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跑过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跑的过程中,有一段时间身体感到特别难受,胸部发闷、呼吸困难、心跳、腿酸、步子发沉等等,这种现象在生理学上称为“极点”。 “极点” 的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呢?这主要是在运动开始以后,运动员的骨骼、肌肉等运动器官都马上进入了紧张的活动状态,身体需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突然增加。而输送这些物质的内脏器官,由于生理惰性较大,一时跟不上机体活动的需要,引起了大脑皮层工作的紊乱。同时,由于人体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代谢物质(即废物)不能及时氧化和排除,越积越多。为了多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呼吸越  相似文献   

2.
在进行剧烈运动时,由于在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赶不上运动器官的需要,往往产生一种非常难受的感觉。此时感到呼吸困难,肌肉酸疼.运作迟缓,情绪低落,简直不愿再继续运动下去,这种状态叫“极点”。“极点”的产生是由于内脏器官的活动跟不上肌肉活动的需要,造成氧供应不足,大量乳酸等物质在血液中积累,这些化学物质的刺激  相似文献   

3.
人们进行长游时,由于内脏器官的活动暂时满足不了运动器官激烈运动的要求,身体会产生一种呼吸紧迫、胸部发闷、肌肉乏力、下肢沉重、想停下来不游的难受现象。这在运动生理学上叫做“极点”。  相似文献   

4.
在中 长距离跑的 过程中,有一段 时间身体感到特别 难受,胸部发闷,呼吸困 雅.四肢无力,步子发沉,不 愿而继续跑下去 等等,这种现象在生 理学上称为"极点"。 一、"极点"产生原因 运动开始以后,运动员的骨 骼、肌肉等运动器官马上进入紧张的 活动状志,...  相似文献   

5.
在中长跑运动项目中,一些运动者经常会遇到"极点"的现象,我国要想提高学生的身体耐力素质,就要发展好中长跑这个项目,就必须克服好"极点"现象,每个教师和学生都要了解"极点"产生的原因和掌握克服"极点"的方法和措施。只有处理好这个问题,我国的中长跑项目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才能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文章针对中长跑运动过程中出现的"极点"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克服的方法进行分析,为促进我国中长跑运动项目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极点"是因内脏器官的技能水平不能满足运动器官的需要,出现暂时性的生理机能失衡所致。在进行持续时间较长的剧烈运动中,由于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功能不能满足运动器官的需要,运动者常常产生一些非常难受的生理反应,如呼吸困难、胸闷、头晕、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精神低落,甚至产生停止运动的念头等,这种现象成为"极点"。[1]如何在教学中运用有效手段克服极点现象?手段一:在心理上消除学生对耐久跑的  相似文献   

7.
<正> 本刊1983年第4期刊登了《高中体育教师体育试题答案》,在第四题的答案中漏印了什么叫“极点”的答案。现补解答如后:人在进行剧烈运动时,由于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赶不上运动器官的需要,而产生呼吸困  相似文献   

8.
疲劳是由于机体运动本身所引起的,是由于肌肉活动达到一定程度,身体所表现出的必然现象。运动性疲劳是在运动过程中肌肉活动所致,它可分为全身,局部等类型。其机理有神经系统影响学说,能源耗竭及劳物质堆积学说等。  相似文献   

9.
<正>腹痛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但在体育课中显得比较特殊,它是体育课中造成伤害事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习积极性的原因之一。体育课中的四种腹痛,体育教师应认真对待。一、“极点”痛“极点”痛是体育运动中内脏器官的工作滞后,内脏器官的活动不能满足运动器官的需要而导致动态平衡失调,造  相似文献   

10.
在中长跑过程中,有的人会出现砰吸节奏紊乱、频率剧增、深度减小,心跳过快,面色发白,肢体无力,动作速率减慢,头晕恶心,胸部发闷等一系列现象。运动生理学把这些现象称为“极点”。当出现“极点”时,初练中长跑者很想停止活动。假如,这时努力克服上述各种难受现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生正是处于身体快速生长发育的时期,每天保持适量的运动是很有必要的。但在运动过程中常常出现过度气喘、头晕恶心、以及岔气等现象。我们发现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除了与学生的体质和运动能力有关之外,还与在运动过程中的呼吸不合理有很大的关系。呼吸也就是人体与外界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的过程。人体在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体内营养物质的氧化,在这一过程中人体必须从外界不断地吸取氧气,同时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也要排出体外。这一气体交换的过程就是呼吸。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人体呼吸的过程、呼吸的形式以及在运动时…  相似文献   

12.
中长跑是体育考试中衡量学生耐力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谈及中长跑,学生都有畏难情绪,还有不少人有强烈的抗拒情绪。究其根本原因,“极点”现象是中长跑中最主要的一个障碍,所以有效克服“极点”对改变学生中长跑运动的态度非常关键。本文主要阐述“极点”概念,分析中长跑中出现“极点”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克服“极点”现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一、质疑“极点” “极点”是运动员在中长跑项目中所出现的一种特殊生理现象,是早已被人们所熟知的,通常被称为第二次呼吸。它是大强度训练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项目特征,是生理机能与疲劳之间矛盾的具体表现过程。近几年,许多同行对“极点”的研究和认识不断深入。笔者并经过大量分析、研究发现:“许多观点均有合理之处,但也有不妥的地方”,在此阐述自己的观点,目的在于进一步揭示“极点”的本质,提高训练效果。二、剖析“极点” 以前人们所认识的“极点”是指当人体运动到一定程度时,人体生理机能与运动疲劳之间的矛盾激化,使身…  相似文献   

14.
康寿强化计划适量运动运动是生命的需要,人体60亿条肌肉纤维、639块肌肉,都需要运动才能生长发育。只有运动才能提高人体的生理功能,增强身体传输氧气能力,使体内产生超氧化物岐化酶,增加机体抗氧化能力,清除体内废物,延缓衰老。由于运动中的任何一个动作,都可给人体的部分经络以刺激,所以,运动锻炼实际上就是经络锻炼。而经络是人体的一个保健控制系统,它甚至与意念、思维等脑功能相关,起“行气血、营阴阳”、“决死生、处百病”的作用。人到老年以后,受身体条件限制,只能做一些步行、伸展、按摩、气功等温和运动。应进行以下锻炼:1、做“…  相似文献   

15.
参加体育运动时,由于个人体质、运动方式、运动量的不同,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生理反应。常见的有:肌肉酸痛、极点现象、腹痛、抽筋等。对这些反应我们应了解其发生机理并能应对处理。一、肌肉酸痛在高强度、长时间运动后,人们常会感到肌肉酸痛。这是因为人体运动是肌肉的活动,肌肉活动时需要大量氧和热能,运动量越大需要的氧和热能也越多。热能大部分来自肌肉中  相似文献   

16.
虽然“有氧”与“无氧”的界限,在竞技运动员训练中已经有了大量的论述,但它们常常被运动员(甚至教练员)所误解。简单地讲,在物质被分解转化为能量的过程中,如果用了氧气,就是“有氧”;如果没用氧气,就是“无氧”  相似文献   

17.
体育作为一种多功能的社会化现象,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化娱乐活动的丰富和发展,一个体育化研究的热潮正在中国兴起。体育产生于劳动、军事和生活,也源于娱乐活动。概括说来,它与人类的两种需要有关系,一种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需要,另一种是人类生活、心理活动的需要。正是由于人类的这些需要,才促使体育在人类社会的怀抱里不断成长,壮大发展,成为包括竞技运动、体育教育、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等多方位,多功能的庞大体系。体育化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适应环境的产物,它是伴随人类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本从化的角度,对竞技运动与娱乐活动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如何运用“条件反射”、“超量恢复”、“间歇训练”、“极点”等生理现象的规律,同时论证了正确认识这些规律对提高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质量及运动技术水平能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整体上来看,人体是一个内外平衡的有机整体,在身体活动中机体自身的各种平衡和稳定因素可因身体活动而产生各种不平衡的因素,从而使局部的或整体的平衡暂时被打破,并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作为一个体育工作者怎样运用辩证统一的观点看待身体活动中的“平衡与不平衡”,是关系到我们在体育实践中能否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训练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关键。1 机体在自身矛盾运动中发展人类作为自然界发展的最高产物,人体的运动与世界上其他物质的运动一样,都能表现出自身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的存在及表现方式的最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与外界之…  相似文献   

20.
李林 《中华武术》2010,(2):51-53
一、疲劳及其相关因素 业余体育训练中的疲劳是指人体在业余体育运动过程中,运动能力及身体机能暂时下降的正常生理现象。运动后出现的正常疲劳对身体并无损害,而且正是对身体的一种保护性信号或称保险阀,它提示人们注意不要过度疲劳。疲劳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体内能源物质消耗过多,肌肉运动收缩时产生的某些代谢产物的积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