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小学教师必须学习现代课程理论课程是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及其结构、程度和进程。在任何一种教育体系中,课程问题总是居于中心位置。从世界范围看,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中小学教育改革已成潮流。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国中小学课程和教材也正在经...  相似文献   

2.
法国提出中小学教改新举措据法新社5月9日报道:法国国民教育部长弗朗索瓦·贝鲁5月9日提出了改革教育制度的建议,将于1995年后开始实施。小学制定减轻学生负担和重新以主要课程为中心的、易于大家阅读的新教学大纲,以熟记为中心,首先要掌握口头和书面法语;从...  相似文献   

3.
一、发展背景早在1992年,瑞典就开始了在中小学课程领域的改革。改革的中心在于从以教学为中心到以学习为中心的转变。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瑞典中小学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CommunicationTechnology)教育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中小学信息通信技术教育课程受到了高度重视。1998年,瑞典政府制定了春季财政法案。该法案提出自1999年至2001年,瑞典政府专门拨款1.5万亿瑞典克郎用于中小学ICT教育,同时瑞典政府向国会递交的《学习的工具——全国中小学信息通信技术计划》(ToolsforLearning:ANationalprogrammeforICTinschools,…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理论思路。在中小学课程教材理论上历来有三个中心的学说。一种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学说。课程教材是按学科知识为中心来编制的,它的特点是学术性比较强.强调大中学校之间的衔接,使小学为中学服务,中学为大学服务,目标是培养文人官吏、学者专家。我们现行的中小学课程教材大体上是属于这一种理论体系的。一种是以儿童为中心的学说,课程  相似文献   

5.
活动课程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学生全员参加并在活动中自主发展的课程。为进一步推动上海市中小学活动课程的实施,提高活动课程的教学质量,依据国家教委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活动类课程指导纲要(草案)》和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制订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活动课程课程标准(草案)》、《高级中学活动课程课程标准(草案)》,吸取本市课程教材改革试验工作的经验。结合本市中小学办学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纲要。一、活动课程的地位与作用活动课程是中小学教育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一样,是…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加强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的培训者培训和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与探讨,经师范司同意,由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东北师大研究中心和《中小学教师培训》杂志社主办、四川省教委师范处协办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理论宣传工作会议于2001年9月23日在四川成都召开。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何绍勇到会祝贺并全面介绍了四川省师资培训情况。教育部师范司培训处处长唐京伟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就目前师资培训…  相似文献   

7.
上海中小学第二期课程教材改革根据上海普及12年中小学教育的总体要求,对普通中小学阶段进行了12年一贯的整体课程设计,建立了以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高中阶段)为主干,体现基础性、整体陛和选择性的课程结构。其中研究型课程分为两类:单独设置的研究型课程Ⅰ一般以课题(问题)或项目为载体,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论坛》2011,(11):F0003-F0003
《基础教育论坛》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教育学术期刊。主要读者对象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人员及教育行政管理者。按照“推进基础教育改革,探索基础教育规律,为提高中小学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和基础教育质量服务”的办刊宗旨,密切配合基础教育的中心工作,交流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改革、考试改革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1,26(4):F0002-F0002
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是山东省教育厅在我院设置的以“服务我省基础教育改革,服务我院教师教育质量提高”为宗旨,以致力于解决中小学在实施素质教育,特别是在课程与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等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重心,以侧重于理论与实践结合层面的问题研究为特点的专业研究机构。除承担本院下达的科研工作外,它还负有指导山东省基层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0.
美国第三次课程改革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回归基础”教育运动,以美国高质量委员会在1983年4月发表的《国家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为开端,一直延续至今,在全美掀起了一场全面的教育改革浪潮,其规模之大胜过以往历次改革。这次改革的核心主要是加强中小学的基础课程,切实提高中小学的学术质量,渗透在其中的一些理念引领了世界性的第三次教育改革新潮流,对我国课程改革也有较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开始以来,中国大陆的中小学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赞成和反对的声音都不少。本文并非探讨新课程改革应否进行,或者理论是否正确,只是提供一些对于美国公立中小学教育观察结果,让大家用自己的判断力去分析。  相似文献   

12.
美国第三次课程改革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回归基础”(back to basis)教育运动,以美国高质量委员会在1983年4月发表的《国家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为开端,一直延续至今,在全美掀起了一场全面的教育改革浪潮,其规模之大胜过以往历次改革。这次改革的核心主要是加强中小学的基础课程,切实提高中小学的学术质量,渗透在其中的一些理念引领了世界性的第三次教育改革新潮流,对我国课程改革也有较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人格与社会教育是威尔士中小学的基础课程,它具有三个特点.即全人发展的基本理念,多样化的实施途径、注重协调与合作的管理策略。作为一种“整体性”综合课程,威尔士中小学人格及社会教育给我国中小学综合课程改革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课程存在着以学科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倾向。主要表现在:学习内容庞杂、份量过重,而学时有限,教学只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课程知识点太多,教师疲于灌输,学生穷于接受,没有留给学生多少培养能力、主动探索、发现学习的时间;过分注重学科体系完整,面面俱到,还有一些内容超出学生接受能力;课程设  相似文献   

15.
论英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通过对英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历史沿革的回顾及现行改革的介绍,揭示了英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国家对课程的宏观调控;重视价值观教育和学生精神、道德的发展;加强社会公民的教育与培养;以基础学力为核心致力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努力提高学生的信息和交流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16.
瑞典中小学劳动和职业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50年代初期开始,瑞典着手改革教育体制,率先在欧洲国家中进行综合学校实验。70年代初,瑞典建立起全国统一的中小学教育制度。在新建立的教育体制下,又以课程改革为中心,成功地把普通教育与劳动和职业教育融为一体。在西方国家中,瑞典中小学劳动和职业教育是成功的典范。一、中小学劳动和职业教育的现状瑞典现行教育体制是50年代至60年代的改革确定的。1950年,瑞典议会决定改革中小学教育体制。经过12年实验,新学制终于在1962年确定下来。废除民众学校和初级中学,设立9年一贯制的基础学校,对全国7-16岁儿童和青少年实施普及义务…  相似文献   

17.
英国中小学教师培养制度改革的新设想张志静,宋达目前,英国中小学教师的培养,主要是以高等教育学院,多科技术学院等继续教育机构所设的四年制教育学士学位课程和大学教育系的一年制研究生教育证书课程为中心进行的。前者主要培养初等教师,后者则主要培养中等教师。二...  相似文献   

18.
《中学文科》2004,(4):47-47
为了促使广大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中小学及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促进教学与科研的同步提高,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和广西教育学院考试培训中心联合举办2004年中小学及幼儿教育“课改杯”、“创新杯”全国教育初中征文比赛。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音乐课程改革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前推进。新的音乐课程理念、目标、内容和教学及评价方式像是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实验区的中小学校园, 促使基础音乐教育产生了一系列崭新的变化。 1.音乐课程性质和价值观念的转变传统的音乐课程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系统化的学科知识传授为贯穿线,突出和侧重德育和智育方面的价值目标。而音乐新课程将其  相似文献   

20.
自《1988教育改革法》颁布以来,英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方面最为突出的改革与变化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课程控制的变化:从强调校本课程到推行国家课程;二、教学决策的变化:从倡导教师自治到强调目标导向;三、教学模式的变化:从倡导儿童中心到强调学科中心;四、教学评价的变化:从重视形成性评价到强调终结性评价。考察英国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所推行的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结合比较我国的新基础教育改革,同时再审视一下世界其他国家的基础教育改革,给我们的启示是:世界基础教育的改革已进入了一个“反思补缺”的新阶段。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