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信息交流技术(ICT)日新月异的发展对瑞典的社会、学校教育、儿童的成长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为此,瑞典政府颁布了《学习的工具--全国中小学信息交流技术计划》,旨在促进瑞典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对教师进行信息交流技术的在职培训。政策灵活,职责明确,教育理念正确是这次计划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基于将信息通讯技术(ICT)引入课堂的国家行动计划,是瑞典政府为保障学校之间同等水平和质量而实行的独一无二的举措。1992年,瑞典在课程领域开始进行了一场从教学到学习为中心的变革。这一变革过程中,ICT充当了强大的学习工具。有关学校的ICT课题评估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只有完成学校工作体制的变革,引进ICT行动计划,才能充分支持儿童的学习。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影响着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对每一个公民的要求。教育部在2000年11月颁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决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瑞典中小学劳动和职业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50年代初期开始,瑞典着手改革教育体制,率先在欧洲国家中进行综合学校实验。70年代初,瑞典建立起全国统一的中小学教育制度。在新建立的教育体制下,又以课程改革为中心,成功地把普通教育与劳动和职业教育融为一体。在西方国家中,瑞典中小学劳动和职业教育是成功的典范。一、中小学劳动和职业教育的现状瑞典现行教育体制是50年代至60年代的改革确定的。1950年,瑞典议会决定改革中小学教育体制。经过12年实验,新学制终于在1962年确定下来。废除民众学校和初级中学,设立9年一贯制的基础学校,对全国7-16岁儿童和青少年实施普及义务…  相似文献   

5.
《世界教育信息》2002,(9):47-47,45
今年3月1日,瑞典一所新型的高等学校——瑞典网络大学正式开学。成立“瑞典网络大学”是瑞典政府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开展远程教育的重要措施之一。2001年2月,瑞典政府向议会提交议案“开放的高等教育体制”,针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提出应扩大高等教育规  相似文献   

6.
瑞典非常重视学校教育。二战后至今,教育的步步改革,尤其是中小学课程改革成效显著,使瑞典成为一个令世界瞩目的“人人、随时、随地而且免费”获得学习机会的学习社会。 一、中小学课程改革政策 30年代瑞典的社会福利体制逐渐形成。1939年,政府提出重建瑞典社会和经济生活的计划,致力于改善低收入家庭的经济状况,把瑞典建设成为一个民主的、平等的社会。随着民主、平等思想在瑞典人  相似文献   

7.
基于将信息通讯技术(ICT)引入课堂的国家行动计划,是瑞典政府为保障学校之间同等水平和质量而实行的独一无二举措。1992年采用的国家课程规定了以教学为中心到学习为中心的变革。这一变革过程中,ICT充当了强大的学习工具。并就此促进了这一变革。为有关学校ICT课题评估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只有完成学校工作体制变革,ICT的引进才能充分支持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参考》2007,(5):32-33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韩国教育部门非常重视青少年的信息(计算机)通信技术的教育,强调信息(计算机)通信技术教育要从小学抓起,并于2000年专门制定了中小学信息(计算机)通信技术教育的实施方针,对中小学阶段如何开展信息(计算机)通信技术教育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和说明,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据联合国教科组织给人类的教育活动的定义.现代教育的内涵正从“以学科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以学习为中心转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重要内容,欧美诸国纷纷倡导“主题探究”与“设计学习”活动,中国当前课程改革顺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研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教师必须学习现代课程理论课程是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及其结构、程度和进程。在任何一种教育体系中,课程问题总是居于中心位置。从世界范围看,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中小学教育改革已成潮流。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国中小学课程和教材也正在经...  相似文献   

11.
瑞典作为福利国家的橱窗和楷模,其福利制度模式的危机与改革,格外引人注目。瑞典高福利制度所导致的财政约束、微观经济活力不足、"瑞典病"和道德公害等制度危机以及瑞典政府为应对危机所实施的社会保障支出紧缩法案、社会福利地方化、引入竞争机制和私营化等改革措施,是瑞典政府在新自由主义思想指导下的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的改良。我国应以政府作为责任主体,以平等原则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标准,加快推进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2.
当前瑞典中小学师资建设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拟分析瑞典中小学师资匮乏的原因。并就瑞典政府所采取的相应对策做系统论述,以期为我国当代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一、英国中小学ICT课程开设的总体情况英国在1988年通过的《教育改革法案》中制定了全英统一的国家课程(the National Curriculum),其中信息技术课程(Information Technology)被列入了全国统一课程中。在2000年9月修订的国家课程中,把信息技术课程改名为信息与通信技术(Information&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强调了ICT在发展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的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把ICT课程作为5~16岁中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把它列为与核心课程同等重要的地位。在英国,所有完成义务教育的学生都必须取得合…  相似文献   

14.
当今时代,是以知识、信息为重要因素的时代.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浪潮正迎面而来,而国家教育制度的改革,使原来中小学长期形成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观念也在发生改变,由原来的应试教育体制向培养素质人才转化,教师由原来的直接教授学生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转变为教师教授学生知识、方法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5.
瑞典政府十分重视高中教育,并且采取多种措施推动高中教育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瑞典自身特色的高中教育体系。本文主要探讨瑞典高中教育发展的特点,以期为当前中国高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是重中之重。如何建设相应的教育信息资源,是教育技术工作者当前的重点工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有效地开发教育信息资源,包括媒体素材的开发和网络课程的开发。媒体素材的开发和网络课程的开发必须以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以促进学生学习为最终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开发出有价值的教育信息资源,促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瑞典中小学教师教育政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瑞典一直以高福利、高税收、高教育水准而著称。但是进入新世纪,瑞典的教育质量却有所下滑,这无疑与瑞典师资数量不足,师资质量下降分不开。为了摆脱师资建设中面临的困境,瑞典教育和科学部于2000年出台了新的教师教育政策。本文试图对瑞典政府颁布的教师教育政策的背景、内容以及特征进行分析,以期对正处于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的我国的教师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新的就业市场需求及经济发展需要,1995年瑞典政府调整高中教育大纲,将初中后的职业教育与以继续升学为目的的普通高中教育合并,统一纳入高中教育体系。在随后四年中,瑞典的职业教育改革始终围绕着三方面展开,即基础知识与技术技能并重;注重劳动者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职教面向就业市场,企业、高校参与创办职教,培育竞争机制。本文就此段期间瑞典职教改革的背景和采取的新举措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以求从中获得若干启示。 瑞典综合高中的职业教育,曾一度存在着许多问题。它的教学计划主要体现的是专业性、技术性,与…  相似文献   

19.
评学科知识中心课程观──与孙喜亭先生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最近学习了孙喜亭先生在《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年第2期发表的文章①,发现他的观点同中小学课程改革试点学校师生的实践有较大的距离。首先,应当肯定,他十分重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论述了科学知识对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阐述了美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一些经验教训,提醒大家慎重进行课程改革,防止降低知识质量。这些见解是正确的,是值得大家重视的。不过,孙先生认为,基础教育改革应坚持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不赞成改革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结构,这种课程观似乎缺乏充分的根据,需要商榷。 我既不赞成经验中心…  相似文献   

20.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瑞典政府把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其重大战略目标,学校教育则被视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对瑞典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国际国内背景分析出发,探讨了瑞典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政策的特点以及它的以计划为导向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以期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