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新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理念,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发展,就不能忽视学习困难的学生.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也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它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因此,数学教学不能仅仅关注那些优秀学生,更应该对学困生投入时间和精力,以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目标.正如张奠宙先生所说:"数学后进生的问题应  相似文献   

2.
正《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该理念强调了"人人"而不是"部分人",通过学习数学使每个学生的素质都有所提高,使每个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这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并不是一帆风顺,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许多学困生,关注学困生,转化学困生是我们农村初中数学老师面  相似文献   

3.
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由于数学学习能力的缺损而导致在数学学习上的明显落后,即明显落后于同年龄或者同年级的水平.而合作学习方式可挖掘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潜力.本文主要阐述了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定义及其造成的原因分析,合作学习在挖掘数学学习困难学生中的作用和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面向大多数,要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许多学习后进生的存在,为我们平时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困难。本文谈谈数学学习中"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和转化策略。一、数学学习中"后进生"产生的原因1.个体差异。不承认学生在个性、认知、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不是实  相似文献   

5.
孟庆春 《考试周刊》2007,(43):19-20
新课程标准实施三年多以来,面对新的数学要求,新的数学理念,大多数学生不但获得了新的数学知识,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也得到了进步与发展.但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少数学生对新课程标准中新的要求不勤于钻研,不自主思考与探索、拓展与延伸、尝试与交流,这样又出现了学习困难的学生.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必须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培养学习困难的学生学习主动性.  相似文献   

6.
党启 《华章》2010,(11)
中职教育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一专多能的发展,因而,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就成为教学的一部分.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将有助于提高我们数学教学的质量.而当前中职数学由于在教材、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上与初中数学的不同,造成许多学生在进入中职时学习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数学课程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应该致力于研究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较大的发展。本文将从构建契合学生学情的数学学习情境、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实效性三个方面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小学数学教学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方面发生着重大变革。本次课程改革中,小学数学课程的教育理念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何使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  相似文献   

9.
学校"扬长教育"课题已经结题,每位教师在课堂上都能把扬长理念贯穿在每一节课堂教学中,从尝试分层教学、优等生的培养和正确对待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三方面阐述"扬长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所谓数学学习困难学生(以下简称数学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正常,且处于正常的教学环境,在同类群体中,数学学习成绩低下,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数学学习困难,达不到相应数学教学目标要求的学生。这些学生与同龄的大部分学生相比,在学习上有明显的困难,他们当中有些是由于数学能力较低、数学基础知识不扎实引起的,有些是由于其他外部因素引起的,但共同的表现是缺乏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高中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问题,长期以来受到社会各方面,尤其是教师和家长的关注,也是教育学和心理学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对高中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成因及对策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课题。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农村高中阶段数学学科的学习困难者。由于数学科是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而且对高中生来说,学习数学的时间相对较长,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也较集中,因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2.
林慧 《考试周刊》2014,(54):63-63
<正>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都能获得必的数学。"但是由于初中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相当比例的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的智力绝大部分属于正常范围,个别还属于优秀范围,他们之所以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产生了消极心理,进而丧失了数学学习动力。特别是到了八年级,学生进入青春期,个别学生特别叛逆,对于逻辑思维要求比较高的数学,都产生了厌学情  相似文献   

13.
聋生由于先天不足.在数学学习上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困难.这使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恐惧感。为了帮助聋生消除学习数学的恐惧,就要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尹卫华 《成才之路》2011,(13):41-41
进入高中的学生,对高中学习充满着自信和希望。但是很多同学一上高中就感到学习数学的困难,尤其是初中数学较好的同学反差更大,上课听不懂的多了,觉得数学特别难学。越是有这种感觉,就越是学不好数学。当学生失去信心时,也就不会有对数学学习的热爱及对数学真理的追求。这种困惑出现的原因,主要是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在教学内容上来说增多了,同时又大大地提高了难度、广度。虽然许多学生平时也很用功学习,但由于学习方法和其他方面的原因,没有能很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一段时  相似文献   

15.
李昌萍 《广西教育》2013,(21):87-87,89
《数学分层测试卡》是以"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分层评价,差异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对每堂课的数学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把数学知识结构与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分层评价,让基础差的学生吃得了,让中等学生吃得饱,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得好。教学实践表明:任何一个班级的学生都存在着个体差异,这些差异不仅表现在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上,而且还表现在道德思想、行为规范、心理素质方面。这些差异决定了让不同的学生  相似文献   

16.
在现实教学中,教学目标统一,讲授内容统一,教学要求统一,这种"一刀切"的模式,使差生"吃不消",使优生"吃不饱"。《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在同一个班级里的学生家庭背景不同,认知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开展分层教学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玉琴 《考试周刊》2013,(36):71-71
<正>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育应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因此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在于":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活泼的、生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  相似文献   

19.
每个班级中总有几个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分析原因真正存在智力障碍的学生是极个别,有的是由于个性的差异,有的是因为好动、贪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的是学习习惯比较差……从而导致他们难以达到小学数学新课标规定的基本要求,与实际教学要求有一定的差距。提高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使每个学生在数学上都有所收获是新课标理念的根本所在,也是每个数学教师的最终追求。为了整体提高数学教育的质量。近两年,我在对低年级数学学困生转变策略上做了一些努力,并得到了小小的收获。  相似文献   

20.
"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数学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那么,怎样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引发学生去主动探究,最终实现学生对教材的真正、完整地理解,就成为我们的任务,本文主要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中学生学好数学的几点建议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