汉文帝、景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杰出的法家代表人物.历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中大夫、内史、御史大夫等职.《隋志》著录《晁错集》三卷,后志失载,散佚已久.本次钩沉工作,得其疏、策、文十六篇.这对于晁错重农抑商、移民实边、进言削藩等治国思想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王道成点校的《午亭文编》,2017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为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书刊之一。《午亭文编》50卷,凡诗20卷、杂著4卷、经解4卷、奏疏等各体文20卷、《杜律诗话》2卷,为清代名臣陈廷敬撰,收入《四库全书》。陈廷敬(1639—1712),字子瑞,号说岩,晚号午亭,谥文贞,清代泽州(今山西阳城市)人。初名黄敬,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历仕顺康两朝50  相似文献   

8.
《全唐文》卷八四七录五代李琪文若干,其中有一篇上梁文:《长芦崇福禅寺僧堂上梁文》。杨挺先生在《不存在儿郎伟文体和儿郎伟曲调》一文中将此文系于天祐三年,注云:"此文见《全唐文》卷847。李琪于天祐三年九月随朱温至沧州(即长芦),丁卯军于长芦,故推测李琪作此文于天祐三年。可参见  相似文献   

9.
中华书局本《宋史》卷三百八十六有《范成大传》,这篇传文共计1500余字,以时间为序简要介绍了传主的生平,是研究范成大的基本材料之一,其主体论述大致符合史实,然其部分细节叙述也有失实舛误.笔者根据相关文献材料具体考订出传文有10处失实,通过辨析对其进行修正或补缺,试图更为准确地勾勒出传主范成大一生的行迹.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现代珍稀文献影印丛刊(中文编)之五《说文月刊》 《说文月刊》是香港明石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中国近现代珍稀文献影印丛刊之五。本书为精装16开影印版,全套共9册,ISBN 962-85797-8-9。内容为中国近现代早期著名的学术期刊《说文月刊》(1939年1月第一卷第一期至1947年1月第五卷第六期,共48期),其作者均为当时著名  相似文献   

11.
在明代文学史上,汤显祖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同时,他散佚的作品也不少。徐朔方先生笺校的《汤显祖全集》(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版)第五十一卷是补遗卷,收诗五首,文二十五篇,尺牍三封,赋一篇,制艺八篇。这些汤氏佚作有的是徐先生自己积年所得,有的是其他一些研究者如吴书荫、龚重谟、单松林、程章等先生提供或发现的,此书2001年再版时又增加了江巨容先生发现的汤氏佚文五篇。笔者在阅读明人著作  相似文献   

12.
张金吾为完成《金文最》一书的编纂,访读鲍氏知不足斋赐书,并从中获取二十余篇金代文献,使有金一代之文,粲然大备,不仅为研究金代文学提供方便,也为了解金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状况提供了可靠文献根据,成为研究金代史事必读文献。  相似文献   

13.
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湖广茶陵(今属湖南)人,明初重要政治家、文学家。天顺八年(1464年)中进士,官至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为官近50载。其"为文典雅流丽,朝廷大著作多出其手",一生著作宏富,后人辑有《李东阳集》及《李东阳续集》。笔者阅悉李东阳上正德皇帝奏疏两篇,一为《急皇储疏》,一为《谏调边军入卫》(又名《议边军入卫疏》),为两文集所未载,对研究明正德年间史实及李东阳思想与文风等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发表在1996年第4期《编辑学刊》上的《论科技图书的文献价值》(以下简称“价值”)一文,较全面地论述了科技图书的文献价值及其影响因素。对编辑工作者了解当今科技文献的变化规律等特点,搞好编辑工作来说,不失为一篇好文章,是值得一读的。但“价值”一文在论述科技图书文献的影响因素时,提到了图书情报学界和文献计量学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5.
以传奇《长生殿》和《桃花扇》驰名的清代剧作家洪升和孔尚任,对中国古典戏曲发展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南洪北孔"。洪升存世著作有《诗骚韵注》(残缺)、《稗畦集》、《稗畦续集》、《啸月楼集》。孔尚任则有今人汪蔚林编辑的《孔尚任诗文集》,然而都不是他们传世著述的全部。目前,笔者在天津图书馆残破书中,有幸于清智朴和尚纂修的《盘山志》中(康熙三十五年(1696)刻本,凡十卷补遗四卷首一卷),发现载有洪升三次游历盘山所写的诗三十六首,文一篇,孔尚任诗一首,文一篇,皆是他们的集外所佚。这些诗文不仅关系盘山景物、史迹,同时也反映了洪、孔二人的生平思想。现分别辑录如下,并略作考订,以供学人参稽。  相似文献   

16.
《山东图书馆季刊》1991年第1期曾发表鲁海先生《丁耀亢著述考》一文,对明末清初开诸城“一邑风雅之始”的文学家丁耀亢及其著作进行了考述。该文考证的丁耀亢著述有:《逍遥游》二卷;《陆舫诗草》五卷附陆舫诗补遗;《椒丘诗》二卷;《江干草》一卷;《归山草》一卷;《听山亭草》一卷;《丁野鹤诗抄》十卷;《出劫纪略》一卷;《续金瓶梅》十二卷;  相似文献   

17.
敦煌写卷S6537正面为佛经注解《金刚暎》,其文首尾俱残,存933行,行25字,共2.3万余字。背面杂录各类文书,其具体内容依次为《养男契》、《放妻书》、《家童再宜放书》、《遗书》、《兄弟分家契》、《社条》、《遗书》、《放妻书》、《社条》、《诸杂要录字》、《阿郎放奴婢书》、《太子修道赞文》、《词卷》、《大唐新定吉凶书仪》并序(未完)。其中,词卷依次抄录了《龙州词》、《水调  相似文献   

18.
郑振铎(1898-1958), 是我国著名的学者,文 学家。1920年参加李大钊主办的 "社会主义研究会",同年与茅盾 等组建了文学研究会。主编《小 说月报》、《文学旬刊》、《公理日 报》等报刊。他一生著作很多,对 图书评论有相当的贡献,有书评 专集《西谛书话》,其他书评作品 散见于1998年河北花山文艺出版 社出版的20卷《郑振铎全集》中。  相似文献   

19.
关于刘次庄《乐府集》,早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增田清秀在《乐府历史的研究》中就已进行了讨论,并有该书的辑佚稿。最近《文献》2003年第1期所刊《刘次庄〈乐府集〉考辨》(杨晓霭撰)一文,对该书作了进一步探讨。今笔者从另一角度,对刘次庄《乐府集》、《乐府集序解》的内容概况、编纂思想以及资料来源等方面加以论述,以求有新发见。一、刘次庄及其《乐府集》、《乐府集序解》的概况刘次庄,字中叟,长沙人。熙宁七年(1074)赐同进士出身(《宋诗纪事》卷二六作熙宁六年),累官至殿中侍御史。《续资治通鉴长  相似文献   

20.
《永乐大典》散聚述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永乐大典》是我国历史上一部卷帙宏富,前所未有的大型类书。永乐元年(1403),明成祖朱棣命翰林学士解缙等编修一部类书。“天下古今事物散载诸书,篇帙浩繁,不易检阅,朕欲悉采各书所载事物类聚之,而统之以韵,庶几考察之便,如探囊取物尔。”解缙等接受了这个使命,在第二年便纂集成书呈上,赐名《文献大成》。明成祖审阅后认为过于简略,复命太子少保姚广考等与解缙同监修,动员儒臣文士约3000人参加编校,永乐六年全书告成,共22877卷。外加凡例和目录60卷,装成11095册,定名为《永乐大典》。《永乐大典》编成后藏于文渊阁,永乐十九年(1421)北京皇宫落成,文渊阁藏书大部分北迁,《永乐大典》亦被迁移,藏于文楼,嘉靖三十六年(1557)宫内大火,大典经抢救免于焚毁。嘉靖四十一年(1562)明世宗朱厚(火总)恐孤本遭意外,选礼部儒士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